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吴京,出生于年,横店镇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党支部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预应力分会副秘书长,江苏省土木建筑学会预应力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系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乐当建筑学的“支撑件”
访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建筑工程系主任吴京
□记者郑余良/文叶丽华/摄
一直以为,吴京的性格适合搞科研。果然,年从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本科毕业后,吴京选择继续在该校深造,直到年获该校结构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两年后他就晋升副教授,年晋升为教授。多年来,他发表论文余篇,研发授权专利20余项。
以科研为乐的专家
“我的研究方向就是怎么样使高楼建得更牢固耐用、更方便施工、更经济省钱。一般高层建筑梁的高度是60到70厘米,如果在保证楼房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使用性能的同时,去除横梁构件,那样每一层楼就至少可以省掉0.4米层高,10层就可以省出4米,相当于多出一层楼来,在同样的限高情况下就可以建造更多的使用面积,在寸土寸金的中央商业地带发挥出显著的经济效益。”吴京把自己攻读博士的研究课题“高层建筑无梁楼盖”,解读得通俗易懂。他说,研究成果获得通过后,他的内心充满快乐。
到年,吴京带着团队完成了很多大工程的技术攻关。譬如由澳大利亚专家设计的南京奥体中心,里面的结构受力分析全由他带领科研团队完成。奥体中心周长米,主拱跨度米,主拱与屋盖互为支撑和承载。为了完成如此复杂结构的受力分析,他带着博士生前后计算了一年。他说,这一年中积累的技术和经验,让他现在面对无论多难的工程都能迅速找到重点难点。“我还在设计中增加了许多好玩的东西,使设计变得不再枯燥。”
再譬如位于南京卡子门的世纪塔工程,一座高76米的城市雕塑,外形设计是一个三维空间,构件变截面、轴线不规则,没有任何一个平面,结构特点与常规的建筑结构完全不一样,设计院接到结构设计任务时觉得无从下手。吴京带着团队日夜计算各种情况下的受力安全,在控制好裂缝的基础上,采用预应力拉索调整结构的受力和变形,并优化截面形状,使结构的受力性能和抗震能力大大增强,完美攻克了这个难题。
吴京特别提及他正在研究的课题“屈曲约束支撑”。这是一种抗震专用构件,通俗地说,这相当于建筑的保险丝,是发生地震时让建筑物的损伤集中在有限几个不影响主体承载的部位上,通过这些部位的塑性耗能消耗地震能量,从而保护主体结构;而地震后通过更换损伤构件,可使建筑物快速恢复功能。吴京说,对这一项目的研究没有止境,因为抗震性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随着现代建筑向装配式、工业化方向发展,造房子变得像搭积木一样,许多建筑构件可以移到工厂里制作,大规模、流水线生产大大加快了建造速度。“但与搭积木不同的是,造房子要在‘积木’间做好连接,而这个连接处可以用与预制构件不一样的构造,“我们正在研究的就是这个连接构造料,要求可以更换而且可以消耗地震能量,我们称之为‘可更换耗能连接’。也就是说,建筑构件之间连接的地方,可以有损伤,但不能断,要像保险丝一样起到保护作用,这样就能保证建筑物在地震时不会倒塌。这是国家重大科研专项,工作量很大,目前还在做试验,争取在年之前完成。”
以教育为荣的学者
作为博士生导师,吴京一届要招收3个硕士和1个博士研究生,每年都要带领十来个硕士和4个博士,担任建筑工程系主任的他,还要给本科生上课。“我喜欢给学生讲课时的感觉,一般每周给本科生上6节课,多的时候每周有10节课呢!”吴京说,虽然给本科生上课已是轻车熟路,但每次上课前他都要备课。
学生们评价吴京的课很有特点。每次上课前,他都会响亮地喊一声“上课起立”,延续这种课前师生相互问好的良好传统。他上课时激昂热情,讲到兴起,往往情不自禁地挥臂比划,而且他总能用简明的语言把复杂的概念解释得一清二楚。每当讲到较为前沿的内容,或是讲述自己的研究心得时,他总是保持着谦逊的态度:“这是我个人研究所得的一点想法,希望能给你们一点启发,年轻学子就要有自己的想法。”
为了保证学生的论文质量,吴京常常通宵达旦地帮学生改论文,论文原稿上常常写满了批注的意见及建议。针对学生在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他总是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方法,提高学生的科研效率。当有学生在科研上遇到迷茫时,他总是给予鼓励。在生活上,吴京对学生也是关怀备至,遇到学生因病住院,医院看望和陪伴,并在关键时刻提供必要的资金补助。
“吴京老师把学生装在心中、把学术当作使命。记得大三上学期上‘工设课’时,吴老师谈到了汶川地震,中间一度哽咽,悲伤之情溢于言表,给我冲击很大。一位老师的魅力不仅仅是在学术层面,更在于其精神上给予学生的感召。”一位网名叫“阿松”的学生对吴京的评价,正是他最真实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