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路军自固原整风以来,一改峡口战败的厄运,一战而克牛头山,陷峡口,掌握三渠首于指掌。
老马家堡,田家桥垒和东关,或摧枯拉朽,或举寨归附,或玉石俱焚。
中路军,北路军通道畅通无阻。
在刘锦棠,金运昌这里,也夺取了大何家寨,堡主何一会被擒。
刘锦棠得知中路军已经逼近洪乐堡,前往黄鼎,雷正绾营中商议两军联合行动夺取秦坝关以打通西北部的官军营垒。
次日早,刘锦棠,金运昌,双寿同时出击,直指秦坝关。
敌军副元帅余彦喜带队迎战,双寿马队率先冲阵,随后金运昌,刘锦棠步队跟进。
余彦喜抵挡不住官军强大火力,边打边撤,撤退到秦坝关以西,刘锦棠,金运昌停止追击,原地驻扎。
余彦喜也下令全军休憩,准备再战。
余彦喜刚刚坐下,匆匆跑来的侦骑告之,在后方发现大股官军,已经距离不到两里。
余彦路大惊失色,按照方向判断,这是黄鼎他们的防区,难不成刘锦棠他们不继续追击,就是为了给我来个前后合围?
想到这里,余彦喜知道,自己是被人家一步步引进来的.
全军后队变前队,就地还击,还在纷乱变换队形时,三路官军已经包抄上来。
对着他们的是黑洞洞的大炮,左右两翼是官军马队和步队的密密麻麻的洋枪。
现在宁灵已经进入秋季,天气凉爽,可是大家的身上顺着汗毛孔,“嗖”的一下,满身的白毛汗,突然之间就像被”封印“了一样,没有一个人敢动,哪怕是一声轻微的咳嗽,都会迎来炮火的洗礼。
余彦喜是余彦禄的弟弟,跟随哥哥南征北战,不知经历多少战场的惊涛骇浪。
他本富家子,哥哥在陕西,甘肃都是广有资产,在西安也是排名前三的大房地产商,为了心中的理想,毅然毁家纾业投身于“造反”事业,这些年来,自己也紧跟在哥哥身边。
从一个懵懂无知,享乐嬉游的纨绔成长为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副元帅",比这更严峻的战场不也一样过来了。
精神的力量必然会产生无穷的勇气和刹那间的"金刚怒吼“。
不过这个机会,一般来说不太好把握,没等余彦喜有动作呢,徐文秀的马炮开火了,如同信号,左翼官军迅速后退,正面和右翼的洋枪也同时响起,阿姆斯特朗轻便马炮的闷响与洋枪的脆响交织成为”硝烟弥漫“协奏曲。
第一轮炮击,余彦喜就中炮身亡,两轮炮击过后,战场上基本没人了。
这是在中路军拿下东关的第三天与北路军联合作战取得的战绩。
余彦禄已经奉献了两个弟弟,本为大富豪的余彦禄投身到造反的事业后,南征北讨,纵横关陇,在十八位元帅中,有着豪阔的人设,虽然打仗不行,但是都能打满全场。
也是十八元帅中,下场最悲惨的一位,和陈林一起投诚,但是他没能见到黎明的曙光。
秦坝关失陷后,各路军对金积堡形成合围,官军营垒距金积堡城最近仅半里许,最远也只二三里。
并在四周挖掘长壕两道,壕深三米,宽十五米,壕边筑墙,高达丈余。
两壕一防堡内突围,一防堡外救援。
各军沿壕分段驻守,金运昌驻北面,刘锦棠驻东、南两面,雷正绾驻西南,黄鼎驻西面,徐文秀驻西北面。
金积堡被团团围困,金积堡外堡寨以东仅有王洪、杨明两堡,以西仅有大河、中洲、马家滩四堡,洪乐堡尚在。
徐占彪接受任务,克复西南的洪乐堡。
洪乐堡的地位在某种程度上可比金积堡要崇高,按照风水来说,那是上风上水之地,为何前四人都是那么穷困潦倒,到第五代就突然翻身,成为五省豪富,就是有洪乐的护佑。
这里是神圣之地,是吴忠地区乃至于所有同道中人心中的”圣地“。
这里派驻重兵,由马化邦和四大臣相之一的金积滩爷共同防守,内驻守军四千余人,这四千人都是专业的武装人员,和平时各自为生,战时脱岗全勤为兵。
武器也是上乘装备,洪乐堡装备土炮二十尊,抬炮二十尊,缴获的官军铜炮四尊,这四尊铜炮射程可达一千五百余米,装备的火枪也是卧牛山工厂的”精品“,还有近五十杆皮夏立俄制步枪。
这种枪总共也只有二百杆,被袁希义在张恩堡糟践了五十杆。
洪乐堡的防御力量在金积序列绝对属于”头部“。
洪乐堡如此强大的防御火力,官军方面倒是没怎么放在心上。
这应该是连战皆捷的副作用吧?
主攻手是徐占彪,徐占彪时年三十岁,意气风发年少有为,在西征军中素有”猛将“之称。
这次又是猛将兄为先锋出战洪乐堡。
内线将洪乐堡布防图完整地交给徐占彪,不料徐占彪对此不置一词。
徐占彪完全符合”将军起于部伍“的标准,妥妥的从大头兵到现在的参将,这是他的资历,直到现在都没打过败仗,一个小小的洪乐堡难道会比东关还要艰难。
八月二十三日,徐占彪带领何玉超,李洪超,陈春万,李全贵五营人马,一千五百人来到洪乐堡外围。
在洪乐堡的外围由两个卡哨,驻军三百人。
何玉超带一个营上去,官军的一个营分为大小营,大营五百人,小营三百人,何营是五百人的大营。
五百打三百,这仗咋打咋赢,脚趾头都能算出来。
可是双方一交手,何玉超就知道,碰上硬茬子了,这股敌军和之前碰到的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这种熟悉的感觉,倒是让他想起在陕西的征战,这帮人的打法和战斗力完全就是董志塬的赶脚。
没错,留在金积堡一直没离开的只有余彦禄和陈林的部分人,马正和战死后,他的部下也有近五百人投奔金积,这些人大部分是从元年开始,血海肉山里摸爬滚打出来的,打仗从来不眨眼睛,冲锋亡命不伤命的那种,战场经验那是一般的官军不能比。
何玉超碰上的就是这些人的组合,他们在洪乐堡有一千五百人,是大王子的直属部队,在堡外的三百人,堡内一千二百人。
他们的作用就是迟滞进攻,尽可能的杀伤,所以也都是武装到牙齿,两个卡垒竟然各有三门大炮,每人一杆优质火枪,一杆长矛和大刀。
看到官军一个营上来,这三百人在卡内只留下炮手和装手弹及护卫,其余人集体出堡。
统领马光贝是马正和的亲卫队队长,马正和战死后,统领一个陕西营,这次被安排到外卡。
出卡的这两百多人,秩序井然地三三一组,围着卡哨附近的掩护,向何玉超射击。
官军不动不打枪,只要一行动,立刻就是一阵枪林弹雨,虽然这些所谓的卧牛山优质火枪很少出现炸膛,但是精度的确不高,火药来援被切断,导致黑火药的纯度不够,黑烟多,一枪出去,眼前就是弥漫的烟火,所以对方很容易根据烟火判断你的隐身之处,如果枪法好的,基本上是枪枪有死鬼。
就这样,倒成了一个僵局。
徐占彪下令陈春万上,陈春万一营兵一上来,对面马上感觉到压力,两营的人数就到了一千了。
何玉超,陈春万分工,每人负责一堡,一千对战三百,打了一阵之后,官军也摸到对方的七寸,火枪的射程太短,而且发射时间长,最好的射手一分钟也就是三枪的标准。
普遍都是一分钟一枪,借着这个短暂的一分钟,官军跑步进攻,然后卧倒,如此再三,一会功夫倒也让敌军手忙脚乱。
外卡的六门火炮响了,前进的官军被打倒一片,负伤得多,打死没几个。
金积之战的后期,敌军火力普遍不足,原因不外乎外来渠道被截断,没有原料,只能内部挖潜,造出来的东西”杀手“级的多,火炮也是如此。
徐占彪也带着两门后膛轻便马炮,几门前膛炮和九节炮,只是珍惜炮弹不舍得用,三百人用大炮太浪费。
不过这个战场打成这雄样,是猛将兄没想到的,不上大炮,估计今天得过夜,两门炮上来了,这种炮不费劲,马车就能拉着走,两轮炮架,炮筒子还没成人胳膊粗。
一门炮四个人伺候,八个炮手测距,调焦,嗵嗵就两声,对面卡子顶飞了,里面大炮哑巴了,外面守军也被到处飞溅的断壁残垣,漫天的土灰罩住,半天缓不过劲。
何玉超,陈春万冲了上去,三百人当场没了二百多,俘虏六十人,马光贝战死。
两个外卡硬是打了一上午,何玉超身负重伤,陈春万大腿被打断,士兵战死八十多。
这个战果让徐占彪意外,战损率太高,要是不用炮,估计死的人还多,时间还长。
内线的消息,内线的防御图这才让老徐重视起来,看来这个洪乐堡不一般,不然也不能大王子和金积滩爷亲自上。
徐占彪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洪乐堡,他眼前的这个堡寨规模宏大,四周环绕护城河,深达三丈有余,里面灌满渠水。
正面每间隔百米有一个堡门,总共三个堡门,堡门分为两层,外层是厚厚的,沉重的木门,木头都是劈成厚木板,晾干再入水煮透,再晾干上桐油,然后在黏合在一起,每扇木门弹性十足,石弹碰上会被反弹回来,普通的火炮和土炮在它面前也是”鬼见愁“。
木门后是一段门洞,过去就是瓮城,瓮城里塞了大量的干柴,干草和火油等易燃物,人进去就是”烧烤活人“,定制版的。
侥幸占领瓮城,出去还是一关,出口是一道铁栅栏门,根根是手指粗细。
居高临下打枪,投石头,还是射箭,你不交出”投名状“绝对出不去。
堡墙每三十米就是一个卡垒,实行分段责任制,每段一百人,设百长一人,责任区失守,先杀百长。
防御军械,各种大炮多达近五十尊,再加上五十杆皮夏立俄制步枪,这五十杆皮夏立,马耀邦集中成立一个洋枪队,专门各处支援,狙击。
所有后勤支持体系由金积滩爷负责。
堡内平民也都有责任专区,每个坊都有专人管理。
粮食实行战时体制,以守军为主,每家按照人口核定口粮。
每户出一到两人,上墙随时顶替,其余老幼妇孺担当后勤支援,战场救护任务。
可以说洪乐堡人家的防御安排是井井有条,人人有活干,事事有负责,责任落实到人,有奖有罚,就没有闲人,哪怕是老者和垂髫幼儿都会拿个红缨枪到处抓特务。
”朝阳大妈“还是厉害,就在徐占彪攻击的前一天,洪乐堡的间谍网被破获,已经潜伏沉淀一年多的,平时在洪乐堡和附近堡寨走街窜巷摇拨浪鼓的小贩子被抓了,顺藤摸瓜起获了由杨如雨派驻的三人间谍小组,四名间谍被凌迟处死,尸骨挂在四门示众。
对于洪乐堡的整体防御体系,这几位优秀的谍报人员详细地给徐占彪提供了书面地图,而徐占彪选择性失明。
开战就不顺利,打了一上午才下了两个外卡,还战死八十多,两个主官都下岗了。
开局不顺,不是天时,不是地利,而是人和。
在于主官的轻率,轻视,傲娇。
徐占彪这才认真地研读,琢磨了这份防御图,看后,他也是一口冷气,第一次老徐不淡定了,看来真是个硬骨头啊?
找人帮忙吧,他属于黄鼎序列,使者快马加鞭去搬兵。
三个堡门,主攻中间的一个,壕沟好办,随军带着工兵器械呢。
炮兵瞄准正门一炮轰过去,一声炸响,大门巍然不动,看来这个九节炮不中啊,换后膛开花炮。
大门一下子被炸飞了,已经到达城下的李全贵带兵冲进去了,一会就听见一阵惊叫声,随后就是冲天大火,焦糊的肉香浓烈的窜出来。
李全贵被火苗罩着,身后跟着百十号人,也同样是灰头土脸,嚎叫着窜出来,跑到护城壕,一头扎进水里。
好一会,把他们捞上来,才知道刚进瓮城,城上就射下几只火箭,大家还懵逼呢,就被火海卷进去十多个人,其他人赶紧往外跑,才算捡回条命。
在李全贵他们冲进去的同时,李红超也带着他的营上去了,在壕沟铺上木板就是桥。刚上桥,一阵子弹就从上头射过来,不是火枪,这是洋枪,十几个人立时被打到。
马耀邦的洋枪队在狙击攻城官军呢,徐占彪下令对射,把他们的火力压下去,三轮下来对面哑火。
徐占彪的卫队营也搭桥通过护城壕,来到洪乐堡的堡墙之下,一部分向上射击掩护攻城,一部分搭设攻城梯,钩搭绳钩。
墙上守军冒着枪林弹雨,伏低身体,用长矛,木叉顶翻攻城梯。
洪乐堡的抵抗真是令徐占彪愕然,他下令将前膛炮,九节炮全拉上来,对着堡墙上不计弹药,猛烈发射。
城上被打的抬不起头,堡墙也被打了几个大洞,前头攻击的李红超带人就往里冲,里头也是伸出长矛与官军对刺,用火枪向官军射击,用一切东西来堵住洞口。
混战中,李红超被打伤,撤下战场。
到现在为止,徐占彪四个主官,挂了四个,各个都是身负重伤,身边还算建制完整的就只有亲兵营。
这个仗到现在,洪乐堡全体进入癫狂状态,玩了命的往外打,外头官军这里在拼命进攻,大炮,洋枪就像不花钱一样的尽情泼洒。
堡墙也被炸塌好几段,就是打不进去,很快就有人用草袋,大车,桌椅之类的东西迅速堵上,比原来还结实。
光是在这几个缺口,战死的士兵就不下百人。
堡内马耀邦很明白,援军肯定是不能指望了,自己救自己才是王道,堡内的民众和守军也都明白这个道理,这场洪乐堡保卫战打得是惊天动地。
官军那里呢,打了一天,水米未沾牙,也在硬撑,随着战损越来越多,天黑的时候,徐占彪下令撤退。
徐占彪吃亏在骄傲轻敌上,此战以后,徐占彪迅速成长,在肃州战役中立克马文禄,随刘锦棠入新疆,千里奔袭南北疆,屡立战功,终成一代名将。
在徐占彪撤离洪乐堡的同一天,同治九年八月二十五日,帮办军务,头品顶戴,记名提督,瑚松额巴图鲁,刘锦棠的战友黄万友积劳成疾于军中病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