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精读孙春平清风拂面

白癜风痒是不是快好啦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417742.html

编者寄语

没有高大全的人物,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如何使小说更有社会意义,更吸引读者的眼球?写生活中的小人物、小故事,在平实简单平易中揭示主题、彰显人性的光辉,这是作家孙春平《清风拂面》的主要特点。作家孙春平在年被评为辽宁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家。小说写作颇丰,多次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

文本研读

清风拂面

作者:孙春平

这是个名副其实的小理发棚,简易得没法再简易。四根竹竿做桩,四片灰白布充墙。(交代理发棚的简易。为下文交代理发师傅的职业做铺垫。)

小棚里有四个人,理发员是个高高瘦瘦的中年汉子,罩着白褂。他很健谈,手忙嘴不停,此时正跟理发的那位老者聊得欢。(白描手法介绍理发员,给读者初步印象。技术熟练,性格开朗。)坐在靠边的凳上排队的便是我和另一位小伙子。棚子虽简陋,可理发员却想得周到,竹竿上挂了几本新杂志。(显示理发员的暖心,为后文他人性化地处理小伙子的情节做铺垫。)我漫不经心地翻着一本《婚姻与家庭》。我旁边那位是个音乐爱好者,他东张张,西望望,嘴里却一刻不停地吹着口哨。(吹着口哨,显示小伙子悠闲无聊。“张望”为下文捡钱的情节做铺垫。)

故事开端:简易理发棚里,小伙子无聊吹口哨。

突然,口哨独奏戛然而止。(承接上文,设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我奇怪地从杂志上抬起眼睛,只见吹口哨者陡地站起身,竟在这比床铺大不了多少的棚子里踱起步来,踱到理发员身后,又蹲下身去扣鞋上的卡子。可那鞋卡并没有松,只见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然后站起身,把手插进裤袋……(细节描写。细致描写小伙子捡钱的整个过程。瞄准目标的“踱步”,装模作样的掩饰,动作麻利的捡钱,充分显示了小伙儿内心的兴奋与紧张。这种内心的不安,为后来的转变做铺垫。)

那是一张50元的票子。棚子里好一阵没进别人,而我自己坐在这里没见地上有票子,况且站在棚子里不断活动的只有那理发员,显然,钱一定是他刚才掏东西时带出来的,而现在却进了别人的裤袋。

小伙子坐回座位,理发员回过头,淡淡地笑了笑,说:“就这么屁股大的地方,坐乏了,连直直腰、遛遛腿的地方都没有。”(神态、动作、语言描写。态度温和,话中有话,但不道破真相,为下文情节做铺垫。)

“行啊,也不是在这里长住过日子。”小伙子胡乱应了一句,口哨又响起来。(词不达意,表现小伙子内心的慌乱和不安。)

故事发展:小伙子捡钱,自揣腰包。

我该怎么办?要不要马上把他“揪”出来,还是躲得远一点?(“我”的矛盾心里。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喂,你们二位,谁先来呀?”老者已在对着挂在简易“墙”上的镜子“相面”了。理发员抖着围巾,转身问我们。

小伙子慌忙站起身,拔步却往外走:“哎,你理吧,我有点急事,得走。”他对我说。

走?便宜你!我一把拉住他:“喂,你有事就先理嘛,我不忙。”先稳住他,至于下一步,我还得好好想一想。

理发师傅笑着向我点点头,那有节奏的“嚓嚓”声很快伴着两个人的谈话又响起来:“要个啥发型啊?”(鲜明对比。理发师傅和“我”虽心照不宣,但表现不同:“我”急着要揭穿小伙子,师傅平静温和、照常工作,为下文彻底感化小伙子做铺垫。)

“你看着来吧。”

理发师傅转身抓毛巾擦了擦脸上的汗:“小伙子,工作啦,还是念书呢?”

“俺是临时工,正给热电厂撅屁股挖地沟呢。”

“甭愁,临时工也照样出息人。有句老话说‘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当年诸葛亮未出隆中时,其实也是个待业青年,一直待到二十七岁,未出茅庐,先定三分天下。汉朝还有个韩信,当待业青年时,受辱胯下都不在乎,后来为汉高祖打天下立下了大功。人生就怕没个志气,对不?”(引经据典,耐心引导和鼓励小伙儿,为小伙儿的转变奠定基础。)

我惊羡理发师傅的博识和引经据典的能力,我无心再看书,便也加入了谈话:“师傅,您没少读书呢。”

“倒是爱翻翻,下乡那几年,几本闲书都让我翻零碎了。唉,没赶上好时候,等熬回了城,都快三十了。”

“回城没分配工作呀?”

“分了,在纺织厂,干保全。在厂里的时候,一车间男工女工的头发,差不多都归我‘保全’。这几年,厂里放长假,咱总得找个挣饭吃的营生吧,就把业余变成专业啦。可厂里那些工友们还常大老远地跑来找我,剪完头10元20元的一扔就走人。我知道工友们的心意,可那钱咱能接吗,凡是到这儿来剪头的,不是蹬三轮就是守摊儿的。大家还想着我,还记得我的这点手艺,咱就知足啦。”(理发师傅谈自己经历。充分表现了师傅自立自强、勤劳能干、诚信友善的好品质。他的话,对小伙儿也是很好的触动,润物无声。)

说话间,棚门口跑进一个十五六岁的姑娘,怀里抱着饭盒,进门就喊:“爸,快吃饭吧。我妈说,面条一放就打团了。”

我翻腕看表,哟,快两点了,忙说:“师傅,您还是先吃饭吧。”

“不忙,不忙,这小伙子有急事呢。”

“我等等,中。”小伙子“表态”了。(“表态”加引号,暗示小伙子内心的转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你们年轻人的时间金贵。”师傅手中的剪刀仍在“嚓嚓”地响,又对站在旁边的姑娘吩咐:“把饭盒先放凳子上,拿着扇子给这位大哥扇扇,你看他出了多少汗。”真的,小伙子怎么出了那么多的汗,顺着脸颊和脖颈儿往下流。天是热,可也没热到这个程度啊。(“流汗”的细节。暗示小伙儿内心感到羞愧,为他放下钱做铺垫。)

姑娘撅撅嘴,执拗地端着饭盒:“我妈今天腿又痛得厉害,强撑着做了饭就又躺回床上去了。她说今儿午后要下雨,叫你早点收摊儿呢。”

“等你这位大哥剪完我就回去。”师傅又自言自语地说,“她妈在冷冻厂,那个厂也是活不起的样子了。本来开工资都难,偏又得了个风湿性关节炎,刮风下雨的,比天气预报都灵。”

故事进一步发展:理发师傅现身说法,感化小伙子。

起风了,杨树叶儿又轻轻地唱起来,可小棚子里仍是闷热。姑娘站在身旁,不情愿地正对着那位小伙子一下一下地扇。

此时,再看那小伙子,端坐椅上,双目紧闭,是在安然领受父女二人对他尽心尽意的服务,还是在内心对自己做着谴责?(动作和神态描写。“端坐”“双目紧闭”,暗示了小伙子已下定决心放下钱。“我”的揣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小伙子理完发,站起身,红头涨脸地摸出2元钱,往师傅手里一塞,连声“谢谢”都没说,便匆匆跑出去了。我急了,跳起来要追出去,可胳膊却被师傅紧紧地拖住了。

“师傅,不能让他跑了!”

“他忙哩。”

“您不知道……”

“我知道,知道。”师傅笑呵呵地拍拍我肩头,硬拉我坐下。(三次写理发师傅的“笑”。充满善意,由宽容到欣慰和满足,师傅的善意温暖了小伙子,为小伙子的知错就改提供了温暖的氛围。)

“他——”我要喊出来了。

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原来在他脚下,正踩着小伙子刚才捡去的那张50元的票子。

“唉,人哪,谁没从年轻时过过,知道错了,就中啦!”(理发师傅的动作、语态描写。一“抬”,一““踩”,一叹,将理发师傅的善良宽容表现得淋漓尽致。)

故事高潮和结局:小伙子悔过,放钱离开。

总评:本小说情节上,没有一波三折、扣人心弦的情节。小说围绕小伙子捡钱之前、捡钱时、捡钱后、被师傅感化放钱离开展开情节,平实简单。人物形象平实简单,师傅是厂里的“保全”,小伙子是热电厂的临时工,都是普通的小人物。主题上,用简单的思维诠释了什么叫善良宽厚,什么是感化的力量,什么是知错就改,于平实简单中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知识建构

//小说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小环节。细节描写,可以塑造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成功的细节描写会让读者印象深刻,提高文章的可传读性。

本小说中,善于运用环境细节、人物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形象。小说开头描写小理发棚简易得不能再简易,但理发师傅却在竹竿上挂了新杂志让顾客打发时间,“挂了新杂志”这一环境细节,显示了理发师傅是个周到细致、为顾客着想的人。“他装模作样地在鞋面上抚弄两下,右脚轻轻一抬,飞快地从脚底抽出一张钞票……”这些动作细节,细致传神,表现了小伙子的机警灵活。“师傅对我笑着摇摇手,然后抬起一只脚,指给我看。”“抬脚”这一细节,细腻精准,将师傅的宽厚善良表现得淋漓尽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1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