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在
黄
岛
所有与大地接近的,与人本身切近的,相融于人的汗水泪水及血水的,在这样的时代,都向上、向着离大地愈远的地方,在扩大、加速。比如,与乡村有关的诸多事物。比如我们每天用以饱腹的小麦。或者比如,饽饽卡子。
传统的小麦生产全程与农人的身体无比贴近,赤脚、泥手、汗水,被麦芒刺伤的皮肤、血,痒和痛感。农业机械化以后,耕种和收割都与钢铁和速度有关了,种植麦子的农民因而少付出了几成汗水,我们亲亲的小麦也变洋了似的,腰身变得轻捷了,一翻身就从田野来到村边的公路上,以最快的速度晒干,转身又被贩售粮食的商人运走了。农民兄弟不再囤粮,只在家留了一年之内够吃的麦子。
传统饽饽卡子的雕刻过程全依仗手工。从选择木材,无论这质地坚硬的梨木枣木或者苹果木,是长在野外田园,还是成于屋后墙角,都得经人力锯割斧伐,打理成大小厚薄适宜的段块,方才成为匠人雕刻卡子的材料。
家
在
黄
岛
我兴之所至网上查阅饽饽卡子的时候,发现了一个说法,那就是雕刻卡子的工具足有50种之多,引起我的好奇,促使我走进图书馆去查阅有关书籍文献。或许是查阅不够彻底,在顾客可查的高密县志和相关书籍里,我没有找到写饽饽卡子的任何文章或文字段落。只在一本书前面的彩页上有一张面鱼卡子的彩色图片。正当我心灰意冷时,在一本不太起眼的书里,如获至宝地发现了曹昭民和徐德胜合写的一篇叫做《安丘花嗑子》的文章。
这篇文章,写了饽饽卡子,也就是馒头模具雕刻的历史起源、所用材料、雕花题材、雕刻工艺等等,但是对雕刻卡子的工具几乎没有提及。
于是我就去拜访偶然认识的柏城镇堤东村宫献福老人,想看看饽饽卡子的雕刻工具怎么会如此丰富。
看了之后,我觉得数量上真要算这么多,估计主要体现在凿子的型号上。雕刻卡模用的凿子有圆凿、直凿两种,圆凿的凿头呈现扁弧状,直凿的凿头是直而扁的,都很锋利。凿子的型号数不胜数,可以说是任意而为。我观察了一下,老宫师傅的凿子大约20几种之多,其实按形状分类,还是两类,直凿和圆凿。但是,从型号上分,真是想有多少就有多少。据老宫师傅说他自己就会打凿,我发现其中一把是用一枚大号的钢钉自制的。
除了凿子,比较重要的工具还有拉钻,老宫师傅的拉钻用了几十年了,是师父送给他的。钻柄是古铜,光滑闪亮;拉钻的木柄也很古朴、结实,显得真是有一定年载了。连接木柄和铜柄的线绳黝黑粗壮,不及双柄岁长,但仍然可以看出,也是使用了很长很长时间了的。
钻头是钻鱼眼用的,和一般工人用的圆柱式钻头不一样。我注意到了,做鱼眼用的钻头像花瓣,一种是三个瓣的,一种是五个瓣的。老宫师傅指着那个五个瓣的钻头笑着说,这个是我自己发明的,用它钻出的鱼眼是双眼皮的。他还特意在一个卡子的反面认真地钻了一个鱼眼给我看,果然是双眼皮的。
另外一种特别重要的工具是挖子。挖子是“挖荒”用的,也非常锋利,能把那么坚硬的木头挖下来,能不锋利吗?据老宫师傅说,卡子艺人手艺的很大一部分也体现在“挖荒”上,即把按尺寸下好的木料用挖子挖出一个适宜的平坑,这个平坑的大小深浅是根据想要刻的模子的形状大小以及木料的尺寸决定。挖荒是个技术活,也是个力气活,因为挖荒是雕刻之前基础的一步,所以就显得尤为重要。
除了凿子、钻和挖子,还有圆规,刀子。除此之外,下木料用的镟子,线锯,刨一类的工具,和通常木工所用的差不多。
家
在
黄
岛
物资匮乏的年代,人们变着花样吃,卡子就是变化的一个工具。那时粗粮都不够吃的,所以,能用白面包着玉米面蒸一锅卡花馒头就很奢侈了。那个年代,用饽饽卡子做卡花馒头,也是增进生活趣味的一个好办法。如今,社会物质非常丰富了,多种多样的吃食儿让人眼花缭乱,只说面食,蒸着吃的,烤着吃的,形状和样数多的是;只说馒头,手工花馍也很漂亮。卡花馒头几乎被人淡忘了,执着于吃发面做的卡花馒头的人,差不多是可以称作是“抱朴守真”的真性情了,难为可贵。
伴随家庭自制卡花馒头渐渐淡出历史舞台,饽饽卡子的功用也日渐淡化。而且,现在,机器成批流水制作饽饽卡子也成了一种时尚。带着手工艺人汗水体温,甚至血滴,这样的具有质朴情怀和诗意品质元素的手工雕刻的饽饽卡子,也慢慢在消逝着它们的身形。
资料说饽饽卡子始于明代,盛行于清,可见饽饽卡子真的是有过一段光辉岁月的;中国三晋有精彩的面食文化,山东胶东,包括我的家乡潍坊面食造型艺术很出色。所以说饽饽卡子有不俗的人间气场。
饽饽卡子的雕花题材丰富,与劳动人民的生活情趣息息相关,有蝉猴金鱼,寿桃元宝,亦有传说中的龙凤麟兽,可谓艺由心生,巨小随意,只要能表情达意,勿论雅俗,皆可入刻。
作为雕刻卡子的手工艺人,像这位老宫师傅,他们首先是把雕刻卡子作为一种谋生手段的。老宫师傅因此还给我念了几句诗,“远看一书生,近看榼子工。刻尽南山木,攒不下半文铜。”其中况味,可品可鉴。
家
在
黄
岛
我记忆里的饽饽卡子,是和奶奶,土炕,面板,老桌子上的旧抽屉,抽屉里的一些杂物,还有一条湿手巾联系在一起的。它们连筋带骨像一个整体,是我童年记忆的一个重要部分。上了年纪的奶奶,小心翼翼地从炕上偎下,颤巍巍到抽屉里找出长年累月不曾用过的面鱼或元宝卡子,湿手巾擦一擦,拿到面板上,把和好揉好的湿面按在里面,就磕出面鱼或元宝花样的馒头了。而且那时候的馒头,就是那种外白内黄的小麦面粉与玉米面做的馒头。
我相信80年代及之前出生的人,尤其出生于农村的,差不多和我一样对饽饽卡子都有一段深情的回忆。童年记忆中饽饽卡子、月饼卡子、巧果模子这一类的面食卡模,过年过节时候粉墨登场,扮演各种各样的角色,过年的花样馒头、二月二的小蝉小猴小莲蓬、新媳妇的启饼……使我们物资匮乏的童年,有了变着花样的面食美味。城里的人,漂泊海外的华人,每当看见卡花馒头,那种感觉真是无可比拟的。
青岛一位逄先生收藏了近万副饽饽卡子,有玉制的,有石刻的,最早一副还是唐朝时候的。逄先生把这些卡子清洁擦油整理归类,要开一家民俗展览馆。试想,这么多卡子,来自天南地北,裹挟着历史的烟尘,林林总总,目不暇接,真是看不尽的人间烟火色,品不完的世态人情景!也许最终,饽饽卡子的命运即是放在展览馆里供人观赏把玩了。
写下这篇文章几年后的今天,老宫师傅居住的村庄已经拆迁,他搬到很远的一个乡镇去住了。还没有等到棚改完成回迁,听说他已不在人世了。
也罢,逝去的终要逝去,该来的总归会来。这是一场革命。
作者/曾磊
简介:曾磊,笔名鲁月。生于山东高密,嫁于黄岛,现居高密。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诵读/薛亚伦
简介:90后,家在黄岛·上泉朗诵社会员。爱朗诵,好配音。
本期参与编辑
主编:静秋
责编:王礼明
排版:宋荣芳
校稿:静秋
音频:薛亚伦
发布:孙晓宇
“家在黄岛”主编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投稿须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