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祁风送茗香暑期实践队--“数字赋能焕新机,茶旅共进促振兴”
为了结合学科专业特色,聚焦解决基层实际问题,开展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调研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年7月25日至7月28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祁风送茗香暑期实践队前往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的新安镇及闪里镇进行实地调研,深入乡村一线,深入了解祖国乡村建设发展情况,为祁门县的发展贡献属于当代学子的青春力量。
创新高塘,古村新生
7月25日,为探索徽州古村的发展模式与古建筑保护情况,实践队成员来到了祁门西乡的一个古老村落高塘村,首先抵达党群服务中心,与支部代表人王彪、支委委员王丽霞等人举行了座谈会。队员们向王先生询问了高塘村的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并得到了耐心解答,王先生也真诚地表示希望通过队伍的实践调研,能得到有助于高塘村日后发展的中肯建议。
在党群服务中心,队员们看到了祁门县农村电商高塘村网点,了解了其电商发展模式。高塘村从文创产品的创意开发、品牌打造以及市场开拓等方面,积极探索地方特色产业创新发展之路,延伸了农业产业链,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同时在支委委员王丽霞的带领下,队员们对高塘村的古建筑群依次进行了参观。通过王委员的讲解,队员们了解到了古牌匾背后蕴藏的故事与文化,更体会到了村民们世世代代相传的精神气魄与力量。据了解,高塘村的村民们对大部分留存的古建筑房屋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与修缮,村民们热爱生活,传统而自由,“文明之家”遍布村落,部分村民在老院里种满了鲜花,四季里到访都能见到花团锦簇的景象,但高塘村的发展中也存在着人口外流、常居人口老龄化、不少古建筑因安全问题被拆迁等问题,这也是大部分古村落发展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现代社会为实现高速度、高扩张,就会对古代建筑、古代遗址等文化遗产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冲击。如何在发展中保护好古代文化遗存,使数百年甚至数千年的人类遗存更好地传承下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以古代建筑的保护、开发、利用,推动现代社会发展,用现代化手段更好解决古建筑的保护,应该是双赢的结果。如何在高塘村发展过程中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古建筑群,使其产生更大的价值,是我们需要深入探讨的话题。
百年戏台,古韵古香
在安徽祁门一带,遗留着11座古戏台,它们主要分布在城西新安乡、闪里镇汪家村、文闪河流域,历史上这一带文风昌盛。这些戏台不仅富地域特色,而且以“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被人称奇,既体现了中国民间古朴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古徽州的乡村文明与风土民俗。
傍晚时分,队员们参观游览了珠林村的古戏台,领略了古老的木雕建筑之美。戏台正中央顶部有穹形藻井,装饰考究华丽,呈圆拱形,可以帮助演员拢音,起到美化与扬声的功效。
爬上戏台的二楼俯瞰整个戏台,结构与四合院相仿,四面围合,中间是天井。天井下以青石板铺地。中国戏曲以唱念做打为主要表演方式,以敲锣打鼓为重要伴奏形式,非常适合于室外表演,所以古今的戏台一般都是室外开敞的形式。
茶园初遇,茗香依旧
“祁红特绝群芳最,清誉高香不二门。”祁门红茶原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是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也是中国十大名茶中唯一的红茶种类,代表着中国红茶的最高品质,史籍记载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陆羽的茶经,近代祁红畅销海外,被伦敦茶叶市场成为“茶叶英豪”,曾两获国际金奖。如今,千百年前的祁红茗香依旧飘扬在祁门县的大街小巷,新安镇就是其中之一。
在村委会主任赵升平的带领下,队员们一行来到了新安镇一户独立经营的茶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遍山成簇的一株株茶树和辛劳于其间的茶农身影,队员们走进茶园,与当地茶农进行交流,通过茶农的介绍,队员们了解到茶树的生长习性、忙闲季节、种植特点等相关知识,茶农阿姨提到,这里的人都世世代代依靠茶叶为生,茶叶相关工作带来的收入是大部分家庭收入主要来源,在和队员们的谈笑间,阿姨不忘继续手上除杂草的农活。“我们镇的茶叶经营模式以个体经营为主,销售渠道仍以传统的外地茶商订购为主。”赵主任介绍道,他边说边捻下茶树尖上的嫩芽给队员们展示茶园所种植的品种---红祁一号。队员们通过对茶园的实地走访,切身体会到了在疫情和电商时代茶农的不易,也更加深了对祁门茶叶种植过程的了解。
巩固脱贫攻坚,日子红红火火
新安镇位于黄山市祁门县,地处皖赣交界处,依托地理优势和便捷交通条件,立足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茶叶、肉丝糕、字豆糖、小红桔、麻饼等特色产业贸易,同时整合馀庆堂、炼丹石、卡子门等旅游景点,为乡村振兴更添底色。
7月26日,实践团成员来到了新安镇龙源村进行走访调查。曾经,在山形陡峭、山高谷深的龙源村,村民们过着肩挑背驮的艰辛生活,上山的路是长年累月踩出来的羊肠小道,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龙源村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国家各项惠民政策,积极引导村民找出路、谋发展。近年来,在各项扶贫政策的支持下,龙源村开路架桥,完善水电、通讯等基础设设施,保护并整合如炼丹石、“祁秋贵”中心县委旧址、卡子门革命战场旧址等人文自然旅游资源,村民的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在王莉包村干部的带领下,实践团参观了龙源村,了解到了龙源村的特色产品—“小红桔”。“小红桔”是祁门县新安乡的传统农特产品,在当地已有几十年的种植历史。这种橘树适宜生长在高山盆地,而新安乡位于安徽的南部,这里平均海拔多米,生态植被保持完好。特有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新安“小红桔”色泽艳丽、馥郁芳香、酸中带甜、回味悠长等独特的味道。据统计,新安乡现有“小红橘”树1万余株,其中90%以上集中在龙源村,目前龙源村户均种植高山“小红桔”20株以上,仅此一项,龙源村户均增收在万元左右。当然,脱贫攻坚不仅给村民带来了物质生活的变化,还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活动。村中设有老年文化中心,每年秋季会举办吸引来自全县游客的小红桔采摘节,村民们也学会了用电商销售高山云雾茶、蜂蜜等农产品。如今的龙源村,农产与旅游业共同繁荣,村民们的日子正如满树的小红桔一般红火。
授牌新安,经世济民
7月27日,“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实习实践教育基地”在祁门县新安镇政府正式授牌。新安镇镇长冉庆辉、文化站站长王建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祁风送茗香”暑期实践队队员及其指导老师杨世攀出席仪式。
在仪式中,冉镇长首先表达了对于队员们近几日在新安镇走访调研的支持和关心,并表示期待后续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长期联动,共同服务人民。杨老师代表队伍感谢了新安镇政府对于近几天调研活动的全力支持与大力保障,同时表示会尽力发挥好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师生资源,为新安镇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并对学生提出了将知识才干真正运用于实践中、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希冀,做到真正的“经世济民”。
本次授牌有助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学生学习实习实践阵地建设,强化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明传承等服务功能,发挥好教育实践基地的教育和服务作用,为深化新安镇与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及其他高校、中小学进行长期共进合作打下基础,以发挥实践教育基地育人和促进当地发展的双重作用,建立长效良性的校镇合作机制。在不久的未来,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学子走进新安镇这片充满茗香的热土,“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而新安镇也会在西大学子的笔触下被描绘得愈发蓬勃。
追寻历史,磨茶品茗
祁红博物馆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是集目前中国唯一的祁门红茶主题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车间、世界级现代化祁门红茶生产线为一体的综合性的产业园。园区内有祁红博物馆、祁红示范工厂、祁红非遗技艺制茶中心、中国茶叶奇种园这四个极具特色的景点。
7月28日,实践团参观游览了祁红博物馆。在这次旅途中,队员们了解了祁门红茶的诞生、历史渊源、走出国门到名扬海内外的历程,见到了保存完好的茶叶外贸交易凭证、茶号相关凭票、国内外奖项证书等纸质史料,也亲身操作了旧时用于碾茶的机器,知道了茶叶从种植到采摘到加工成型的古法过程,体会到了祁门红茶工艺的精湛和底蕴,也更加理解为何祁门红茶能够长盛不衰、名扬四海。祁门红茶一直以传统祁红的品质传承与发扬为己任。多年来,通过产学研结合的技术研发,恪守标准化、清洁化的茶叶生产理念,在继承传统祁红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制茶工程新技术、新设备,实现了祁红加工工艺与设备的集成创新应用,研制出引领市场消费潮流的祁红高端产品,达到了祁门红茶的品质传承与工艺创新。正是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优良的茶树品种、精湛的采制工艺,造就了祁门红茶的优异品质并以其独特的“祁门香”享誉国内外。
世外“桃源”,古建探寻
桃源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祁门县闪里镇境内,是拥有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古村落,近年来,乘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东风,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桃源村从一个鲜为人知的“空心村”蝶变成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发展前景一片大好。
7月28日,为探索古村落的新发展模式,队员们抵达闪里镇桃源村。在桃源村村干部陈光辉的带领下,队员们依次参观了古祠堂、村口廊桥、百年古树等标志性景观。在陈支书的解说中,实践队了解了古祠堂背后积淀千年的人伦礼制、孝道德善等珍贵的精神文化财富,知道了脚下的青石板、人字板等一砖一瓦背后的深刻内涵,也增长了对于当地村民扎草龙、晒秋等风俗习惯的知识。
跟随着陈支书的步伐,队员们走进当地现代化与人文自然结合的杰作---南山客栈、南书院、南咖啡、上海三联书店等知名网红景点。在这些建筑内,原木的设计,简约明净,舒适怡然,人景和谐,这里现代与古村落的碰撞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从而带动了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为就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拉动了当地的餐饮、土特产、民宿等经济收入,实现了老百姓在家门口的就业创业致富。
通过对桃源村发展的成功经验的探寻,队员们深刻体会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现在的桃源村,树在林中、房在绿中、人在画中。桃源村以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实现了从理念到业态的全方位重塑,以生态红利催生美丽经济,实现了“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通过开展一系列调研活动,实践团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现状,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处“两个百年”奋标的历史交汇期,广大学子将以三下乡为契机,把梦想汇时代潮流,让蓬勃青春与家国共振,参与乡村建设,为祖国发展私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