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市水龙湾两岸片区新建改建13条道路项目建成后米东区至中心城区可缩短至少15分钟通行时间
9月9日,米东区水龙湾两岸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项目正式开工。图为现场展板显示的会展大道三期效果图。(记者王媛媛摄)
图为会展大道四期效果图。(记者王媛媛摄)
新疆网讯(记者王媛媛宋建华)9月9日,米东区年水龙湾两岸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项目正式开工。该片区将新建改扩建道路13条,总长20余公里,项目建成后可缩短米东区至中心城区至少15分钟的通行时间。
当日,在喀什路东延与会展大道交叉口,十余辆挖掘机轰鸣作业,拉开了水龙湾两岸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项目的序幕。该项目由中建新疆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建设期两年。
中建新疆建工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吴刚柱说,项目总投资约16.14亿元,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给水管道工程、电力土建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等。
13条新建改扩建道路包括城市主干道5条(府前路西延、稻香北路、东华北路、会展大道三期、会展大道四期),城市次干道6条(府前路东一巷、府前路东二巷、规划一路、规划路十五、规划路十六、龙河南路东巷),支路2条(三道坝东一路和规划路十七)。
中建新疆建工水龙湾两岸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项目总工张昭昭说,城市主干道为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60公里;城市次干道一般为双向4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40至50公里不等;支路为双向2车道,设计时速每小时40公里。南北向道路有8条,东西向道路有5条,建成后将形成内通外联的路网骨架。
13条道路同时施工,会不会对周围交通有影响?对此张昭昭解释,除了东华北路为改建道路外,其余道路都是新建道路,且施工区域多为荒地,对居民出行影响不大。东华北路采取半幅施工,保证交通正常通行。
作为首府拓展城市新区功能重点推进的八大片区之一的水龙湾两岸片区,是城市北扩东进重要发展区域,也是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优化、组团空间融合、生态空间修复和城市更新的重点以及热点区域。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市政协党组书记张钰祥参加了开工仪式。
□继续阅读
乌鲁木齐打造20余公里滨水生态带
得水之灵气,延城之绿脉,打造静逸水磨河、诗意水龙湾。水龙湾两岸片区建设从历史传承创新、公共活力廊道、生态绿脉等方面着力打造纵贯首府南北20余公里城市滨水区域,建成60平方公里生态带。
随着米东区水龙湾两岸片区市政基础设施配套完善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市以水磨河、老龙河两岸为核心的水龙湾两岸片区建设驶入快车道。
米东区委书记张峻祥说,水龙湾两岸片区是米东区“十四五”时期重点开发建设区域。项目建成后,将推动该片区全面融入乌鲁木齐“两横、两纵、五环十五射”路网布局和米东区“十横十纵”路网结构,有效串联米东区各商圈,加速与首府核心都市圈的融合进程,不断提高此片区经济发展的承载力。
今年,乌鲁木齐坚持“以水定产”“以产定城”“产城融合”,以八大片区建设为重点,着力打造绿色智慧、特色鲜明、环境优美、宜居宜业的现代化新区,为城市发展拓展新空间、增添新活力。
打造20余公里绿色滨水生态带
水龙湾两岸片区南起水磨沟公园,顺水磨河而下接老龙河至米东区轮台路以北,南北长约20公里;东西以河道左右岸主要道路为界,宽度2至4公里不等,总用地约60平方公里。
该区域自上而下贯穿城市南北,纵贯水磨沟区老城区、会展片区、卡子湾片区及米东区老城区,是城市北扩东进、完形的重要发展区域,也是城市总体空间格局优化、组团空间融合、生态空间修复和城市更新的重点以及热点区域。
按照规划,水龙湾两岸片区发展以“小‘湾’区彰显大魅力”为内涵,以“青山常在、绿水常流”为统领,以“和谐共生、人文常兴”为灵魂,以“舒适宜居、产城融合”为目标,打造生态新秀带、经济新业态、生活新品质;建设绿色滨水生态带、人文水岸经济湾、现代诗意栖居地。
该片区以生态为底色形成“一脉、四区、多中心”的区域功能结构:“一脉”指沿水磨河、老龙河滨水生态景观带及两岸区域形成水脉、绿脉、文脉交融的南北向水岸经济带;“四区”指水磨沟滨水休闲旅游区(水磨人文长廊)、会展国际商贸交往区(都市商贸长廊)、卡子湾生态育教服务区(生态颐养长廊)以及米东品质宜居区(稻香古韵长廊);“多中心”,在各组团空间形成以公共服务、旅游休闲、现代金融会展等构成的特色鲜明、布局均衡、便捷高效的多中心体系,承载优质服务、展示城市形象、促进区域协调的功能。
目前,水磨河(水磨沟区段)约11.2公里已完成一二三期改造提升工程建设,打造了长约1.4公里的滨河景观带,形成了“一河、五区、二十四景”景观风貌;米东区按“水清、岸绿、路畅、惠民”原则,积极推进“水进城”项目,对水磨河(米东段)全线10.3公里河道进行环境综合整治,新增水域面积余亩,新增绿化面积余亩。
建成首府滨水旅游休闲区
水龙湾两岸片区以绿色滨水生态带为水岸经济活力载体,形成“一个引擎+两个驱动+三个支撑”的产业格局:以滨水旅游休闲业为引擎,以文化创意、公共服务为驱动,以现代商业商贸、多元品质居住、康体养生产业为支撑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该片区将以重点打造旅游休闲业态,同时发展高端化、集群化、服务化为主导方向的服务业,着力打造首府高质量发展的生态活力滨水经济带。
米东区和水磨沟区还将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在水龙湾两岸片区构建城市-片区-生活圈三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打造15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通过对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进行完善,为居民打造生活便利、开放共享的城市生活圈。
同时做好老城区城市修复和生态修复,有序推进老城区改造提升;在卡子湾、米东区轮台路以北等片区实现新老片区功能融合,实现新老城区水网、绿网、路网内畅外联、互联互通。(记者宋建华王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