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措施

一、模板工程

1、轴线位移

1.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拆除模板时,发现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位置有偏移。

1.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技术交底不清,模板拼装时组合件未能按规定到位。

(2)轴线测放产生误差。

(3)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或限位不牢,发生偏位后又未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

(4)支模时,未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垂直度控制措施。

(5)模板刚度差,未设水平拉杆或水平拉杆间距过大。

(6)混凝土浇筑时未均匀对称下料,或一次浇筑高度过高造成侧压力大挤偏模板。

(7)对拉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轴线偏位。

1.3.防治措施

(1)严格按1/10-1/15的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翻成详图并注明各部位编号、轴线位置、几何尺寸、剖面形状、预留孔洞、预埋件等,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对生产班组及操作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作为模板制作,安装的依据。

(2)模板轴线测放后,组织专人进行技术复核验收,确认无误后才能支模。

(3)墙、柱模板根部和预部必须设可靠的限位措施,如采用现浇楼板混凝土上预埋短钢筋固定钢支撑,以保证底部位置准确。

(4)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

(5)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强度、刚度及稳定性。

(6)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

(7)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应严格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的范围内。

2、标高偏差

2.1.现象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度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2.2.原因分析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2.3.防治措施

(1)每层楼设足够的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须做找平。

(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

(3)建筑楼层标高由首层±0.标高控制,严禁逐层向上引测,以防止累计误差,当建筑高度超过30m时,应另设标高控制线,每层标高引测点应不少于2个,以便复核。

(4)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在安装前应与图纸对照,确认无误后准确固定在设计位置上,必要时用电焊或套框等方法将其固定,在浇筑混凝土时,应沿其周围分层均匀浇筑,严禁碰击和振动预埋件模板。

(5)楼梯踏步模板安装时应考虑装修层厚度。

3、结构变形

3.1.现象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凸、缩颈或翘曲现象。

3.2.原因分析

(1)支撑及围檩间距过大,模板刚度差。

(2)组拼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

(3)墙模板无对拉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螺栓规格过小。

(4)竖向承重支撑在地基土上未夯实,未垫平板,也无排水措施,造成支随部分地基下沉。

(5)门窗洞口内模间对撑不牢固,易在混凝土振捣时模板被挤偏。

(6)梁、柱模板卡具间距达大,或未夹紧模板,或对拉螺栓配备数量不足,以致局部模板无法承受混凝土振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导致局部爆模。

(7)浇筑墙、柱混凝土速度过快,一次浇灌高度过高,振捣过度。

(8)采用木模板或胶合板施工,经验收合格后未及时浇筑混凝土,长期日晒雨淋面变形。

3.3.防治措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得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蛤时,其间距要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6)浇捣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不下料,严格控制浇灌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既要保证混凝土振捣密实,又要防止过分振捣引起模板变形。

(7)对跨度不小于4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3/1。

(8)采用木模板、胶合板模板施工时,经验收合格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防止木模板长期暴晒雨淋发生变形。

4、接缝不严

4.1.现象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4.2.原因分析

(1)翻样不认真或无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4.3.防治措施

(1)翻样要认真,严格按1/10-1/50比例将各分部分项细部翻成详图,详细编注,经复核无误后认真向操作工人交底,强化工人质量意识,认真制作定型模板和拼装。

(2)严格控制木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严密。

(3)木模板安装周期不宜过长,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要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密缝。

(4)钢模板变形,特别是边杠外变形,要及时修整平直。

(5)钢模板间嵌缝措施要控制,不能用油毡、塑料布,水泥袋等去嵌缝堵漏。

(6)梁、柱交接部位支撑要牢靠,拼缝要严密(必要时缝间加双面胶纸),发生错位要校正好。

5、脱模剂使用不当

5.1.现象

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混凝土残浆不清除即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等缺陷。

5.2.原因分析

(1)拆模后不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

(2)脱模剂涂刷不匀或漏涂,或涂层过厚。

(3)使用了废机油脱模剂,既污染了钢筋及混凝土,又影响了混凝土表现装饰质量。

5.3.防治措施

(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遗留的混凝土残浆后,再刷脱模剂。

(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材料选用原则应为:既便于脱模又便于混凝土表面装饰。选用的材料有皂液、滑石粉、石灰水及其混合液和各种专门化学制品脱模剂等。

(3)脱模剂材料宜拌成稠状,应涂刷均匀,不得流淌,一般刷两度为宜,以防漏刷,也不宜涂刷过厚。

(4)脱模剂涂刷后,应在短期内及时浇筑混凝土,以防隔离层遭受破坏。

6、模板未清理干净

6.1.现象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到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6.2.原因分析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最低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6.3.防治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2)地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未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mm×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7、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7.1.现象

由于封闭或竖向的模板无排气孔,混凝土表面易出现气孔等缺陷,高柱、高墙模板未留浇捣孔,易出现混凝土浇捣不实或空洞现象。

7.2.原因分析

(1)墙体内大型顶留洞口底模未设排气孔,易使混凝土对称下料时产生气囊,导致混凝土不实。

(2)高柱、高墙侧模无浇捣孔,造成混凝土浇灌自由落距过大,易离析或振动棒不能插到位,造成振捣不实。

7.3.防治措施

(1)墙体的大型预留洞口(门窗洞等)底模应开设排气孔,使混凝土浇筑时气泡及时排出,确保混凝土浇筑密实。

(2)高柱、高墙(超过3m)侧模要开设浇捣孔,以便于混凝土浇灌和振捣。

8、模板支撑选配不当

8.1.现象

由于模板支撑体系选配和支撑方法不当,结构混凝土浇筑时产生变形。

8.2.原因分析

(1)支撑选配马虎,未经过安全验算,无足够的承载能力及刚度,混凝土浇筑后模板变形。

(2)支撑稳定性差,无保证措施,混凝土浇筑后支撑自身失稳,使模板变形。

8.3.防治措施

(1)模板支撑系统根据不同的结构类型和模板类型来选配,以便相互协调配套。使用时,应对支承系统进行必要的验算和复核,尤其是支柱间距应经计算确定,确保模板支撑系统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木质支撑体系如与木模板配合,木支撑必须钉牢楔紧,支柱之间必须加强拉结连紧,木支柱脚下用对拔木楔调整标高并固定,荷载达大的木模板支撑体系可采用枕木堆塔方法操作,作扒钉固定好。

(3)钢质支撑体系其钢楞和支撑的布置形式应满足模板设计要求,并能保证安全承受施工荷载,钢管支撑体系一般宜扣成整体排架式,其立柱纵横间距一般为1m左右(荷载大时应采用密排形式),同时应加设斜撑和剪刀撑。

(4)支撑体夭的基底必须坚实可靠,竖向支撑基底加为土层时,应在支撑底铺垫型钢或脚手板等硬质材料。

(5)在多层或高层施工中,应注意逐层加设支撑,分层分散施工荷载。侧向支撑必须支顶牢固,拉结和加固可靠,必要时应打入地锚或在混凝土中预埋铁件和短钢筋头做撑脚。

9、顶板模板缺陷

9.1.现象

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采用木模板时梁边模板嵌入梁内不易拆除。

9.2.原因分析

(1)模板龙骨用料较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提供足够的强度以及刚度,底模未按设计或规范要求起拱,造成挠底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

9.3.防治措施

(1)楼板模板下的龙骨和牵杠木应由模板设计计算确定,确保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增加稳定性;支撑如撑在软土地基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3)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铺到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

(4)板模板应按规定要求起拱。钢木模板混用时,缝隙必须嵌实,并保持水平一致。

10、墙模板缺陷

10.1.现象

(1)炸模、倾斜变形,墙体不垂直。

(2)墙体厚薄不一,墙面高低不平。

(3)墙根跑浆、露筋,模板底部被混凝土及砂浆裹住,拆模困难。

(4)墙角模板拆不出。

10.2.原因分析

(1)钢模板事先未作排版设计,未绘排列图;相邻模板间距过大,对拉螺栓选用过小或未拧紧。

(2)模板制作不平整,厚度不一致,相邻两块墙模板拼接不严、不平,支撑不牢,没有采用对拉螺栓来承受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以致混凝土浇筑时炸模;或因选用的对拉螺栓直径太小或间距偏大,不能承受混凝土侧压力而被拉断。

(3)混凝土浇筑分层过厚,振捣不密实,模板受侧压力过大,支撑变形。

(4)角模与墙模板拼接不严,水泥浆漏出,包裹模板下口。拆模时间太迟,模板与混凝土粘结力过大。

(5)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后被雨水冲走。

10.3.防治措施

(1)墙面模板应拼装平整,符合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2)有几道混凝土墙时,除顶部设通长连接木方定位外,相互间均应用剪刀撑撑牢。

(3)墙身中间应根据模板设计书配制对拉螺栓,模板两侧以连杆增强刚度来承担混凝土的侧压力,确保不炸模(一般采用Φ12-Φ16mm螺栓)。两片模板之间,应根据墙的厚度用钢管或硬塑料撑头,以保证墙本厚度一致。有防水要求时,应采用焊有止水片的螺栓。

(4)每层混凝土的浇筑厚度,应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5)模板面应涂刷隔离剂。

11、楼梯模板缺陷

11.1.现象

楼梯侧帮露浆、麻面,底部不平。

11.2.原因分析

(1)楼梯底模采用钢模板,遇有不能满足模数配齐时,以木模板相拼,楼梯侧帮模也用木模板制作,易形成拼缝不严密,造成跑浆。

(2)底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

11.3.防治措施

(1)侧帮在梯段处可用钢模板,以2mm厚薄钢板模和8号槽钢点焊连接成型,每步两块侧帮必须对称不使用,侧帮与楼梯培养帮用U形卡连接。

(2)底模应平整,拼缝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要求,若支撑杆细长比过大,应加剪力撑撑牢。

(3)采用胶合板组膈模板时,楼梯支撑底板的木龙骨间距宜为-mm,支承和横托的间距为-1mm,托木两端用斜支撑支柱,下用单楔楔紧,斜撑间用牵杠互相拉牢,龙骨外面钉上外帮侧板,其高底与踏步口齐,踏步侧板下口钉1根小支撑,以保证踏步侧板的稳固。

12、墙体烂根

12.1.现象

混凝土墙根与楼板接触部位出蜂窝、麻面或露筋,有的墙根内夹有木片、水泥袋纸等杂物。

12.2.原因分析

(1)第一层混凝土浇灌过厚,振捣棒插入深度不够,底部未振透。

(2)混凝土铺设后没有及时振捣,混凝土内的水分被楼板吸收,振捣困难。

(3)混凝土配合比控制不准,搅拌不匀,坍落度太大,材料离析;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砂率小,和易性不好,振捣困难或振捣时间过久造成漏浆。

(4)钢模板与楼板表面接触不严密。当楼板厚度不等、高差较大以及安装不平时,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5)钢模下部缝隙用木片堵塞时,木片进入墙体内。

12.3.预防措施

(1)支模前,在模板下脚相应的楼板位置抹预拌砂浆找平层,但应注意勿使砂浆找平层进入墙体内。

(2)模板下部的缝隙应用预拌砂浆等塞严,切忌使用木片并伸入混凝土墙体位置内。

(3)增设导墙,或在模板底面放置充气垫或海绵胶垫等。

(4)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湿润模板及楼板表面,然后浇一层50mm厚的砂浆(其成分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砂浆不宜铺得太厚,并禁止用料斗直接浇筑。

(5)坚持分层浇筑混凝土,第一层浇筑厚度必须控制在mm以内。

12.4.治理方法

(1)对于烂根较严重的部位,应先将表面蜂窝、麻面部分剔除,再用1:1水泥砂将分层抹平。此项工作必须在拆模后立即进行。

(2)对于已夹入木片、纸或草蝇等的烂根部位,在拆模后应立即将夹杂物彻底剔除,然后捻入高强度干硬砂浆,必要时砂浆中可稍掺加细石。

(3)对于轻微的麻面,可以在拆模后立即铲除显出黄褐色砂子的表面,然后刮一道胶水泥腻子。如不是在拆模后立即进行,必须剔除表面松动层,用水湿润并冲洗干净,然后再刮一道水泥腻子。

(4)对于较大面积的蜂窝、麻面或露筋,应按其全部深度凿去薄弱的混凝土和裸露的骨料颗粒,然后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掺微膨胀剂的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13、墙面粘连,缺棱掉角

13.1.现象

墙体拆模时,大模板上粘连了较大面积的混凝土表皮,现浇墙体上口及洞口拆模后缺棱掉角。

13.2.原因分析

(1)脱模过早,混凝土强度低于1.2Mpa。尤其是在初冬阶段(温度-1—10℃),由于缺乏可靠的保温措施,最易发生此类现象。

(2)混凝土用水量控制不严,质量波动大,浇筑时下料集中,又未均匀振捣。

(3)模板清理不干净(特别是上、下端口部位及门框边),易积留混凝土残渣。

(4)使用了失效的隔离剂,或隔离剂涂刷不均匀、漏刷,或隔离剂被雨水冲刷掉。

(5)衔接施工缝时浇筑的砂浆层过厚,强度偏低,洞口模板拆除过早,或拆模时碰撞,造成墙体缺棱掉角。

13.3.预防措施

(1)坚持墙体混凝土强度达到期1.2Mpa后才能拆模的规定。

(2)清理大模板和涂刷隔离剂必须认真,要有专人检查验收,不合格的要重机关报清理刷涂。

(3)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浇筑时均匀下料,禁止采用振捣棒赶送混凝土的振捣方法。

(4)应留有周转备用的洞口模板,以造当延迟洞口模板拆除的时间,宜采用可伸缩的洞口模板。禁止用大锤敲击模板,以防损伤混凝土棱角。

(5)衔接施工缝的预拌砂浆厚度家为50-mm,浇筑底层混凝土必须认真振捣。采用掺粉煤灰的混凝土。在模板上口加入拌过水泥浆的石子再作振捣,确保此部分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13.4.治理方法

(1)严重的大面积粘连、麻面,必须在拆模后随即修补。修初方法:先将浮面松动的灰渣清理干净,然后用1:1预拌砂浆分层抹平,并将表面认真压光,达到要求的平整度。

(2)小面积的粘连、麻面,可在拆模后立即用胶水泥腻子刮1-2道找平。

(3)缺棱掉角亦宜在拆模后立即修补。先刷一道水平泥素浆,然后用预拌砂浆分层补平。

(4)模板上口如积有较多的粉煤灰浆层,拆模后应凿除,用高一级混凝土补浇到位。

14、墙体垂直偏差大

14.1.现象

墙体垂直偏差大,超过规范要求。有的整个一道墙都很严重,有的只是一端倾斜严重。墙体垂直偏差过大将影响楼板搁置长度,也易造成墙体局部支承压力增大。

14.2.原因分析

(1)支模时未用线坠靠吊,或拧紧穿墙螺栓后未进行复查。

(2)大模板地脚螺栓固定不牢,模板受物体猛烈冲撞后(如外墙板的碰撞等)发生倾斜变形,事后又未进行纠正。

(3)大模板本身变形,扭曲严重。

(4)模板支搭不牢,地脚螺栓未拧紧;振捣混凝土时过猛,使模板发生变位。

14.3.预防措施

(1)支模过程中要反复用线坠靠吊。先安装正面大模,通过地脚螺栓调整,用线坠靠吊垂直后再安装反面大模,然后在反面模板外侧用线坠皎核,最后用穿墙螺栓固定正、反大模,并随着用线坠校核其垂直度,并注意检查地脚螺栓是否拧紧。

(2)支模完毕经校正后如遇有较大冲撞,应重新用线坠复核校正。

(3)日久失修变形严重的大模板不得继续使用,应由工厂进行修理。

14.4.治理方法

(1)垂直偏差在3mm以下的,可将部分墙面凿毛,用胶水泥浆刮平,超过3mm而在15mm以内的,将部分墙面凿毛后,用预拌砂浆找平。此项治理工作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

(2)垂直偏差严重者(全高垂直偏差超过20mm),应拆模后立即将混凝土凿掉,重新支模浇筑混凝土。

(3)如墙体垂直偏差大,楼板两端压墙长度不足20mm时,应会同设计单位研究处理。

15、墙面凹凸不平

15.1.现象

现浇混凝土墙体拆模后墙面凹凸不平,有的局部凹瘪,有的成连续波浪形,也有的局部鼓包(用2m靠尽检查凹凸超过±4mm)。

15.2.原因分析

(1)模板刚度不够。大模背面的槽钢(龙骨)间距达大或所用面板钢板太薄(小于4mm)。

(2)穿墙管长短不一,误差过大,穿墙螺栓拧得过紧,使其附近钢板局部变形。

(3)振动器过度猛振大模板面,板面局部损伤。

(4)安装及拆模过程中用大锤或撬棍猛击模板板面,使板面造成严重缺陷。

15.3.预防措施

(1)加强模板的维修,每个工程完工后,应对模板检修一次,板面有缺陷时,应随时进行修理,严重的应更换板面钢板。

(2)刚度不足的模板,可加密背面钢龙骨(8号槽钢),即在原来两根之间再加1根,或在原来两根水平槽钢之间加一道垂直方向的短龙骨。

(3)不得用振动器猛振大模板或用大锤、撬棍击打钢模。

(4)穿墙螺栓部位的钢板宜适当加固。加固方法可采用贴上一块小的方形厚钢板(贴在板面的反面)或在孔口两侧加焊型钢。

15.4.治理方法

(1)对现有钢模彻底进行检修、加固。

(2)对凹凸的墙面应在拆模后立即进行修补。修补方法:先剔毛表面,将鼓起部分凿掉,然后用预拌砂浆或胶水泥浆找平。

(3)对大面积波浪形墙面,可增抹靠骨灰(无底灰的罩面灰)找平。靠骨灰可以是混合灰,也可以是纸筋石灰(加胶料)。

16、阴角不方正、不垂直

16.1.现象

拆模后内纵、横墙交接处,以及外墙与内横墙交接处阴角不方正、不垂直,给装修施工带来极大困难,浪费大量修补用工。

16.2.原因分析

(1)采用筒子模时操作疏忽,角部出现垂直偏差。

(2)采用平模时,内纵墙模板与已浇筑好的内模墙之间缝隙过大;内纵墙模板轴线位移。

(3)小角模变形与大模板之间形成缝隙,出现漏浆及阳角变形。

16.3.预防措施

(1)及时修理好模板,尤其是小角模。

(2)安装筒子模时应精心操作,将误差消灭在安装过程之中。

(3)支模时应保持轴线位置正确,努力减小模板垂直偏差。

16.4.治理方法

拆完模板后立即进行修补。修补方法:先用靠尺、线坠和方尺检查,然后进行剔凿,再用胶水泥浆补平压光。

17、墙体混凝土起泡

17.1.现象

墙面有数量较多的大面积气泡,给装修工程带来很大困难,既影响进度又增加用工。

17.2.原因分析

(1)发泡型减水剂(如MF减水剂等)掺量过多。

(2)混凝土坍落度过大,振捣时间太短,混凝土不密实。

(3)混凝土浇筑时一次下料太多,振捣时气泡未排出,而集结在混凝土墙面上。

17.3.预防措施

(1)按规定正确掺加减水剂,最好不用发泡型减少剂,必要时可掺引气剂。

(2)采用现场搅拌,若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坍落度宜采用-mm,最大不得超过mm。

(3)加强混凝土振捣,如混凝土内掺减水剂,宜采用高频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振捣。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得大于mm,拔出时速度要慢,振捣时间以表面不再冒气泡为度。

(4)混凝土每次铺设厚度以不小于mm为宜。

17.4.治理方法

将气泡表面酥皮铲掉,刮上腻子,将气泡堵死。一般只用大白腻子,不宜用胶水泥或其他腻子。

18、墙面有模板皮

18.1.现象

墙体木模板拆除时,墙面上残粘着模板表皮,观感差。

18.2.原因分析

(1)木模板周转次数多,其表面刚度不足,拆除时表面模板皮残粘在混凝土面层上。、

(2)使用了失效的脱模剂或脱模剂刷不均匀、漏刷。

(3)脱模过迟,未及时养护,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其早期表层强度发展过快,混凝土粘连木模。

18.3.预防措施

(1)对于经过多次周转使用的木模,剔除其中表面刚度不足或弯曲变形的木模。仅局部表面刚度不足的木模,使用前应重新修补。

(2)木模拆除后应及时清理表面砂浆及翘皮,认真涂刷有效的脱模剂。

(3)采用快速拆模体系,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时,及时松开模板,对混凝土淋水养护。

18.4.治理方法

(1)剔除嵌入混凝土表层的木模板表皮,对于严重的混凝土表面模板表皮,剔除后,先刷一道胶水泥浆,然后用预拌砂浆分层补平压光,达到设计要求的平整度。

(2)水面积的墙面拆模粘有模板皮时,拆模后立即剔除,使用胶水泥腻子刮1-2道找平。

(3)模板皮嵌入混凝土较深时,应全部凿除板皮外混凝土,用钢丝刷或加压水洗刷表面,再用比原混凝土强度等级一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并仔细捣实。

19、楼梯间墙体错台和漏浆

19.1.现象

在楼梯间上下墙体接槎处出现错台,一般错台20-30mm,不仅影响美观,并且给装修施工带来困难。错台严重时,影响结构质量。在错台处亦易发生浆水流淌现象。

19.2.原因分析

(1)测量时轴线位置控制不准,使上下层墙体轴线借位。

(2)支模时,没有按轴线位置支撑,模板位置偏移;或模板安装不垂直,造成墙体上口位移。

(3)上层模板与下部墙体间有缝隙,造成漏浆或出现错台。

(4)下层墙顶部圈梁侧模支撑固定不牢,侧模向外推移或局部外胀。拆模后圈梁外侧不直,安装上层大模时贴附不严,造成漏浆或错台。

(5)楼梯间两侧大模板只能支在楼梯间临时平台上,其刚度较差,支模困难,致使模板支设不牢。混凝土振捣过度以,使模板发生变位或变形。

19.3.预防措施

(1)直接从楼梯间墙向上引测控制轴线,然后同时向两侧引出其他墙体轴线,避免误差累积。

(2)在支楼梯间墙圈梁时,要特别注意靠楼梯间一侧的侧模,必须拉线找平、找直,楼梯间圈梁侧模必须用支撑对顶牢。为了避免外鼓,可以将圈梁侧模缩进5mm,拆模后再行修补抹平。

(3)为了防止漏浆,可在楼梯间临时平台上加铺一块脚手板,大模板放置于脚手板上,中间的空隙用木条塞紧。

(4)楼梯间圈梁模板改用特制的钢模。钢模用24号槽钢切割成高mm和mm上下两段搭接而成,焊接处下边,用螺栓和3mm厚的扁钢固定“b”字形橡皮条两条。钢模端部根据平台板形状作成企口,并留出20mm空隙,以便于支拆模板。

19.4.治理方法

(1)如某层发现轴线偏移时,应在该层加以校正。

(2)对于小的错台,应在拆模后及时剔凿修补,凹陷处抹高强度预拌砂浆,并注意上下墙体之间的顺直平整。

(3)影响结构承载能力的错台,应砸掉重新浇筑混凝土。

20、门(洞)口位移,口角处蜂窝、麻面、露筋

20.1.拆模后,预留门(洞)口扭曲、歪曲、不方正。门洞口预留位置不正。尤其是门(洞)口一侧常设有小断面柱子,容易出现严重蜂窝、麻面。后立门口的预埋木砖振捣混凝土时容易移位,甚至找不到。

20.2.原因分析

(1)门口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时位移变形。

(2)门口两侧混凝土没有同时均匀浇筑,或两侧浇筑高度差太大,造成受力不均,将门口挤偏。第一步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也会造成门(洞)口下部变形过大。

(3)门(洞)口尺寸与墙厚相同,钢模压口不严密,支撑不牢,容易发生位移和漏浆。

(4)假口拆模时用大锤猛击,模板被砸坏,重复使用时容易造成漏浆。

(5)门(洞)口边(尤其是小柱、门项暗梁)钢筋较密,振捣不实,产生露筋、蜂窝或孔洞。

(6)木砖因定不牢或受振捣过猛,发生位移或掉落。

20.3.预防措施

(1)采用先立口的工艺。在大模板上先划出门框位置,然后钻小孔,用钉子将门框牢牢固定在大模板上。门框两侧(或一侧)加木条,使其尽寸比墙厚大3-5mm。整个门框应用水平支撑撑牢,防止门框两侧樘子向里侧移位变形。也可采用在大模上固定门框水平支撑的办法,将门框直接套在水平支撑上,然后用木楔楔紧。

(2)门(洞)口中间水平木支撑不得小于3道。如为后塞门框,宜采用金属制可伸缩式工具模板,保证拆模后棱角整齐。

(3)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先用人工送料浇筑mm高度左右,然后再用吊斗浇筑。浇筑时要从门口正上方缓慢下料,或从门洞两侧同步同厚度下料。有条件或必要时(如门边钢筋过密),门口两侧可浇筑细石混凝土。

(4)如采用假口时,假口模板厚度尺寸要正确,一般应大于墙厚3-5mm,与钢模挤严压紧,防止漏浆或变形。

(5)当门口两侧钢筋过密,又采用后立口时,不宜预埋木砖,可采用混凝土浇筑后射钉枪固定门框的作法(门框两侧樘子上各射3枚)。

(6)采用后立口工艺时,最好多准备一个流水段的门口模板,隔一天后再拆假口,以保证门(洞)口棱角整齐。

20.4.治理方法

(1)对于已造成位移、变形的门(洞)口,应将多余的混凝土凿至设计要求的位置,并达到质量评定标准。凿毛部位可用水泥浆或胶水泥浆找平、顺直。此项修补工作宜在拆模后立即进行。

(2)先立口变形较大时,应剔掉门框四周混凝土,将门框取出并重新整修方正,同时将门框四周的混凝土剔凿找平,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洞口尺寸。待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再用射钉枪将木门框固定在混凝土墙上。

21、大角不垂直,不方正

21.1.现象

全现浇工程大角竖向呈折线,或明显倾斜,大于规定,不方正,甚至变成小圆角。

21.2.原因分析

(1)模板不合要求,端面不方正,相邻两块模块无法呈90夹角。

(2)模板安装不严密,未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或在安装后受碰撞发生错位。

(3)模板使用维修不当,固定连接件内灌入混凝土浆,不易搬动,有时敷衍了事,不加处理。

21.3.预防措施

(1)大模板的小面(两端侧面)必须平直,与模板大面呈90夹角,并注意检查大模板的加工质量。

(2)安装模板时注意靠吊垂直度和方正度,安装完模板后要防止碰撞。

(3)加强对大模板端机的清理及模板连接固定的维修,使其易转动,操作者要认真将所有连接固定件全部固定。

(4)改进模板设计。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在两块大模板之间放入一块角钢,如两块大模板之间不方正,则角钢无法放入,因此必须使大角模板呈90,做到方正,此角钢还可防止混凝土漏浆。

(5)每施工3-4层就用经纬仪(或吊15kg线坠)检查大角的垂直度,发现偏差要及时纠正。

21.4.治理办法

大角垂直方正偏差大时,应在拆模后及时用预拌砂浆找直、找方,并在上一层施工时进行纠偏。偏差较小时,可在外装修补灰时找直、找方。

22、外墙上下层接槎不平、漏浆

22.1.现象

全现浇浇上下层墙的外墙面不在同一平面上,严重出现错台,接槎部位有预拌砂浆流出。

22.2.原因分析

(1)模板支搭不合要求,或支搭后碰撞发生位移。

(2)支承模板的平台刚度或稳定性不好,使模板在振捣混凝土时发生位移。

(3)模板下部与外墙封完备不严,造成漏浆。

22.3.预防措施

(1)必须保证模板安装的垂直度,安装好后不得碰撞模板。

(2)小挂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必须有防止模板受振发生位移的可靠措施。内外模板必须连接牢固,每块模板用两道钢丝绳、倒链与内横墙拉结牢固,以防模板受振动时位移。

(3)改进模板设计。在模板的上下两端固定一道木板或橡胶板及橡皮条。浇完混凝土后,每层墙面出现一道凹槽腰线。支上层模板时上层木板(或橡胶板)紧贴于凹槽内,可防止出现错台漏浆,即使出现不平或错台,也便于进行修补。

(4)在混凝土墙上预埋Φ16螺栓,先套入限位槽钢,严格按水平标高控制线调平紧固,使支承槽钢有足够的承载力,再将大模板落入紧固限位槽钢上,调整紧固限位螺栓,使墙模完全紧贴在已浇混凝土的墙面上。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漏浆,使外墙混凝土达到过渡平滑并保持下层混凝土墙清洁。

22.4.治理办法

上下层接槎不平处,可用预拌砂浆进行找补。

二、钢筋工程

1、露筋

1.1.现象

混凝土结构构件拆模时发现其表面有钢筋露出。

1.2.原因分析

保护层砂浆垫块垫得太稀或脱落;由于钢筋成型尺寸不准确,或钢筋骨架绑扎不当,造成骨架外形尺寸偏大,局部抵触模板;振捣混凝土时,振动器撞击钢筋,使钢筋移位或引起绑扣松散。

1.3.预防措施

砂浆垫块垫得适量可靠;对于竖立钢筋,可采用埋有铁丝的垫块,绑在钢筋骨架外侧;同时,为使保护层厚度准确,需用铁丝将钢筋骨架拉向模板,挤牢垫块。

1.4.治理方法

范围不大的轻微露筋可用灰浆堵抹;露筋部位附近混凝土出现麻点的,应沿周围敲开或凿掉,直至看不到孔眼为止,然后用砂浆抹平。为保证修处长灰浆或砂浆与混凝土接合可靠,原混凝土面要用水冲洗、用铁刷净,使表面没有粉层、砂粒或残渣,并在表面保持湿润的情况下补修。重要受力部位的露筋应经过技术鉴定后,根据露筋严重程度采取措施补救,以封闭钢筋表面(采用树脂之类材料涂刷)防止其锈蚀为前提,影响构件受力性能的应对构件进行专门加固。

2、箍筋间距不一致

2.1.现象

按图纸上标注的箍筋间距绑扎梁的钢筋骨架,最持发现末一个间距与其他间距不一致,或实际所用箍筋数量与钢筋材料表上的数量不符。

2.2.原因分析

图纸上所注间距为近似值,按近似值绑扎,则间距或根数有出入。

2.3.预防措施

根据构件配筋情况,预先算好箍筋实际分布间距,供绑扎钢筋内架时作为依据。

2.4.治理方法

如箍筋已绑扎成钢筋骨架,则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一个或两个箍筋。

3、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3.1.现象

在钢筋骨架搬运过程中或振捣混凝土时,发现绑扎搭接接头松脱。

3.2.原因分析

搭接处没有扎牢,或搬运时碰撞、压弯接头处。

3.3.预防措施

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扎紧。扎结部位在搭接部分的中心和两端,共三处;搬运钢筋骨架应轻抬轻放;尽量在模内或模板附近绑扎搭接接头,避免搬运有搭接接头的钢筋骨架。

3.4.治理方法

将松脱的接头再用铁丝绑紧。如条件允许,可用电弧焊焊上几点。

4、柱箍筋接头位置同向

4.1.现象

柱箍筋接头(即弯钩交搭处)位置方向相同,重复交搭于一根或两根纵筋上。

4.2.原因分析

绑扎柱钢筋骨架时疏忽所致。

4.3.预防措施

安装操作时随时互相提醒,应将接头位置错开绑扎。

4.4.治理方法

相应解开几个箍筋,转过方向,重新绑扎,力求上下接头互相错开。

5、梁箍筋被压弯

5.1.现象

梁的钢筋骨架绑成后,未经搬运,箍筋即被骨架本身重量压弯。

5.2.原因分析

梁的高度较大,但图纸上未设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5.3.预防措施

当梁的截面高度超过mm时,在梁的两侧面沿高度每隔-mm应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0mm的纵向构造钢筋;纵向构造钢筋用拉筋联系。拉筋直径一般与箍筋相同,每隔3-5个箍筋放置一个拉筋。拉筋一端弯成半圆钩,另一端做成略小于直角的直钩。绑扎时先把半圆弯钩挂上,再将另一端直钩钩住扎牢。

5.4.治理方法

将箍筋被压弯的钢筋骨架临时支上,补充纵向构造钢筋和拉筋。

6、双层网片移位

6.1.现象

配有双层钢筋(这里所谓双“层”是指在构件截面上部和下部都配有钢筋,并不是通常所说“单筋构件”在受拉区的两层钢筋)网片的平板,一般常见上部网片向构件截面中部移位(向下沉落),但只有构件被碰损露筋时才能发现。

6.2.原因分析

网片固定方法不当;振捣碰撞;绑扎不牢;被施工人员踩踏。

6.3.预防措施

利用一些套箍或各种“马凳“之类支架将上、下网片予以相互联系,成为整体;在板面架设跳板,供施工人员行走(跳板可支于底模或其他物件上,不能直接铺在钢筋网片上)。

6.4.治理方法

当发现双层网片(实际上是指上层网片)移位情况时,构件已制成,故应通过计算确定构件是否报废或降级使用(即降低使用荷载)。

7、绑扎接点松扣

7.1.现象

搬移钢筋骨架时,绑扎接点松扣;浇筑混凝土时绑扣松脱。

7.2.原因分析

用于绑扎的铁丝太硬或粗细不适当;绑扣形式不正确。

7.3.预防措施

一般采用20-22号铁丝作为绑线。绑扎直径12mm以下钢筋宜用22号铁丝;绑扎直径12-16mm钢筋宜用20号铁丝;绑扎梁、柱等直径较大的钢筋可用双根22号铁丝,也可利用废钢丝绳烧软后破开钢丝充当绑线。

绑扎时要尽量选用不易松脱的绑一形式,例如绑平板钢筋网时,除了用一面顺扣外,还应加一些十字花扣;钢筋转角处要采用兜扣并加缠;对竖立的钢筋网,除了十字花扣外,也要适当加缠。

7.4.治理方法

将接点松扣处重新绑牢。

8、柱钢筋弯钩方向不对

8.1.现象

柱钢筋骨架绑成后,安装时发现弯钩超出模板范围。

8.2.原因分析

绑扎疏忽,将弯钩方向朝外。

8.3.预防措施

绑扎时使柱的纵向钢筋弯钩朝向柱心。

8.4.治理方法

将弯钩方向不对的钢筋拆掉,调准方向再绑。切忌不拆掉钢筋而硬将其拧转,这样不但会拧松绑扣,还可能导致整个骨架变形。

9、基础钢筋倒钩

9.1.现象

绑扎基础底面钢筋网时,钢筋弯钩平放。

9.2.原因分析

操作疏忽,绑扎过程中没有将弯钩扶起。

9.3.预防措施

要认识到弯钩立起可以增强锚固能力,而基础厚度很大,弯钩立起并不会出露钩现象,因些,绑扎时切记要使弯钩朝上。

9.4.治理方法

将弯钩已平放的钢筋松扣,扶起后重绑。

10、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

10.1.现象

构件施工时钢筋网主、副筋位置上下放反。

10.2.原因分析

操作人员疏忽,使用时对主、副筋在上或在下,不加区别就放进模板。

10.3.预防措施

布置这类构件施工任务时,要向有关人员和直接操作者做专门交底。

10.4.治理方法

钢筋网主、副筋位置放反,如构件已浇筑混凝土,成型后才发现,必须通过设计单位复核其承载能力,再确定是否采取加固措施或减轻外加荷载。

11、配筋重叠层次多

11.1.现象

由于配筋重叠层次多,导致钢筋骨架宽度或高度偏大,发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小、露筋,甚至骨架放不进模板的现象。

11.2.原因分析

设计人员考虑不同。

11.3.预防措施

加强对配筋重叠处的图纸审查工作,绑扎之前事先发现症结所在,即予纠正(某柴钢筋形状、尺寸设计不当者,还应在下料前重新画出图样)。

11.4.治理方法

将已绑好的骨架中重叠层影响保护层部分的钢筋拆出,改变形状或尺寸再绑扎;对已浇筑成型的构件,发现有露筋的部位,可用砂浆或环氧树脂进行封闭处理。

12、墙体钢筋移位

12.1.现象

墙体上下层连接钢筋移位,单片网片紧挨模板不居中,影响了楼板及上、下层墙体连接的整体性。有的门、窗洞口两侧的加强筋移位,影响支模。

12.2.原因分析

(1)钢筋网片变形,大多是混凝土工为了操作方便,随意扳动墙体上部的伸出筋,事后又未整理复位。

(2)洞口加强筋偏移,主要是因钢筋没有调直就绑扎(特别是电梯井门洞口,容易左右偏移);垫块没有认真设置,振捣混凝土时钢筋位置亦容易偏移。

(3)双排筋中间未绑定位连接筋。

(4)预制钢筋网片因堆放、吊运不当而变形。

(5)由于钢筋过细,网片不易挺立,固定位置困难而发生偏移。

(6)混凝土振捣时碰击钢筋,甚至箍筋振松张开,使立筋位移。

12.3.预防措施

(1)严禁扳动墙体网片连接筋。大模上口最好设置卡子,固定墙体网片连接筋的位置,防止连接筋进入楼板压墙长度范围内。在浇筑混凝土时,应确保钢筋位置正确。

(2)网片上口多绑垫块,其间距不应大于1m,垫块的大面要朝向模板面。

(3)设专用支架堆放预制钢筋网片,用专用吊具吊装网片,确保网片在堆放和吊运过程中不变形。

(4)绑扎门口两侧钢筋时,应用线坠吊直,保证钢筋位置和门口尺寸准确。

(5)双排网片要绑扎定位连接筋,单排网片亦要绑扎“[”形定位筋(用ф8钢筋弯制),确保网片位置正确。

12.4.治理方法

调整影响楼板或其他构件安装部位的移位钢筋。调整方法:将钢筋根部混凝土下剔30-50mm(根据移位大小决定),然后按1:6坡度向所需弯折的方向弯挠。要轻轻地剔凿混凝土,防止墙体遭受破坏。

三、现浇混凝土工程

1、混凝土拌制配合比不良

1.1.现象

混凝土拌合物松散,保水性差,易于泌水、离析,难以振捣密实,浇筑后达不到要求的强度。

1.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未经认真设计计算、试配,材料用量比例不当,水灰比大,砂浆少,石子多。

(2)使用原材料不符合施工配合比设计要求,袋装水泥重量不够或受潮结块,活性降低;骨料级配差,含杂质多;水被污染,或砂石含水率未扣除。

(3)材料未采用称量,用体积比代替重量比,用手推车量度,或虽用磅秤计算,计量工具未经校验,误差很大,材料用量不符合配合比要求。

(4)外加剂和掺料未严格称量,加料顺序错误,混凝土未搅拌均匀,造成混凝土匀质性很差,性能达不到要求。

(5)质量管理不善,拌制时,随意增减混凝土组成材料用量,使混凝土配合比不准。

1.3.防治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认真设计和试配,使符合设计强度和性能要求,以及施工时和易性的要求,不得随意套用经验配合比。

(2)确保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材料应经严格检验,水泥应有质量证明文件,并妥加保管,袋装水泥应抽查其重量,砂石粒径、级配、含泥量应符合要求;堆场应经清理,防止杂草、木屑、石灰、粘土等杂物混入。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材料均应按重量比称量,计量工具应经常维修、校核,每班应复验1-2次。现场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计量偏差,不得超过下列数值(按重量计):水泥和外掺混合料为±2%;砂、石子为±3%;水和外加剂为±2%。

(4)混凝土配合比应经试验室通过试验提出,并严格按配合比配料,不得随意加水。使用外加剂应先试验,严格控制掺用量,并按规程使用。

(5)混凝土拌制应根据砂、石实际含水量情况调整加水量,使水灰比和坍落度符合要求。混凝土施工和易性和保水性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通过试验调整,不得在已拌好的拌合物中随意添加材料。

(6)混凝土运输应采用不易使混凝土离析、漏浆或水分散失的运输工具。

2、和易性差

2.1.现象

拌合物松散不易粘结,或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或拌合物中预拌砂浆填不满石子间的孔隙;在运输、浇筑过程中出现分层离析,不易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2.2.原因分析

(1)水泥强度等级选用不当。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大于22时,水泥用量过少,混凝土拌合物松散;当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小于10时,水泥用量多,混凝土拌合物粘聚力大、成团,不易浇筑。

(2)砂、石级配质量差,空隙率大,配合比砂率过小,难以将混凝土振捣密实。

(3)水灰比和混凝土坍落度过大,在运输时砂浆与石子离析,浇筑过程不易控制其均匀性。

(4)计量工具未检验,误差较大,计量制度不严或采用了不正确的计量方法,造成配合比不准,和易性差。

(5)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没有拌合均匀。

(6)配合比的设计,不符合施工工艺对和易性的要求。

2.3.预防措施

(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计算和试验方法,应符合有关技术规定,混凝土最大水灰比和最小水泥用量应符合要求。

(2)泵送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泵的种类、泵送距离、输送管径、浇筑方法、气候条件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碎石最大粒径与输送管内径之比,宜小于或等于1:3,卵石宜小于或等于:5,通过0.mm筛孔的砂应不少于15%,砂率宜控制在38%-45%;

2)混凝土的坍落度宜为-mm;

3)最小水泥用量宜为kg/m;

4)混凝土内宜掺加适量的外加剂;

5)泵送轻骨料混凝土选用原材料及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

(3)应合理选用水泥哟度等级,使水泥强度等级与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之比控制在13-20之间。客观情况做不到时,可采取在混凝土拌合物中掺加混合材料(如粉煤灰等)或减水剂等技术措施,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

(4)原材料计量应建立岗位责任制计量方法力求简便易行、可靠。水的计量,应制作标准计量水桶,外加剂应用小台秤计量。

(5)在混凝土拌制和浇筑过程,应按规定检查混凝土组成材料的质量和用量,每一工作班应不少于2次。

(6)在拌制地点及浇筑地点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或工作度,每一工作班至少2次,混凝土浇筑时的坍落度可按规定采用。

(7)在一个工作班内,如混凝土配合比受外界因素影响而有变动时,应及时检查、调整。

2.4.治理方法

因和易性不好而影响浇筑质量的混凝土拌合物,只能用于次要构件(如沟盖板等),或通过试验调整配合比,适当掺加水泥浆量,增加砂率,二次搅拌后使用。

3、外加剂使用不当

3.1.现象

混凝土浇筑后,局部或大部分长工时间不凝结硬化,或已浇筑完的混凝土结构物表面起鼓包(俗称表面“开花”),或混凝土拌合物浇筑前坍落度过小,不易浇筑。

3.2.原因分析

(1)缓凝型减水剂(如木质素磺酸钙减水剂)掺入量过多。

(2)以干粉状掺入混凝土中的外加剂(如硫酸钠早强剂),细度不符合要求,含有大量未碾细的颗粒,遇水膨胀,造成混凝土表面“开花”。

(3)掺外加剂的混凝土拌合物运输停放时间过长,造成坍落度、稠度损失过大。

3.3.预防措施

(1)施工前应详明了解外加剂的品种和特性,正确合理选用外加剂品种,其掺加量应通过试验确定。

(2)混凝土中掺用的外加剂应按有关标准鉴定合格,并经试验符合施工要求才可使用。

(3)运到现场的不同品种、用途的外加剂应分别存放,妥加保管,防止混淆或变质。

(4)粉状外加剂要保持干燥状态,防止受潮结块。已经结块的粉状外加剂,应烘干暖细,过0.6mm筛孔后使用。

(5)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必须搅拌均匀,搅拌时间应适当延长。

(6)尽量缩短掺外加剂混凝土的运输和停放时间,减小坍落度损失。

3.4.治理方法

(1)因缓凝型减水剂掺入量过多而造成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可延长其养护时间,延缓拆模时间,后期混凝土强度一般不受影响,可不处理。

(2)混凝土表面鼓泡,应剔除鼓泡部分,用或者.5砂浆修补。

4、麻面

4.1.现象

混凝土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与麻点,形成粗糙面,影响外表美观,但无钢筋外露现象。

4.2.原因分析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有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或清理不彻底,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木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构件表面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去过多,而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使混凝土表面沿模板缝位置出现麻面。

(4)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隔离剂变擀失效,拆模时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未振捣密实,气泡未排出,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6)拆模过早,使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浆粘在模板上,也会产生麻面。

4.3.预防措施

(1)模板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预拌砂浆等杂物。

(2)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充分湿润,并清扫干净。

(3)模板拼缝应严密,如有缝隙,应用油毡纸、塑料条、纤维板或腻子堵严。

(4)模板隔离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要均匀,并防止漏刷。

(5)混凝土应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振,每层混凝土均应振捣至排除气泡为止。

(6)拆模不应过早。

4.4.治理方法

(1)表面尚需作装饰抹灰的,可不作处理。

(2)表面不再作装饰的,应在麻面部分浇水充分湿润后,用原混凝土配合比(去石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使颜色一致。修补完后,应用草帘英明袋进行保湿养护。

5、露筋

5.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内部的主筋、副筋或箍筋等裸露在表面,没有被混凝土包裹。

5.2.原因分析

(1)浇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甚至漏放,致使钢筋下坠或外移紧贴模板面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预拌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严重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吸水粘结或脱模过早,拆模时缺棱、掉角,导致露筋。

5.3.预防措施

(1)浇筑混凝土,应保证钢筋位置和保护层厚度正确,并加强检查,发现偏差,及时纠正。

(2)钢筋密集时,应选取用适当粒径的石子,石子最大颗粒尽寸不得超过结构截面最小尽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净距的3/4,截面较小钢筋较密的部位,宜用细石混凝土浇筑。

(3)混凝土应保证配合比准确和良好的和易性。

(4)浇筑高度超过2m,应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防止离析。

(5)模板应充分湿润并认真堵好缝隙。

(6)混凝土振捣严禁撞击钢筋,在钢筋密集处,可采用直径较小或带刀焉的振动棒进行振捣;保护层处混凝土要仔细振捣密实;避免踩踏钢筋,如有踩踏或脱扣等应及时调直纠正。

(7)拆模时间要根据试块试压结果正确掌握,防止过早拆模,损坏棱角。

5.4.治理方法

(1)对表面露筋,刷洗干净后,用或.5预拌砂浆将露筋部位抹压平整,并认真养护。

(2)如露筋较深,应将薄弱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比原来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塞压实,并认真养护。

6、蜂窝

6.1.现象

混凝土结构局部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出现类似蜂窝状的大量空隙、窟窿,使结构受力截面受到削弱,硬度和耐久性降低。

6.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子、水泥材料计量错误,加水量不准确,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足,未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混凝土下料不当,一次下料过多或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与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段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靠近模板处漏振,或使用干硬性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够;或下料与振捣未很好配合,未及时振捣就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5)模板缝隙未堵严,振捣时水泥浆大量流失;或模板未支牢,振捣混凝土时模板松动或位移,或振捣过度造成严重漏浆。

(6)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混凝土被卡住,造成振捣不实。

6.3.预防措施

(1)认真设计并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检查,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2)混凝土应拌合均匀,其搅拌延续时间符合要求,坍落度应适量。

(3)混凝土下料高度如超过2m,应设串筒或溜槽。

(4)混凝土浇筑宜采用带浆下料法或赶浆捣固法。捣实混凝土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移动间距不应大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为保证上下层混凝土良好结合,振捣棒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平板振捣器在相邻两段之间应搭接振捣3-5cm。

(5)混凝土每点的振捣时间,根据混凝土的坍落度和振捣有效作用半径。合适的振捣时间一般是:当振捣到混凝土不再显著下沉出现气泡和混凝土表面出浆呈水平状态,并将模板边角填满密实即可。

(6)模板缝应堵塞严密。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要第常检查模板、支架、拼缝等情况,发现模板变形、走动或漏浆,应及时修复。

6.4.治理方法

(1)对小蜂窝,用水洗刷干净后,用或.5预拌砂浆压实抹平。

(2)对较大蜂窝,先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刷洗干净后支模,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强力填塞捣实,并认真养护。

(3)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压浆管和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支模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理。

7、孔洞

7.1.现象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窟窿,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空隙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孔穴深度和长度均超过保护层厚度。

7.2.原因分析

(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设件处,混凝土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而在下部形成孔洞。

(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从而形成特大的蜂窝。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或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7.3.预防措施

(1)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细石混凝土浇筑,使混凝土易于充满模板,并仔细振捣密实,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实。

(2)预留孔洞、预埋铁件处应在两侧同时下料,下部浇筑应侧面加开浇灌口下料;振捣密实后再封好模板,继续往上浇筑,防止出现孔洞。

(3)采用正确的振捣方法,防止漏振。插入式振捣器应采用垂直振捣方法,即振捣棒与混凝土表面垂直或成40-50角斜向振捣。插点应均匀排列,可采用行列式或交错式顺序移动,不应混用,以免漏振。每次移动距离不应大于振捣棒使用半径的1.5倍。一般振捣棒的作用半径为30-40cm。振动器操作时应快插慢拔。

(4)砂石中混有粘土块、模板、工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应及时清除干净。

(5)控制好下料,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应大于2m(浇筑板时为1.0m),大于2m时应采用串筒或溜槽下料,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产生离析。

(6)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和质量控制工作。

7.4.治理方法

(1)对混凝土孔洞的处理,应经有关单位共同研究,制定修补或补强方案,经批准后方可处理。

(2)一般孔洞处理方法是:将孔洞周围的枪以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用压力冲洗,支设带托盒的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表面用预拌砂浆抹光。

(3)对面积大而深进的孔洞,按(2)项清理后,在内部埋压浆管、排气管,填清洁的碎石(粒径10-20mm),表面抹砂浆或浇筑薄层混凝土,然后用水泥压力灌浆方法进行处理,使之密实。

8、酥松脱落

8.1.现象

混凝土结构构件浇筑脱模后,表面出现酥松、脱落等现象,表面强度比内部要低很多。

8.2.原因分析

(1)木模板未浇水湿透,或湿润不够,混凝土表层水泥水化的水分被吸去,造成混凝土脱水酥松、脱落。

(2)炎热刮风天浇筑混凝土,脱厝后未适当护盖浇水养护,造成混凝土表层快速脱水产生酥松。

(3)冬期低温浇筑混凝土,浇灌注意力度低,未采取保温措施,结构混凝土表面受冻,造成酥松、脱落。

8.3.防治措施

(1)表面较浅的酥松脱落,可将酥松部分凿去,洗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预拌砂浆抹平压实。

(2)较深的酥松脱落,可将酥松和突出颗粒凿去,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支模,用比结构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浇筑,强力捣实,并加强养护。

9、缝隙、夹层

9.1.现象

混凝土内成层存在水平或垂直的松散混凝土或平杂物,使结构的整体性受到破坏。

9.2.原因分析

(1)施工缝或后浇缝带,未经接缝处理,将表面水泥浆膜和松动石子清除掉,或未将软弱混凝土层及杂物清除,并充分湿润,就继续浇筑混凝土。

(2)大体积混凝土分层浇筑,在施工间歇时,施工缝处掉入锯屑、泥土、木块、砖块等杂物,未认真检查清理或未清除干净,就浇混凝土,使施工缝处成层夹有杂物。

(3)混凝土浇筑高度过大,未设串筒、溜槽下料,造成底层混凝土离析。

(4)底层交接处未灌接缝砂浆层,拉缝处混凝土未很好振捣密实;或浇筑混凝土接缝时,留槎或接槎时振捣不足。

(5)柱头浇筑混凝土时,当间歇时间很长,常掉进杂物,未认真处理就浇筑上层柱,常造成施工缝处形成夹层。

9.3.预防措施

(1)认真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处理施工缝及后浇缝表面;接缝处的锯屑、木块、泥土,砖块等杂物必须彻底清除干净,并将接缝表面洗净。

(2)混凝土浇筑高度大于2m时,应设串筒或溜槽下料。

(3)在施工缝或后浇缝处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浇筑柱、梁、楼板、墙、基础等,应连接进行,如间歇时间超过规定,则按施工缝处理,应在混凝土抗压强度不低于1.2Mpa时,才允许继续浇筑。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如接缝时间超守规定的时间,可采取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振捣,以提高接缝的强度和密实度。方法是对先浇筑的混凝土终凝前后(4-6h)再振捣一次,然后再浇筑上一层混凝土。

3)在已硬化的混凝土表面上,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水泥薄膜和松动石子以及软弱混凝土层,并加以充分湿润和冲洗干净,且不得积水。

4)接缝处浇筑混凝土凝土前应铺一层水泥浆或浇5-10c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水泥浆,或10-15cm厚减半石子混凝土,以利良好接合,并加强接缝处混凝土振捣使之密实。

5)在模板上沿施工缝位置通条开口,以便于清理杂物和冲洗。全部清理干净后,再将通条开口封板,并抹水泥浆或减石子混凝土砂浆,再浇筑混凝土。

(4)承受动力作用的设备基础,施工缝要进行下列处理:

1)标高不同的两个水平施工缝,其高低结合处理应留成台阶形,台阶的高宽比不得大予1.0;

2)垂直施工缝处应加插钢筋,其直径为12-16mm,长度为-mm,间距为mm,在台价式施工缝的垂直面也应补插钢筋。

3)施工缝的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应用水冲洗干净,湿润后在表面上抹10-15mm厚与混凝土内成分相同的一层预拌砂浆。

9.4.治理方法

(1)缝隙夹层不深时,可将松散混凝土凿去,洗刷干净后,用或.5预拌砂浆强力填嵌密实。

(2)缝隙夹层较深时,应清除松散部分和内部夹杂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后支模,强力灌细石混凝土捣实,或将表面封闭后进行压浆处理。

10、缺棱掉角

10.1.现象

结构构件边角处或洞口直角边处,混凝土局部脱落,造成截面不规则,棱角缺损。

10.2.原因分析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未庚分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混凝土浇后养护不好,棱角处混凝土的水分被模板大量吸收,造成混凝土脱水,强度降低,或模板吸水膨胀将边角拉裂,拆模时棱角被粘掉。

(2)冬期低温下施工,过早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或混凝土边角受冻,造成拆模时掉角。

(3)拆模时,边角受外力或重物撞击,或保护不好,棱角被碰掉。

(4)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或涂刷不均。

10.3.预防措施

(1)木模板在浇筑混凝土前应充分湿润,混凝土浇筑后应认真浇水养护。

(2)拆除侧面非承重模板时,混凝土应具有1.2Mpa以上强度。

(3)拆模时注意保护棱角,避免用力过猛、过急;吊运模板时,防止撞击棱角;运料时,通道外的混凝土阳角,用角钢、草袋等保护好,以免碰损。

(4)冬期混凝土浇筑完毕,应做好覆盖保温工作,防止受冻。

10.4.治理方法

(1)较小缺棱掉角,可将该处松散颗粒凿除,用钢丝刷刷干净,清水冲洗并充分湿润后,用或.5的预拌砂浆抹补齐整。

(2)对较大的缺棱掉角,可将不实的混凝土和突出的颗粒凿除,用水冲刷干净湿透,然后支模,用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以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灌捣实,并认真养护。

11、墙顶裂隙

11.1.现象

混凝土柱、墙、基础浇筑后,在距顶面50-mm高度内出现粗糙、松散,有明显的颜色变化,内部呈多孔性,基本上是砂浆,无石子分布其中,强度较下部为低,影响结构的受力性能和耐久性,经不起外力冲击和磨损。

11.2.原因分析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砂率不合适,水灰比过大,混凝土浇捣后石子下沉,造成上部松顶。

(2)振捣时间过长,造成离析,并使气体浮于顶部。

(3)混凝土的泌水没有排除,使顶部形成一层含水量大的砂浆层。

11.3.预防措施

(1)设计的混凝土配合比,水灰比不要过大,以减少泌水性,同时应使混凝土拌合物有良好的保水性。

(2)在混凝土中掺加加气剂或减水剂,减少用水量,提高和易性。

(3)混凝土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20s以内,不使产生离析。混凝土浇至顶层时应排除泌少,并进行二次振捣和二次抹面。

(4)连接浇筑高度较大的混凝土结构时,随着浇筑高度的上升,分层减水。

(5)采用真空吸水工艺,将多余游离水分吸去,提高顶部混凝土的密实性。

11.4.治理方法

将松顶部分砂浆层凿去,洗刷干净充分湿润后,用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筑密实,并认真养护。

12、外形尺寸偏差,表面不平整

12.1.现象

混凝土表凹凸不平,或板厚薄不一,表面不平,甚至出现凹坑脚印。

12.2.原因分析

(1)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仅用铁锹拍平,未用抹子找平压光,造成表面粗糙不平。

(2)模板未支承在坚硬土层上,或支承面不足,或支撑松动,土层常浸水,致使新浇筑混凝土早期养护时发生不均匀下沉。

(3)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时,上人操作或运料,使表面出现凹陷不平或印痕。

12.3.预防措施

(1)严格按施工技术规程操作,浇筑混凝土后,应根据水平控制标志或弹线用抹子找平、压光,终凝后浇水养护。

(2)模板应用足够的承载力、刚度和稳定性,支柱和支撑必须支承在坚实的土层上,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并防止浸水,以保证结构不发生过量下沉。

(3)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模板和支撑情况,如有松动变形,应立即停止浇筑,并在混凝土凝结前修整加固好,再继续浇筑。

(4)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以上,方可在已浇结构上走动。

12.4.治理方法

表面局部不平整的,可用细石混凝土或预拌砂浆修补。

13、位移、倾斜

13.1.现象

基础、柱、梁、墙以及预埋件中心线对定位轴线,产生一个方向或两个方面和偏移(称位移),或柱、墙垂直度产生一定的偏斜(称倾斜),其位移或倾斜值均超过允许偏差值。

13.2.原因分析

(1)模板支设不牢固或斜撑支项在松软地基上,混凝土振捣时产生位移或倾斜。如杯形基础杯口采用悬挂吊模法,底部、上口如固定不牢,常产生较大的位移或倾斜。

(2)门洞口模板及预埋件因定不牢靠,混凝土浇筑、振捣方法不当,造成门洞口和预埋件产生较大的位移。

(3)放线出现较大误差,没有住址检查和校正,或没有及时发现和纠正,造成轴线累积误差过大,或模板就位时没有认真吊线找直,致使结构发生歪斜。

13.3.预防措施

(1)模板应固定牢靠,对独立基础杯口部分如采用吊模时,要采取措施将吊模固定好,不得松动,以保持模板在混凝土浇筑时不致产生较大的水平位移。

(2)模板应拼缝严密,并支顶在坚实的地基上,无松动;螺栓应紧固可靠,标高、尺寸应符合要求,并应检查核对,以防止施工过程中发生位移或倾斜。

(3)门洞口模板及各种预埋件应支设牢固,保证位置和标高准确,检查合格后,才能浇筑混凝土。

(4)现浇框架柱群模板应左右均拉线以保持稳定;现浇柱顶制梁结构,柱模板四周应支设斜撑或斜拉杆,用法兰螺栓调节,以保证其垂直度。

(5)测量放线位置线要弹准确,认真吊线找直,及时调整误差,以消除误差累积,并仔细检查、核对,保证施工误差不超过允许偏差值。

(6)浇筑混凝土时防止冲击门口模板和预埋件,坚持门洞口两侧混凝土对称均匀进行浇筑和振捣。柱浇筑混凝土时,每排柱子底由外向内对称顺序进行,不得由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以防止柱模板发生倾斜。独立柱混凝土初凝前,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一次校核,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7)振捣混凝土时,不得冲击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防止模板产生变形或预埋件们移或脱移落。

13.4.治理方法

(1)凡位移、倾斜不影响结构质量时,可不进行处理;如只需进行少量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当修整。一般可用或.5预拌砂浆或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

(2)凡位移、倾斜值影响结构受力性能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用千斤顶正或结构加固或局部返工处理。

14、凹凸、鼓胀

14.1.现象

柱、墙、梁等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和鼓胀,偏差超过允许值。

14.2.原因分析

(1)模板支架支承在松软地基上,不牢固或刚度不免,混凝土浇筑后局部产生较大的侧向变形,造成凹凸或鼓胀。

(2)模板支撑不够或穿墙螺栓未锁紧,致使结构膨胀。

(3)混凝土浇筑未按操作规程分层进行,一次下料过多或用员斗直接往模板内倾倒混凝土,或振捣混凝土时长时间振动钢筋、模板,造成跑模或较大变形。

(4)组合柱浇筑混凝土时利用半砖外墙作模板,由于该处砖墙较薄,侧向刚度差,使组合柱容易发生鼓胀,同时影响外墙平整。

14.3.预防措施

(1)模板支架及墙模板斜撑必须安装在坚实的地基上,并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以保证结构不发生下沉。如为湿陷性黄土地基,应有防水措施,防止浸水面造成模板下沉变形。

(2)柱模板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柱箍,底部混凝土水平侧压力较大,柱箍还应适当加密。

(3)混凝土浇筑前仔细检查模板尺寸和位置是否正确,支撑是否牢固,穿墙螺栓是否锁紧,发现松动,应及时处理。

(4)墙浇筑混凝土应分层进行,第一层混凝土浇筑厚度为50cm,然后均匀振捣;上部墙体混凝土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不得大于1.0m,防止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

(5)为防止构造柱浇筑混凝土时发生鼓胀,应在外墙每隔1m左右设两根拉条,与构造柱模板或内墙拉结。

14.4.治理方法

(1)凡凹凸鼓胀不影响结构质量时,可不进行处理;如只需进行局部剔凿和修补处理时,应适当修整。一般再用预拌砂浆或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

(2)凡凹凸鼓胀影响结构受力性能时,应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方案后,再进行处理。

15、匀质性差,强度达不到要求

15.1.现象

同批混凝土试块抗压强度平均值低于0.85或0.9设计强度等级,或同批混凝土中个别试块强度值达高或过低,出现异常。

15.2.原因分析

(1)水泥过期或受潮,活性降低;砂、石骨料级配不好,空隙率大,含泥量和杂质超过规定或有冻块混入;外加剂使用不当,掺量不准确。

(2)混凝土配合比不当,计量不准,计量器具失录,施工中随意加水,或没有扣除砂、石的含水量,使水灰比和坍落度增大。

(3)混凝土加料顺序颠倒,搅拌时间不够,拌合不匀。

(4)冬期低温施工,未采取保温措施,拆模过早,混凝土早期受冻。

(5)混凝土试块没有代表性,试模保管不善;混凝土试块制作未振捣密实,养护管理不当,或养护条件不符合要求;在同条件养护时,早期脱水、受冻或受外力损伤。

(6)混凝土拌合物搅拌完至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过长,振捣过度,养护差,使混凝土强度受到损失。

15.3.预防措施

(1)水泥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并应加强水泥保管工作,要求新鲜无结块,过期水泥经试验合格后才能使用。对水泥质量有疑问时,应进行复查试验,并按试验结果的强度等级使用。

(2)砂、石子粒径、级配、含泥量等应符合要求。

(3)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保证计量准确,及时测量砂、石含水率并扣除用水量。

(4)混凝土应按顺序加料、拌制,保证搅拌时间和拌匀。

(5)冬期施工;应根据环境大气温度情况,保持一定的浇灌温度,认真做好混凝土结构的保瘟和测温工作,防止混凝土早期受冻。在冬期条件下养护的混凝土,在遭受冻结前,硅酸盐和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害到设计哟度等级的30%以上,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应达到40%以上,但C10及C10以下的混凝土不得低于5Mpa。

(6)按施工验收规范要求认真制作混凝土试块,并加强对试块的管理和养护。

15.4.治理方法

(1)当试块试压结果与要求相差悬殊,或试块合格而对混凝土结构实际强度不怀疑,或出现试块丢失、编号错乱、忘记作试块等情况,可采用非破损方法(如回弹仪法、超声波法)来测定结构的实际强度,如强度仍不能满足要求,应经有关人员研究,查明原因。

(2)当混凝土强度偏低,不能满足要求时,可按实际强度校核结构的安全度,研究处理方案,采取相应的加固或补强措施。

(3)冬期施工,如发现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过慢,可采取加强保温以及采取通蒸汽用热砂覆盖、电热毯加温或生火炉加温等措施。

16、保护性能不良

16.1.现象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保护层遭受破坏,或混凝土的保护性能不良,钢筋发生锈蚀,铁锈膨胀引起混凝土开裂。

16.2.原因分析

(1)施工时造成的混凝土表面缺陷,如缺棱掉角、露筋、蜂窝、孔洞和裂缝等没有处理或处理不良,在外界不良环境条件作用下,使钢筋锈蚀、膨胀剥落。

(2)钢筋混凝土内掺入过量的氯盐外加剂或在不允许使用氯盐的环境中,使用了含有氯盐成分的外加剂,造成钢筋锈蚀,混凝土沿钢筋产生裂缝、剥落。

(3)冬期施工混凝土结构构件未保温,混凝土早期遭受冻结,使表层出现裂缝,剥落、钢筋锈蚀。

16.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施工形成的表面缺陷应及时仔细进行修补,并应确保修补质量。

(2)钢筋混凝土中掺加氯盐量(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1%,并宜同时掺加亚硝酸钠阻锈剂,其与氯盐的掺量比例为1:1。

(3)在高湿度空气环境中使用的结构,处于水位升降部位和经常受水淋的结构,与含有酸碱或硫酸盐等侵蚀性介质相接触的结构以及靠近直流和高压电源的结构,不得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掺加氯盐。

(4)结构在冬期施工配制混凝土应采用普通水泥、低水灰比,掺加适量早强抗冻剂以提高早期强度,防止受冻。并对混凝土进行蓄热保温或加热养护,直至达到40%设计强度等级。

16.4.治理方法

(1)一般混凝土裂缝可用环氧胶泥封完备;对较宽较深的裂缝,用环氧砂浆补缝或再加贴环氧玻璃布处理。

(2)对于已锈蚀的钢筋,应彻底清除铁锈,凿除与钢筋结合下牢固的混凝土和软弱颗粒,用清水冲洗充分湿润后,再用比原混凝土高一强度等级的细石混凝土填补密实,并认真养护。

(3)大面积钢筋锈蚀膨胀引起的裂缝,应会同设计等单位研究制定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再进行处理。

17、干燥收缩裂缝

17.1.现象

干燥收缩裂缝简称干缩裂缝,它的特征为表面性的,宽度较细(多在0.05-0.2mm之间),走向纵横交错,没有规律性,裂缝分布不均.但对基础、墙、较薄的梁、板类结构,多沿短方向分布;整体性变截面结构多发生在结构变截面处,大体积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较为多见,侧面也有时出现。这类裂缝一般在混凝土露天养护完毕经一段时间后,在上表面或侧面出现,并随间断度的变化而变化,表面强烈收缩可使裂缝由表及里、由小到大逐步向深部发展。

17.2.原因分析

(1)混凝土结构成型后,没有覆盖养护,受到风吹日晒,表面水分散失快,体积收缩大,而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收缩也小,因而表面收缩变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出现拉应力,引起混凝土表面开裂。

(2)混凝土结构长期裸露在露天,未及时回填土或封闭,处于时干时湿状态,使表面湿度经常发生剧烈变化。

(3)采用含泥量大的粉砂配制混凝土,收缩大,抗拉强度低。

(4)混凝土经过度振捣,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较多的砂浆层,使收缩量增大。

17.3.预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过大;提高粗骨料含量,以降低干缩量。

(2)严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过量粉砂。

(3)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避免过度振捣;在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进行二次抹压,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减少收缩量。

(4)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暴露在露天的混凝土应及早回填土或封闭,避免发生过大的湿度变化。

18、温度裂缝

18.1.现象

湿度裂缝又称温差裂缝,表面温度裂缝走向无一定规律性,长度尽寸较大的基础、墙、梁、板类结构,裂缝多平行于短边;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裂缝常纵横交错。深进的贯穿的温度裂缝,一般在0.5mm以下,沿全长没有多大变化。表面温度裂缝多发生在施工期间,深进的或贯穿的多发生在浇筑后2-3个月或更长时间,缝宽受温度变化影响较明显,冬季较宽,夏季较细。沿截面高度,裂缝大多呈上宽下窄状,但个别也有下宽上窄的情况,紧顶部或底板配筋较多的结构,有时也出现中间宽两端窄的梭形裂缝。

18.2.原因分析

(1)表面温度裂缝,多由于温差较大引起的。混凝土结构构件,特别是大体积混凝土基础浇筑后,在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差较大,当温度产生非均匀的降温差时(如施工中注意不够而过早撤离除模板;冬期施工,过早除掉保瘟层,或受到寒潮袭击),将导致混凝土表面急剧的温度变化而产生较大的降温收缩,引时表面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将产生很大的拉应力(内部降温慢,受自约束而产生压应力),而混凝土早期抗拉强度很低,因而出现裂缝。但这种温差仅在表面处较大,离开表面就很快减弱,因此,裂缝只在接近表面较浅的范围内出现,表面层以下的结构仍保持完整。

(2)深进的和贯穿的温度裂缝由于结构降温差较大,受到外界的约束而引起的。当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墙体浇筑在坚硬地基(特别是岩石地基)或厚大的旧混凝土垫层上时,没有采取隔离层等放松经贸部束的措施,如果混凝土浇筑时温度较高,加上水泥水化热的温升很大,使混凝土的温度很高,当混凝土降温收缩,全部或部分地受到地基、混凝土垫层或其他外部结构的约束,将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很大的拉应力,产生降温收缩裂缝。这类裂缝较深,有时是贯穿性的,将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基础工程长期不回填,受风吹日晒或寒潮袭击作用;框架结构的梁、墙板、基础梁,由于与刚度较大的柱、基础约束、降温时也常出现这类裂缝。

(3)采用蒸汽养护的结构构件,混凝土降温制度控制不严,降温过速,使混凝土表面急剧降温,而受到内部的约束,常导致结构表面出现裂缝。

18.3.预防措施

(1)一般结构预防措施

1)合理选择原材料和配合比,采用级配良好的石子;砂、石含泥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在混凝土中掺加减水剂,降低水灰比;严格施工,分层浇筑振捣密实,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2)细长结构构件,采取分段间隔浇筑,或适当设置施工缝或后浇缝,以减少约束应力。

3)在结构薄弱部位及孔洞四角,多孔板板面,适当配置必要的累直径温度筋,使其对称均匀分布,以提高极限担伸值。

4)蒸汽养护结构构件时,控制升温速度不大于15℃/h;降温速度不大于10℃/h,避免急热急冷,引起过大的温度应历程。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和保温,控制结构与外界温度梯度在25℃范围以内。混凝土浇筑后裸露表面及时喷水养护,夏季应适当延长养护时间,以提高抗裂能力。冬季应适当延长保温和脱模时间,使缓慢降温,以防温度骤变,温差过大引起裂缝。基础部分及早回填,保湿保温,减少温度收缩裂缝。

18.4.治理方法

(1)温度裂缝对钢筋锈蚀、碳化、抗冻融(有抗冻要求的结构)、抗疲劳(对受动荷载构件)等方面有影响,故应采取措施治理。

(2)对表面裂缝,可以采用涂两遍环氧胶泥或贴环氧玻璃布,以及抹、喷预拌砂浆等方法进行表面封闭处理。

(3)对有整体性防水、防渗要求的结构,缝宽大于0.1mm的深进或贯穿性裂缝,应根据裂缝可灌程度,采用灌水泥浆或化学浆液(环氧、甲凝或内凝浆液)方法进行裂缝修补,或者灌浆与表面封闭同时采用。

(4)宽度不大于0.1mm的裂缝,由于后期水泥生成氢氧化钙、硫酸铝钙等类物质,碳化作用能使用裂缝自行愈合,可不处理或只进行表面处理即可。

19、撞击裂缝

19.1.现象

裂缝有水平的、垂直的、斜向的、裂缝的部位和走向随受到撞击荷载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而异;裂缝宽度、深度和长度不一,无一定规律性。

19.2.原因分析

(1)拆模时由于工具或模板的外力撞击而使结构出现裂缝,如拆除墙板的门窗模板时,常引起斜向裂缝;用吊机拆除内外墙的大模板时,稍一偏移,就撞击承载力还很低的混凝土墙,引起水平或垂直的裂缝。

(2)拆模过早,混凝土强度尚低,常导致出现沿钢筋的纵向或横向裂缝。

(3)拆模方法不当,只起模板一角,或用猛烈振动的办法脱模,使结构受力不匀或受到剧烈的振动。

(4)梁板混凝土尚达到脱模强度,在其上用手推车运输,堆放材料,使梁板受到框动或超过比设计大的施工荷载作用而造成裂缝。

19.3.预防措施

(1)现浇结构成型和拆模,应防止受到各种施工荷载的撞击和振动。

(2)结构脱模时必须达到规范要求的拆模强度,并应使结构受力均匀。

(3)拆模应按规定的程序进行,后支的先拆,先支的后拆,先拆除非承重部分,后拆除承重部分,使结构不受到损伤。

(4)在梁板混凝土未达到设计强度前,避免在其上用手推车运输和堆放大量工程和施工用料,防止梁板受到振动和将梁板压裂。

19.4.治理方法

(1)对一般裂缝可用环氧胶泥封闭;对较宽较深裂缝,应先沿缝凿成八字形凹槽,再用环氧胶泥(或环氧砂浆)或预拌砂浆补缝或再加贴环氧玻璃布处理。

(2)对较严重的贯穿性裂缝,应采用环氧或甲凝灌浆处理,或进行结构加固处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gz/22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