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鼎。
鼎是青铜器里重要物种之一,青铜鼎在青铜器中是代表至高无上的权力的器物。
保利艺术博物馆展出的青铜鼎有十余种,上篇分享了“王后鼎”、“王作左手鼎”、“叠瓣龙纹鼎”,接下来再分享另外几尊珍贵的青铜鼎。
≈≈≈?≈≈≈???≈≈≈?≈≈≈
龙虎钮盖变形交龙纹鼎食器春秋(公元前-前年)
龙虎钮盖变形交龙纹鼎食器春秋(公元前-前年)
这件鼎为春秋早中期秦国制品,设计异常巧妙——
鼎上设置一个扁平的器盖,盖正中设一环形钮;两侧出榫,插入鼎耳内;盖边缘还有意增厚,并设有三个小卡子,使盖与鼎身之间扣合得非常紧密。如果再穿过盖上的环形钮和两个鼎耳加装一根木条的话,扣合更为严密,丝毫不必担心鼎内食物洒出来。
≈≈≈?≈≈≈???≈≈≈?≈≈≈
兽面纹方鼎食器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兽面纹方鼎食器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方鼎是商代最高等级的青铜礼器之一,它的主人一般都是大贵族。
兽面纹方鼎食器商代(约公元前16-前11世纪)
这件商代晚期青铜方鼎腹壁的上层装饰有两两相对的独角龙纹;下层装饰卷角的大型兽面纹,花纹下衬以细密的云雷纹。四足上还装饰阴线的云纹和蕉叶纹。
鼎内铸有6字铭文,一侧内壁上有4字,标明它是一位贵族为他的父辈制作的,内底上有2字铭文,其中第一字为其所在部族的名称。
≈≈≈?≈≈≈???≈≈≈?≈≈≈
夔龙纹四足圆鼎食器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年)
这是迄今出土的圆鼎中唯一的四足圆鼎。
中国有句成语叫作“三足鼎立”。
确实,中国古代圆鼎都是三足,这也符合“三点一面”的力学原理。不过这件西周中期的四足圆鼎是个例外,它的圆身下接四足,为迄今所仅见,对研究中国古代青铜鼎的形制及使用制度等有难得的价值。
鼎内原有铭文6行约30字,可惜已无法分辨。
≈≈≈?≈≈≈???≈≈≈?≈≈≈
师酉鼎食器西周(公元前11世纪-前年)
这件青铜鼎鼎内有铭文10行92字,标明它是一位名叫师酉的贵族为了纪念周王在太室接见他,并赏赐给他一件豹皮大衣而铸造的。
这篇铭文不仅字数多,而且内容极为重要。
铭文开篇有“隹王四祀九月初吉丁亥”等字样,年、月、月相、干支四项俱全,如此完备者存世仅30余件而已,而且与中国国家博物馆所藏师酉簋密切相关,对西周青铜器断代等方面研究有重要价值。
专家们一般认为,铭文中的周王应为周恭王,那么这件青铜鼎就铸造于恭四年,是恭王时代的标准器。
≈≈≈?≈≈≈???≈≈≈?≈≈≈
龙纹流鼎食器春秋(公元前-前年)
龙纹流鼎食器春秋(公元前-前年)
龙纹流鼎鼎口一侧设一流口,鼎中液体可通过流口倾倒出来,当时称之为“匜鼎”。
流口作虎首状,虎张大口以为流;另一侧把手作貘首形;鼎上盖面中间兽纽为犬形,昂首端立,身插双翅。
这只小鼎整体构思奇异,充满了神秘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