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暖心实事

5月16日,米东区“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卡子湾片区华兴社区启动,医疗机构工作人员正在为听力障碍人士蔡鑫配备助听器。(记者宋建华摄)

新疆网讯(记者宋建华牟敏唐红梅郭军鸽王磊马婷)今年5月16日是第三十一个全国助残日,本次助残日主题为“巩固残疾人脱贫成果,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乌鲁木齐市各区县各部门各单位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针对有突出困难的残疾人及其家庭给予关爱、落实帮扶措施,围绕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及保障残疾人基本医疗和康复需求开展各类活动,不断提高残疾人生活质量。

汇聚力量,社会各界献爱心

乌鲁木齐市组织志愿者上门为残疾人提供服务,通过企业、医疗机构为残疾人提供健康诊疗、康复、辅助器材配备等服务,帮助贫困残疾人群体解决实际困难,营造了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氛围。

5月16日,米东区“全国助残日活动”在卡子湾片区华兴社区启动,米东区残联与各街道乡镇联合,医院、辅助器材厂家,针对残疾人具体需求开展“点对点服务”,进行上门义诊、配备辅助器材、宣传优惠政策等活动,并为余户残疾人家庭送去价值15万元的慰问品和慰问金。

在米东区残联与米东区残联驻华兴社区工作队及卡子湾片区联合开展的义诊活动中,54岁的居民蔡鑫享受残疾人优惠政策免费配到了助听器。蔡鑫因为中耳炎导致听力受损,属于听力二级残疾,随着年龄增长,听力不断下降,影响生活。戴上助听器后,蔡鑫高兴地说:“以后不用看别人口型猜说的话了。”

米东区残联党组书记桑梓槟说,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他们将上门搜集残疾人的“急难愁盼”等问题并尽全力解决,办好实事好事。

畅通绿色通道;提供预约服务、上门服务;推行“零等待”“点援制”服务……乌鲁木齐县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立足实际,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便捷、精准、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

搭建平台,当“网红”直播带货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乌鲁木齐市创新方式、丰富内容,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做好就业创业指导帮扶,帮助更多残疾人用勤劳和智慧实现就业创业梦想和人生价值。

5月16日,在天山区残疾人创业就业孵化基地,52岁的残疾人杨志忠在这里打造了丝路雄鹰电商平台线下体验中心,开启了新的运营理念——直播带货。

杨志忠说,天山区残联搭建平台,目前已招收13名残疾人主播。他们对招收的残疾人主播进行专业的培训、指导。对出行不便的残疾人,提供技术支持远程管理,让主播可以在家中完成直播带货。

23岁的迪丽奴尔·帕尔哈提肢体残疾,正在进行直播带货的培训。她说,自己对直播带货很感兴趣,有这样的就业平台,让她对未来充满希望。

天山区残联就业所副所长郑卫战说,他们已经和16家企业达成协议,每年可安排多名残疾人就业。

今年54岁的残疾人刘丽,在水磨沟区举办的残疾人就业招聘会上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在立井街中央城写字楼里的一家公司负责档案管理。

“新工作离家近,实习期一个月,保底工资元,转正后按照计件获得报酬。”刘丽说。

在水磨沟区残联举办的助残日招聘会上,共有十余名残疾人与企业达成招聘意向。

水磨沟区残联理事长穆兰娟说,结合社会就业需求和残疾人自身的特点,他们还开设电脑培训、保健按摩、裁剪缝纫、手机美容等专业培训,帮助有就业意向的残疾人实现就业。

上门服务,针对特别需求解难题

5月15日,高新区(新市区)残联主办的“全国助残日”主题活动在医院举行,残联和爱心企业向患者代表赠送了慰问品。

今年,高新区(新市区)医院开展健康义诊、技能培训、残疾人辅具适配上门等惠民服务,将服务、培训和辅具送到广大残疾人家中。医院也自筹资金近万元,帮助7至16周岁残疾患者康复训练。

5月16日一早,火车西站片区三十五户路社区工作人员去看望肢体残疾的吕航民,了解他出院后的身体状况。

58岁的吕航民平时和弟弟一家生活,弟弟身体也不好,弟媳在外工作。5月2日,吕航民需要住院治疗,但无人照料,他向社区求助,社区服务队的志愿者每日给他送去三餐,还找了护工照顾他。5月7日出院后,社区又将申请到的元救助资金送到他家中。

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梅花说,社区共有89名残疾人,专门成立了服务队为他们提供服务,包括上门理发、维修家电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32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