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情人节,七夕节特色小吃巧饽饽,快点

中国的情人节,在今年的8月17日,很快就要到了,每到这个节日,在我们老家山东烟台一带,家家户户一般都要做一道一面点-巧饽饽,有的地方也叫做巧果子,有关巧饽饽,还是有很多美丽的传说的呢。

正宗的巧饽饽是在大锅里烙的,下面烧着麦糠或者玉米核之类,小火慢烙,烙出来的巧饽饽非常香。烙好的巧饽饽用红绳串起来,最下面再串上花红果,挂到墙上留着日后当零食吃。也有的人家等到过年时拿下来放到油锅里炸一下,那样吃起来又香又脆。做巧饽饽很有讲究的。首先和地面要稍微硬一些,这样容易成型。但现在天气热,也为了口感会更好些,一般可以将面团调的稍软一点,这样吃起来会更松软香甜。做好的巧饽饽一般都是要用红色的线,最下面先绑两个漂亮的花红果,然后是穿一个大一点的巧饽饽,接着才是穿小的。一直穿长长的一串后,又是用一个大巧饽饽的和花红果收尾。这样一串长长的既漂亮又诱人的巧饽饽就完成啦。

七夕节的这款特色小吃巧饽饽,快点动手做给亲爱的人吧,下面就将具体制作方法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食材用料:普通面粉(也叫中筋面粉)g(上下可浮动10%)、蛋液g、糖75-90g、花生油20g、酵母5g

制作过程:

1、将所有食材用料全部混合放在一起,蛋液克也就是三个中等个头大小的鸡蛋,多点少点都可以,不是必需严格为克。

2、将上述所有食材混合揉成光滑的面团,盖好保鲜膜,进行室温发酵。

3、不需要发酵至原来面团两倍大的状态,只需要稍微发酵一下即可,天气热,我用的25分钟的发酵时间,发酵至比原来面团明显大即可。

4、将发酵好的面团,取出放在案板上揉均匀、光滑,将发酵时所产生的气体全部揉出去,因面团太大,切分成几个小块来进行的操作,取一块面团将其搓成细长条,如图所示,同时备好我们的模具,这个模具在我们老家,基本家家都有,我们叫做卡子。

5、将搓好的长条面团,切分成约同模具大小的小剂子,如图所示。

6、将模具撒上一层干粉,然后再抖掉,将切好的小剂子,分别按压在模具上,同模具按压后保持平面,如果有多出来的面团揪下来即可。

7、将按压上面团的模具,倒扣,轻轻在案板上一扣,做好花纹的小面团就全部脱落下来,将其依次摆放至烤盘中,彼此间隔一定的距离,避免烧烤过程中连在一起。

8、还有大一点的模具,同样将面团按压上面即可。

9、烤箱提前进行预热,设置温度为度,10分钟。

10、出炉喽,成品很松软香甜,身边人都好喜欢吃的呢。

12、开始将其用线串起来喽(正规穿法是用红色线将其一个个串在一起,挂在通风阴凉处)。

13、掰开个看看,松软好吃。

1、我用的是风炉烤箱,用普通烤箱的话,温度正常控制在度,时间为0分钟左右,具体还要根据自家烤箱实际温度来灵活操作,注意观察烘烤时的状态。

2、成品的巧饽饽不需要放密封袋中保存,就串起来,挂在通风阴凉处即可,一直可以存放到过年,不过从来也没放到过那么久,经常做完,很快就被吃掉了哈。

3、放置时间久点的巧饽饽还有一种美味做法,就油炸或者油煎一下,也超级好吃,完全就是一种酥脆香甜的口感。

更多的美味家常菜谱,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