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工程指新浇混凝土成型的模板以及支承模板的一整套构造体系,其中,接触混凝土并控制预定尺寸,形状、位置的构造部分称为模板,支持和固定模板的杆件、桁架、联结件、金属附件、工作便桥等构成支承体系,对于滑动模板,自升模板则增设提升动力以及提升架、平台等构成。模板工程在混凝土施工中是一种临时结构。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学习有关的规范、规程,进行专项的培训。
2)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包括与建筑图对应情况)、方案、找出模板工程中特殊部位。针对楼板标高,墙体定位尺寸,楼板厚度、短墙、悬挑构件等,进行梁板配模时在变化范围内综合考虑。
3)在模板进场施工前,就方案、现场施工的各方面问题进行讨论、交底,保证模板工程能够顺利进行。
4)由总工程师组织技术工程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经相关部门会审,审核合格由总工程师签字项目经理审批后报监理单位。
5)技术方案应根据安装、使用和拆除工况进行设计,并应满足承载力、刚度和整体稳固性要求。应包含主要施工方法、质量控制要点、通病防治措施等内容。
6)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模板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应进行专家论证。
7)技术部对项目部有关人员、分包技术人员进行方案交底:工程部对分包工长、班组长进行技术安全交底;分包工长对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8)技术部负责结构施工阶段模板问题的收集和措施编制,根据现场实际问题及时作技术措施及方案措施的补充。
2、材料准备
模板总量由技术部根据施工配置及周转情况进行计算,同时要求土建分包商同时进行测算,并与技术部共同确认的材料量。工程部负责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向物资部报提料单,进行材料提取,事先需要通过技术部、商务部审核。
3、机具准备
应按施工需求准备相应模板施工机具,如:多功能木工机、圆盘锯、手电钻、扳手、榔头、卷尺、水平尺等。
二、原材料进场质量控制要点
1、文件检查:模板进场前应核对原材的质量证明资料(材料清单、产品质量证明书、出厂检验报告)资料须注明模板进场时间、进场数量、经办人。
2、外观检查:进场时每批模板进行全数外观检查,检查内容为模板应平直、无损伤表面不得有裂纹、油污:模板板材表面应平整光滑,具有防水、耐磨、耐酸碱的保护膜,并应保温性良好、易脱模和可两面使用。
3、尺寸检查:模板原材的厚度、长宽尺寸、翘曲度等检查。
4、对于不合格品进行退场处理。
5、原材料按照统一标准化的要求进行标识和存放。
三、模板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木模板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墙柱模板安装
(1)弹好楼层的墙边线、柱边线、楼层标高线和模板控制线、门窗洞口位置线。
(2)柱根部mm宽范围模板底部应严格找平。
(3)将已硬化混凝土表面及砂浆软弱层剔凿到露石子、清理干净水冲洗,不露明水。
(4)钢筋上有灰浆油污时应刷干净。
(5)模板表面清理干净,刷好隔离剂,涂刷均匀,不漏刷,不淌油。
(6)柱、墙钢筋绑扎完毕,水电管线及预埋件安装完毕,绑好钢筋保护层垫块,办好隐检手续。
(7)根据柱尺寸线,在柱钢筋上挂设保护层垫块。
(8)待四片柱模板就位组拼校正无误后,应自下而上安装柱箍。
(9)柱截面大时,可增加对拉螺栓;剪力墙加固时,对拉螺栓间距不大于mm。
(10)应采用斜撑或水平撑进行四周支撑,当高度超过4m时,应群体或成列连成整体。(11)柱宽大于mm时边在同一标高上不得少于两道斜撑,地面夹角45°~60°,下端应有防滑措施。
(12)角柱模板的支撑,除满足上款要求外,还应在里侧设置能承受拉、压力的斜撑。(13)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应加设措施筋进行支撑和固定,洞口横顶棍每侧4~5处。
(14)门窗洞口模板与墙模板接合处应加垫海绵条。
(15)将预拼好模板就位,安装斜撑,安装套管和对拉螺栓。
(16)清理墙内杂物,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使模板垂直,拧紧对拉螺栓。
(17)检查模板拼缝及下口,调整墙体顶部水平梯子筋。
2)梁、板模板安装
(1)拉线找直,按照设计要求起拱。
(2)模板上口用定型卡子固定:梁高超过mm时,应加对拉螺栓加固。
(3)梁侧模板根部-定楔紧,防止胀模;校正梁中线、标高、断面尺寸,预留清扫口。
(4)不得在作业面进行模板加工,防止锯末灰聚集在梁底墙根,造成后期混凝土夹渣烂根等。
(5)梁超过mm时,应采取梁侧模后支设,为梁钢筋预留操作空间。
(6)调整立杆高度将主龙骨找平,按规定起拱,面板不得有悬挑。
(7)铺底模,保证拼缝严密,不漏浆。四周应加垫海绵条:用水平仪校正模板标高,用靠尺找平。(8)模板支撑架自由端可在规范允许范围内适当加长,以保证U托外露长度满足要求。(9)后浇带处的模板及支架应独立设置。
2、铝模安装质量控制要点
1)墙、柱模板安装
(1)安装墙柱铝模前,根据标高控制点检查墙柱位置楼板标高是否符合要求,尽量控制在5mm以内。
(2)在墙柱内设置定位措施筋及与墙柱厚的水泥内撑条或钢筋内撑条,保证墙柱截面尺寸。
(3)墙柱铝模拼装之前,脱模剂涂刷要薄而匀,不得漏刷。
(4)按试拼装图纸编号依次拼装好墙柱铝模,封闭柱铝模之前需在墙柱模紧固螺杆上预先外套PVC管,同时要保证套管与墙两边模板面接触位置要准确,以便浇注后能取出对拉螺杆。
(5)为了拆除方便,墙柱模与内角模连接时销子的头部应尽可能的在内角模内部。墙柱铝模间连接销上的楔子要从上往下插,以免在混凝土浇筑时脱落墙柱铝模端部及转角处连接采用螺栓连接,销楔连接容易在浇筑时脱落导致涨模。
(6)为防止墙柱铝模下口跑浆,浇混凝土前半天按要求堵好砂。
2)梁板模板安装
(1)拼装图号依次拼装好梁底模,梁侧模,梁顶角模及墙顶角模,用支撑杆调节梁底标高,以便模板间的连接,梁底的支撑杆应垂直,无松动,防止涨模。
(2)安装完墙顶、梁顶角模后,安装面板支撑梁。
(3)按试拼装图编号从角部开始,依次拼装标准板模,直至铝模全部拼装完成。
(4)立杆底部必须有三角支撑。面板支撑梁底的支撑杆应垂直,无松动。
(5)长度超过规范时立柱上部应拉一根水平杆连接。
四、模板材料堆放标准推荐
1、木模板材料基本要求
(1)木模板、木方龙骨、钢包木龙骨等原材进场后,应当成拥码放整齐,要平放在干燥的硬化后的平整场地上,下部垫起,保证距离地面50~,避免下部积水浸泡。上面应当用防雨材料覆盖,避免雨淋和阳光暴晒。
(2)模板结构或构件的木材应当选择质量好的材料,不得使用有腐朽、霉变、虫蛀、折裂、枯竭的木材。
(3)当需要对模板结构或构件木材的强度进行测试检验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木结构设计规范》(GB05-)的检验标准进行。
(4)施工现场木构件,其木材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规格材和工厂加工的方木不应大于19%;
2)方木、原木受拉构件的连接板不应大于18%;
3)作为连接件,不应大于15%;
4)胶合木层板和正交胶合木层板应为8%~15%,且同一构件各层木板间的含水率差别不应大于5%。
2、铝模板材料基本要求(1)模板卸下后必须按规格及尺寸堆放。把模板分成25个一堆,堆放在货架或托板上,组装时荷载不能集中堆放。
(2)模板应按照编号堆放排列整齐,以便于辨别。
(3)模板登放时必须保证底部第一块模板板面朝上。
(4)所有的销子、楔子、墙模连接件等构配件以及特殊工具应妥当地储存起来,在需要使用时再分发下去。
(5)以装箱单为依据检查构件,确保构件全部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