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的德国“古力”盖儿(本期全部为梁修熙摄影)
王铎回忆录《一蓑烟雨》:
王铎著
十三、混沌世界:青岛下水道故事续
朋友,一提起青岛的城市下水道,就不能不说青岛的原始自然地貌——丘陵与冲沟。
明清时代的老青岛,由几十座丘陵组成。放眼望去,山山相连,除去高耸的浮山屏障之外,大多山头都在百公尺以下。而且,在山头与山头之间,到处都遍布着大大小小的冲沟。
这些冲沟,也都是亿万年以前形成的,是经过常年风化、雨水浸蚀和季节性河流冲刷的结果。也就是说,青岛原始地表冲沟的自然形态,代表着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天气形势。古语说得好,这都是“天造地化”的结果。与老子所说的“地法天”,都是一样的道理。
就事实而言,青岛这座城市最初的道路设计原则,是将众多的山头和冲沟保留了下来。将山头辟作公园,把冲沟筑成了道路。并且还将由冲沟所形成的道路,与盘山路做了互相的切割与交叉,这就变成了正上正下的“直路”。即盘山路自山下至山上水平提升,形成了多条“弯路”,而从山顶趁势而下的冲沟,就形成了一条“直路”。这样一来,就有了青岛城市独有的“弯路平坦,直路陡险”和“弯路长、直路短”的道路特点。
另外,青岛的“直路”还分为“陡坡路”和“石阶路”两种。它们都是根据原来冲沟的坡度和高度差,因地制宜,改造而成的。因此,每当台风一来,或夏季的暴雨、大暴雨、急雨一来,这些冲沟的巨大排水作用便会完全显现出来。
青岛人说话,在青岛,不管你下多大的雨,只要雨一停,地面马上就干了,绝对不会存水。也就是说,城市中所有的雨水,就会由高向低汇入大大小小的冲沟,也就是进入了“陡坡路”和“石阶路”,快速地流入大海。
照这样来看,青岛的“直路”之功能,便不言而喻了。它们不仅仅应用于交通,而且更重要的是还作用于泄洪、分流和排涝,发挥着意想不到的“沟渠”作用。
看过早期纪录片的人都知道,在旧中国,一下大雨,许多城市就会被淹,或到处积水,而唯独青岛一城成为例外,这与其最初的“直路”的设计理念是分不开的。与下水道一样,它们均诞生于德国统治青岛的殖民地时代。与中国传统城市不同,这应该是一种欧洲的“现代城市”理念。
或者,还可以这样说,青岛的地面“直路排水系统”,无疑也是地下排水系统的一个巧妙的补充。其突出特点就是应急性强、分洪脱水力强、快速直排入海的功能性强。
那种称“青岛大雨一来,所有的水都会顺着下水道排入大海”的说法,显然是错的。而事实是,小雨、中雨入下水道,而大雨却是随着冲沟,也就是“直路”进入大海。
此外,顺便说一句,青岛的“弯路”设计也有其特殊的使用功能。
其一,由于地势平坦,所以非常方便众多人力车、黄包车、马车、牛车、自行车,包括机动车的行驶。
其二,由于将道路设计得弯弯曲曲,也使得机动车不会跑得很快,一般车速都在每小时四十公里左右。这样就有三个好处:一个是交通事故少;另一个是机动车都在匀速行驶,不会到处扎堆儿,发生拥堵;第三个就是便于行人横穿马路。
其三,从城市景观的美学效果上来看,“弯路”恰恰避免和排除了道路一目了然、一览无余的视廊单调,而将曲径通幽和峰回路转的都市美感突显了出来。
看官,发达的道路系统,使得青岛不仅在一百多年前成为中国有名的“汽车城”,而且还是黄包车、自行车最多的城市之一。
就交通的信号灯而言,青岛也是当时全国红绿灯最少的城市之一。好多的“五街口”、“六街口”和“七街口”设计,往往都没有红绿灯,可交通秩序井然。
看官,我说的这些,至少都是七十多年以前的事情了。现在的青岛,可不是这个样子,好多原先道路设计的优秀理念,几乎都在一点一点地丢失殆尽。设计者似乎也不管青岛的城市特色了,而改成了“九宫格”设计、“十字大街”和“十字大道”设计了,成“全国统一模样”了。
呵呵,可能我批评得有些过分,但现实确实是这样。我感觉,如果一个城市的设计者不去研究当地独特的自然地貌和人文环境,而一味地套用其他城市的做法,这不仅仅是一种可怜,而且是一种可悲。
咱们今天说起下水道的故事,倒使我想起了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件小事。当时,全国各地跑供销的人很多,慢慢成为了一种行当。有人称其“贩子”,也有人叫它“倒爷”。反正这种行当,是把全国各个城市的货物来回倒,从中赚差价。还有人称这种行当为“扒皮狼”,即凡是货物打手里经过,都要扒上一层皮。正所谓雁过拔毛是也。
话说有个“贩子”多次来青岛,他惊奇地发现:青岛与其他城市不同的地方之一,就是马路上的下水道井盖特别多。于是汽车一到沧口汽车站,这是当时进出青岛市区的几个重要关口之一(在旧中国,这里还被称之为“沧口卡子门”,人和车辆通行,必须查验能行证才能放行),他就开始坐在拉货的车头里,数起了马路上的各种井盖。
他这一数不要紧,结果一下子就数了四五百个井盖,让他吃惊不小。等到中午与青岛的厂家一起喝酒的时候,便无限感慨地说:“看一个城市发不发达,数数马路上的井盖儿多少,你就明白了。”
看官,他说得还真对!当时在青岛的街道上,不仅仅有下水道井盖儿,还有电力、热力和邮电通讯等等众多井盖儿,这在其他城市,还真是不多见的。
青岛的井盖,一向有一个统一的名字,叫做“古力盖儿”。而对于下水道,一般都叫它“古力”。那么,青岛人为什么把下水道叫做“古力”呢?其缘由说来也非常滑稽可笑,几近荒唐。
人们生活在青岛,每天读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凑在一起唠家常,经常会遇到“古力”这个半生不熟的词汇。有些刚来青岛的外地人,还会如此天真问:“‘古力’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古代的力量吗?”
其实,“古力”一词是外来语,是下水道的德语音译。至于“古力”究竟应该是哪两个汉字,我认为,还应当翻译成“轱哩”一词为好。因为“轱”字的读音比较平和,“哩”字读轻声。两个字搭配起来,声音很好听。
而“古力”一词就十分拗口,且与德语发音相去甚远,给人以莫名其妙的感觉。相比之下,“轱哩”从视觉上就与道路存在着某些关联。就是不懂得原意的外地人,也会望文生义,猜个八九不离十。
值得一提的是,“古力”一词在报纸上的始作俑者,与我有着极大的关系。那是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初,我在《青岛晚报》工作的时候,全国各大城市纷纷创办晚报,主旨都是要贴近大众,贴近生活,解决老百姓生活中的难题。
所以,市民每天写信的,打电话的,反映生活中问题的,真不老少!尤其是市民反映“古力冒溢”的,几乎是天天都有。问题这就来了,市民所说的“古力”,应该是哪两个字?如何写?这就成了问题。
当时,晚报新闻部的同志请我给拿主意,说是来稿中写了“古力”两个字,问我行不行?我当时的回答是:“既然人家投稿是这样写的,那就先这样登吧。因为在汉语里,根本就没有对应的词汇。既然是急着发稿,那就暂时先这么用吧。”
好么,这一发稿不要紧,后来多家媒体也跟着这么写,连青岛电视台也这么写。这下,“古力”一词就一发而不可收拾,到处应用,反复应用,一下子流传开了。等到我再想给它正音正字,已经不可能了,青岛人约定俗成了。
看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青岛是中国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现代城市。那位看官一听,肯定恼了!怎么,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南京,不是现代城市?你眼睛缺咕还是怎么的?你的现代城市是什么定义?你没叫门把脑袋挤扁了吧?
好么,这一连串的咸话淡话这就来了。
叫我说,在中国,现代城市与古代城市的最大区别,有三大标志:
一是在城市建设之初,有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规划。
二是整个城市有相对完备的功能分区。
三是有对应的地面建筑和地下排水、排污系统。
只这三条,除了青岛,中国的其他城市均不具备。
我们常说,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这话不假。可古代中国的城市构建往往是“摊煎饼式”的,从里往外,一圈儿一圈儿地建设。城市越古老,“摊”的圈儿数就越多。它们是以“皇权”为核心,等级高的住里圈儿,等级低的住外圈儿。
就说北京吧,它是以故宫为核心,一圈儿一圈儿往外“摊”。现在的老北京人叫“环”。什么“二环”、“三环”、“四环”、“五环”……也就是说,住在“二环”的,一定比住在“三环”的有地位,等级高,官也做得大。这种根本没有城市规划的“规划”,完全体现了元明清中国的官本位。
咱们再来说城市的功能分区。中国的其他城市因为没有,我就不多说了。现在只说一下青岛。
青岛在二十世纪初叶,就将城市规划为居住区、工业区、港口区和教学区。这种城市规划看似简单,其实是一种非常现代的城市理念。有了这种城市的功能分区,整个城市才有发展和扩张的空间。直至今天,青岛给人的总体印象是大而不乱,一切井然有序。
话又说回来。像北京、上海、广州一样,全国的其他大城市,为什么建设不了像青岛一样完整的地下排水系统?原因很简单,就是——青岛是在“一张白纸”上建设起来的现代城市。
也就是说,当年德国人在规划整个青岛城区的时候,是将青岛市内的十几个村庄进行了大规模的拆迁。这种拆迁,当然是德国胶澳当局的“强迁”。所以家破人亡、流离失所的老青岛人,遍地都是。时称:“哀鸿遍野,背井离乡,无家可归”。
就是在这种强权下,青岛的地下排水系统开始了大规模的开挖和配套。说到这里,我们会这样联想,老北京能这样做吗?还是老上海能这样做?还是老西安能够这样做?不可能,也做不了。
所以说,青岛这座现代城市的诞生,也是有代价的。到底付出了多么大的代价,只有青岛人心里有数。因此,我们还可以说,青岛是中国唯一一座“立体城市”,它的城市规划一百多年来总是一脉相承。
历数起来,青岛的雨水、污水排水管道,铺设于年10月至年,全部为地下暗渠。当时,德国胶澳总督府将全市分为“十二大暗渠”。即:
1、龙口路暗渠(位于龙口路、大学路及现在的中国海洋大学以南)。
2、江苏路暗渠(位于观象山以南、安徽路以东)。
3、安徽路暗渠(位于德县路、安徽路和浙江路一带)。
4、中山路暗渠(位于中山路、安徽路、广西路、浙江路和湖南路一带)。
5、郯城路暗渠(位于太平路、郯城路和兰山路一带)。
6、菏泽路暗渠(位于菏泽路、广州路、四川路和西江路一带)。
7、贵州路暗渠(位于贵州路、四川路和台西三路一带)。
8、山西路暗渠(位于山西路、天津路和莘县路一带)。
9、广东路暗渠(位于广东路、小港二路、莱州路、馆陶路和宁波路一带)。
10、新疆路和陵县路暗渠(位于新疆路、陵县路和商河路一带)。
11、益都路暗渠(位于辽宁路至大港一路一带)。
12、朝城路暗渠(位于朝城路至青岛湾一带)。
这些暗渠的主要功能为,排泄地表水。暗渠的总长度为米,首批铺设了米。至年11月日本占领青岛前,全市的雨水管道为29.97公里、污水管道为41.07公里、雨污合流管道为9.28公里。也就是说,这三项加起来有80多公里。为了进一步减少城市的水质污染,德国胶澳总督府还在市内设置了四个排水泵站,对于雨水和污水进行处理。这是青岛首次铺设的大规模地下管网工程。
现在,青岛的市区面积比原先要扩大了很多,新增的地下排水管道已四通八达。尤其是红岛高新区,它的地下管网工程也是在未建之前先期开挖的,仿照德国人当年的做法,为新区的未来建设,打下了绝佳的“地下基础设施”。
看官,有关这些“古力”的其他用途,相传还有藏兵和防空之功能。在年的日德战争中,据说德军曾经利用地下暗渠,进行过调兵遣将。只因后备支援不利,弹药缺乏,最终导致失败。
过去的青岛人,还常常拿着“古力”一词,开别人的玩笑。比如,说这人是“属‘古力’的……”那意思就是说,这个人的肠胃特别好,有什么,就吃什么,什么都能吃。而且,吃什么也不会坏肚子,成为美谈。
还有不大中听的话。比如,“这伙计是卖什么果木的?属‘古力’的,什么都敢干……”这意思是说,他这人五毒俱全,办不出什么好事来,大家一定要防着点儿。呵呵!
看官,你看我一说到“古力”,就一家伙倒出了这么多的一大堆杂七杂八的东西,你不会也说我是属“古力”的吧?哈哈,嘿嘿!(12)
王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