山西画报太行古堡专题系列晋商豪宅

特别声明:本文为新华网客户端新媒体平台“新华号”账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华号的立场及观点。新华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为提高全社会对太行古堡申遗工作的认识,形成人人参与申遗的浓厚氛围,让更多人认识太行古堡、了解太行古堡,提升太行古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为太行古堡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呐喊助威。晋城市委新闻中心、山西画报晋城记者站联合晋城市太行古堡研究院推出太行古堡专题系列报道,深度挖掘古堡背后的文化内涵,全方位介绍太行古堡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价值,将太行古堡作为晋城“代言人”展现在世人面前。(山西画报·太行头条)

晋商“豪宅”看潘家大院

潘氏老院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凤城镇南安阳村,村域面积2.55平方公里。

潘家大院全景

南安阳村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商周时已初步形成村落。村中有9条大街,均用青石条块加工铺就,有“青石街道”之称,境内有潘家大院、燕家大院等古民居建筑群落。年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年公布的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中榜上有名。

村牌楼

南安阳村有一座规模恢宏的明清庄园——潘家大院,堪称我国清代建筑的经典之作,名气虽比不上晋中王家大院,但作为潞泽商帮的代表,潘家庄园丝毫不输晋中的王家大院。

潘家庄园占地面积平方米,包括53个院落,近余间房屋,它的建筑面积是乔家大院的5.1倍,渠家大院的6.2倍,始建于嘉庆19年(年),据《阳城县志》记载,安阳潘家为阳城首富、山西第七富商,经营票号、当铺、珠宝、古玩丝绸、日杂百货等生意,经营范围涉及全国各地乃至中东地区。也正是此时,潘家开始修建我国北方最豪华、最气派,独一无二的巨型九间头四合院。形成院院相通、楼楼相串、园园相连的十三院建筑。

潘家老院

潘家十三院,占地总面积余平方米,包括狮口院、账房院、西厅院、厨房院、铺院、老院、中院、茅院、碾道院、后院、东花园、中花园、西花园等十三个院落,共有房屋余间。建筑设有东、南、西、北四道门。各院落、园、楼之间互通又独立,具有很强的防御性。

潘家十三院整体坐北朝南,正门开在中心街的潘家胡同中段。通往居住区的正门共有三道,第一道比较简约,门洞依墙而建,深约两米,板式大门。门框居中而立,以石抱框,中槛之上的走马板上,雕刻着“所其无逸”四个大字。这里的无逸,说的是不要贪图安逸。潘家之所以将其作为门额,就是告诫潘氏后人,不要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要克勤克俭,继续努力。正门外的装饰也十分简单。平板枋下是一根两头带有斗拱的小额枋,平板枋上,中间装饰着雕花卡子和雕花垫敦,垫敦的花饰为鹭鸟莲花,寓意着潘家追逐“一路清廉”心路历程。

潘家老院

走进院落第一道门与第二道门之间是一个狭长的院落,西侧有一个小小的门房,东侧则另辟一门,门内又是一组两进的院落。

这座两柱单楼的牌坊式门楼,门颊槛框镶嵌在立柱之间,立柱前摆放着一对石狮,门颊前竖着饰有谢欢虎头的抱框石柱、中槛上增加了四枚门簪,门楼的前檐装饰了三朵五彩斗拱。在门头走马板的位置,悬挂着一块匾额,匾额上旌表着潘氏的三位先辈,诰赠朝议大夫候选同知潘子立(学礼),诰赠中议大夫南安府同知潘兰亭(日曾),诰赠中议大夫南安府同知潘汉三(为杰)。再看大门内设有一道屏门,屏门的走马板上用篆书雕刻着“四世大夫”四个大字,十分醒目。“四世大夫”匾额的背面刻着潘氏为镒、蔚宗、功宗三人所享有的功名,分别为诰授朝议大夫、诰授奉政大夫和诰授中议大夫。正可谓一座门楼,两块额匾,四世大夫(学、日、为、宗),六人功名。

右边有个小型的四合院是潘家的账房院。这个小小的院落是潘家总号掌柜、管账、伙计经常出入的地方。安阳潘氏在迁来阳城之前既有务农务工经历,又有行脚贩夫和小来小去的座商行贾经验积累,故定居安阳之后,在从事冶炼铸造实业自产自销方面就较为得心应手。后又抓住“开中制”的历史机遇利用政策获取贩盐资格,赚到了富家的第一桶金;后又成立“中和祥”商号,做起了丝绸、茶叶、瓷器、海盐等生意;最鼎盛时期,潘家把生意做进了紫禁城,把大兴宝号分号设到了京城,专门经销朱砂。潘氏一族内强素质,提升能力,外树形象,打造品牌,使潘氏大兴宝号朱红享誉海内。潘氏不仅成为阳城首富,而且与晋商平阳亢氏、太谷渠氏齐名。

第二道门和第三道门之间是一个横向的院子,院子南北短而东西长,两道门,一个向北,一个向南,分别坐落在院子的西南和东北两个角落里。除此之外,院子的西墙上还有一个裱着的门洞,这里便是去往厨房院和铺院的通道。

潘家大院的第三道门整体形势与第一道门基本相同,但他的木工工艺却最为精致。雀替、额枋、平板枋、卡子、垫敦、包括门簪,每一处都装饰着漂亮的雕刻花卉,花卉的内容多为吉祥图案。在两侧的雀替部分,上面雕刻的是锦鸡牡丹,寓意着前程锦绣,富贵荣华;中间雕刻的寿星、禄星,寓意着长命百岁,富贵永驻;下面雕刻的是童子戏莲,寓意着连生贵子,家族兴旺。连接雀替的小额枋,则雕刻着造型雅致的蔆龙图案,从而体现出院子主人尊贵的身份和不凡的地位。平板枋上雕刻着的是祥云奔马,他象征着潘氏家族的兴旺发展,平板枋上的卡子与垫敦,则雕刻着象征富贵荣光的牡丹和人之才俊的凤凰,“凤依牡丹”正是人贵家富的象征。第三道门上额匾书写的内容是“居廉让间”,额匾表达了潘氏家族所追求的道德标准,远离贪欲,努力做一个洁身自好的谦谦君子。充分表现了潘氏家族身居富贵而不忘道德的做人准则。

潘家十三院老院

潘家十三院的核心--老院,老院继承了阳城当地的传统,造成了一个四大八小的标准院落。所不同的是南北两座主体建筑的耳房打破了传统的两间格式,而建成了三间,这样一来,四合对围而成的院落,就成了南安阳村流传的“九间头四合院”。大院内所有的建筑都为两层的阁楼式建筑,上层无论大小房间都出有楼廊,其中正房、倒座,各九间,东西厢房,各七间。倒座西耳房东一间下层用作院子的大门,东厢房南耳房下层南一间被辟为院子东南的侧门,侧门外则另为一组建筑。

潘氏老院

潘家大院的北房,是院子里地位最高的建筑,潘氏家族的大事一般都会在这里商定。北房的正门上悬挂着一块大匾,根据上面的题额可以得知,这是当年泽州知府张士楹为潘氏为杰所立,内容为“天宠优渥”四个行书大字。优渥的字义是丰足优厚。意思就是说:潘家得到了上天的宠爱,因而获得了比以前更加丰厚的报酬。这形式上是当年泽州知府对潘家的表彰。

潘氏老院

在潘家大院里,还保存着一块官家赠送的匾额,那就是阳城知县叶廷桢为潘幕先(景宗)老先生六十大寿所题的“仁者寿”匾额。这块匾额的内容相对的来说有点多,前面是旌表的原因,“清例授朝议大夫慕先潘老先生,以仁存心,常乐怡静,故年花甲而精神尤矍铄焉。虽非国之巨宝,而爱国兴学之心无时或懈。闻咸同间捐十数万,光绪时救人万余口。由于潘氏景宗爱国兴学,赈济百姓,为国分忧,所以作为国家的官员要为他贺寿。“仁者寿”的意思就是,一个道德崇高的人,常怀仁爱之心,一定会长寿。

潘家老院

潘家大院的建筑,气势恢宏,潘家大院建筑的装修,做工精细,简洁疏朗,处处显示着节俭的家风。大院中的棂格窗的图案,大多为简洁套方,稍微复杂一些的,也只是在棂条的交叉点点缀了几朵简单的莲花或海棠,其中最奢侈的就是那个门帘架,上面装饰了较为复杂的夔龙纹。大院的楼廊、扶梯所采用的图案,基本上都是风车形组合,即便在隔板与垫墩上也没有使用过于繁杂的花饰,都是一些大众化的内容,如蝙蝠、莲花、暗八仙、蝠捧寿等。潘家大院的建筑宽敞大气,但毫不奢华。

潘家戏台

潘家后花园

潘家花园由东到西三个花园连在一起,南墙根是潘家庄园的正房后墙。三个花园中间用月亮门墙相隔开,各有特点。东花园以园林为主,中间的花园内,有一个鱼池,鱼池之上背靠房屋,建有一个古戏台。西边的花园则是采自江南的奇石堆叠成的假山。这三种不同风格的花园又半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更大的花园,这样的设计,在北方非常罕见。设计之巧妙,颇有江南园林风情,也是北方民居建筑的一个特例。

潘家大院

历经两百余年风雨沧桑,潘家的传奇故事已经掩藏在深深的古老院落里,唯有这一座座房屋、一处处雕花在无言地述说着昔日的荣华富贵,显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潘家戏台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十三院老院

潘家十三院老院

潘家老院

潘家老院

潘家十三院东花园

潘家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潘家后花园

南安阳庙宇

铜墙铁壁坩埚墙

来源:山西画报晋城号

图片:部分马宏太提供

编辑:董雅连闫花花

来源:新华号山西画报晋城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tzrz/57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