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和现在的配偶结婚吗?看到这个话题,我想,可能有很多人,(包括男人和女人)第一反应就是,如果有来生,绝不会再和这个人结婚。
当然,也会有很多人会选择和现在的配偶结婚,我就是其中之一。
当我看到这个话题时,第一反应就是,当然会和现在的爱人结婚,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或者是将来,甚至是几生几世我都愿意他是我唯一一个丈夫。
我并不是说我爱人他有多好,人无完人,只要是人都有缺点,可能不是这方面就是那方面。
我已经不是二十岁、三十岁的年轻人,我一个五十七的中年女性,有结婚三十多年的婚龄,对于一个这样的话题,还可以第一时间的反应是“还会是和我现在的爱人结婚”,就已经说明他这个人在我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我们那个年代的农村可没有自由恋爱,都是媒妁之言,我当然也不例外,我表姐给我介绍一位当兵的。
他还是趁过年的假期回家探亲,我们也只是匆匆见了一面,就算是同意了婚事,紧跟着就举办了订婚仪式。
十天的假期转眼过去,十天我们也就见了三次面,他一走就是一年,我们是靠写信联系。
回来结婚也是十天假期,等把一切筹备齐全,到结婚前的日子,离他回部队还有俩天,我们结婚后第二天他就回部队了。
十年的俩地分居生活也不知是怎么熬过来的,好在有父母帮忙照顾孩子,也没感觉日子过得多难。
十多年的聚少离多,我们确实很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天,因为他总是把假期安排在农忙季节,收小麦的时候回来几天,到秋收季节再回来几天,能帮家里出点力就是他最大的心愿。
他每次回家,都会给我买东西,夏天买裙子,那时候在农村都不怎么敢穿裙子,但是他会给我买,各式各样的。
秋天回来买丝巾,买卡子,都是特别艳丽的色彩,冬天回来他会给我买羽绒服,长羽绒服、短羽绒服,每年回家都买,还有女士军大衣,女士军裙套装。
后来有孩子,每次回家都会给孩子买吃的,买玩具,他对自己啥也舍不得买,在部队那点津贴都花在我和孩子身上。
年,我们终于熬到随军,一家人团聚在一起,我和孩子从山东来到天津安家落户,解脱了两地分居的生活。女儿也已经八岁,儿子五岁,女儿正好上一年级,儿子上学前班。
在当时,即便是一家人团聚了,也不是天天在一起,部队工作和地方工作还是不一样的,老吴平时必须在部队吃住,也就是周末可以回家看看。
赶上他去外地接兵,一走也是一俩个月的时间,但是他在临走前,都会把家里给我们安排妥当,那时候住平房,冬天取暖还是用烧蜂窝煤的大炉子。
他都会给我们把窗户封严,把煤炭准备足够多,人在外地,他每天晚上,雷打不动地都要给我打个电话才安心。
再后来他转业到地方工作,就可以每天按时上下班,周末可以在家休息。每天下班都要问我回家需要买什么东西,他可以路上稍回来。
他只要有时间,不是接送孩子上补课班,就是帮我分担家务。后来又跟战友做生意,在部队三十多年,步入社会初期,不懂社会环境的复杂,也没少上当受骗。
这么多年,虽然没挣到多少钱,却没少付出辛苦的努力,但是,他那颗让家人过上好日子的心意始终没变,始终坚持努力。
值得一提的是,这么多年我没怎么上班,一直在家带孩子,等孩子上大学后,我也想做点事,本来是想为他分担一些压力。
可不曾想,不但没挣钱,还没少花钱,虽然没怎么挣钱,但是每次都会得到爱人的支持,不挣钱他也从来没有埋怨过我。这是我身边同样的随军家属的老公所做不到的。
从年轻的时候,他给我买各式各样的衣服,各种东西,我们大院的家属没有享受到这样的待遇。
特别是我们一起来的几个老乡家属,她们的老公也顾家,也孝顺父母,但是对妻子都没有像老吴对我那么多的疼爱。
记得有一次,我们俩都感冒发烧,买的草药回家自己熬,他老早起来,先打发孩子吃饭上学,然后熬好中药,把家里卫生打扫干净。
再把我的中药熬好,倒入碗中,把水果洗干净,他赶紧去上班,到单位后先打来电话崔我喝药。
所以,他对我,对孩子,对我们这个家的付出,三十多年的点点滴滴积累成所有美好的回忆,说也说不完。
他对家中老人更是别人无法比的,虽然不能长期陪伴父母身边,但是给老人买保健品,买药品,以及从没有对老人大声说话,对老人的耐心成度是所有姐妹都做不到的。他不仅对自己的父母尽孝,对我父母一样舍得花钱,从来不分彼此。
我们在一起生活这么多年,也有很多分歧,也有互相生气的时候,也有冷战的时候,但是,我们从来没有把生气过夜,每一次也都是老吴高风亮节,跟我道歉,无论是不是他的错,都要把我哄开心,我才会跟他和好。
他的一句话就是,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都不是问题,所以,先道歉的那个人永远是他。
他教育孩子的一句话就是“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就是让孩子做一个品质高尚的人。俩个孩子也算有出息,女儿是律师,儿子喜欢画画、并且画出了自己的特色,也是画画老师。
如果要继续说下去,老吴的好真的说不完,所以,当我看到“如果有来生,你还愿意和现在的配偶结婚吗?”这样一个话题的时候,我第一反应就是“我永远选择老吴”这是我的真情实感。
那么请问:当你看到这个话题,你是什么反应呢?请写下你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