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守墓人
聂鑫森
春节前夕,二十五岁的红云云,从打工地深圳回到她的老家——罗霄山脉脚下的火把村,来和父母团聚,过一段安安静静的日子。
火把村是个贫困村,红家没有得力的男丁,父亲瘦小,母亲多病,干完了田土活,还有另外一个身份:红军无名烈士墓的义务守墓人。红云云也劝过父母,别当什么义务守墓人了,没谁要求他们这样做。父亲说:“这是你曾祖父的嘱托,红家义不容辞!”
原来,火把村处在湘赣边界,离卡子山最近的是红家,穿过一片杂木林就到了。卡子山两边是高峻的石山,中间有一条通道。年冬,红军的大部队要撤离出去,一个连的红军为安全护送把守着卡子山。李连长的部队要守三天,他曾到过红家,用一块光洋,买走一小袋红薯。第二天白匪追到了卡子山,激烈的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三天后,红军弹尽粮绝,只剩下了李连长。他为了不连累乡亲,只身飞奔,把白匪引向另一个地方,最终牺牲。白匪把李连长和其他战士的尸体,残酷地抛下山谷。
红家当家人红大山深夜带领乡亲们寻回烈士的遗体,用家里纺织的白土布(原是准备卖掉后买回所需的食盐和农具),把遗体裹好,埋到祖屋后面的一个山湾里。红大山曾被白匪抓去严刑拷打追问那些遗体,但他宁死不说。红大山放回来都快断气了,临死时交代独生子红石岩:好好守着这片墓地。
新中国成立后,红家竖起了木板做的墓碑,用红漆写上“红军无名烈士之墓”和“红军烈士李连长之墓”。平日除草、培土,到了清明节,他和乡亲们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买来鞭炮、香烛、纸钱和水酒祭祀。
红石岩后来因劳累过度去世。红大山、红石岩的墓,筑在离红军墓地不远的小山包上,日夜守望着这些先烈。儿子红星火成了接班的守墓人,春去秋来,如今也五十有四了。
这个冬天是暖冬,但山里的气温却低。每夜,红云云和父母坐在火塘边,喝茶聊天,她觉得又回到了童年,温馨得心都发软。
母亲问:“云妹子,你不是说那个男友小艾,要跟你一起来吗?”
“妈,别提他了。他说要给一些大老板拜年,好让他们投资。”红星火咳了几声,说:“他一定是邀你了,只是你不去。”
“我当然不去!我要回来陪你。”
红星火笑了笑,说:“再陪也只几天,只要你快活就好。”
“我一回来就快活了。你们不晓得,年底老板让我做假账,想逃税,我不肯,和他吵了一场。”“我女儿有正气。我们喜欢!”
“我一年没回来,没想到村里大变样,成立了一个个专业队,种茶、栽果树、养牛羊鸡鸭,扶贫挺见成效。还有这红军墓地,变成了‘红军墓园’,成了旅游线上一个亮点。连曾祖、祖父的墓地也修整一新,称为“守墓人纪念园’,让大家参观,号召大家学习。”
“是县里修建的。墓地周边的花草,品种是我建议的,一行还魂草,一行爆竹花。”
“还魂草,不怕旱,不怕雨雪,把它抽得筋断叶碎,过些日子又会还魂活过来,所以叫它“打不死’。就像牺牲了的红军战士,精神万古长青!爆竹花又叫一串红,花序像一挂挂的爆竹,红得热烈,就像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红火。”
“我是这样想的,可文化太低了,讲不好。还有那个李连长的故事,我也讲得呆板。加上身体不好,将来谁来守墓?”
红云云端起杯子喝茶,喝得咕咚咕咚响。
转眼到了大年初七。红云云的手机不时响起铃声。老板催她初八要准时上班;男朋友说来了几个考察的老板,要她赶去帮忙接待。红云云没好气地说:“我爹病着,还要待几天!”
这些日子,只要红星火去墓园,红云云必陪他一起去,用扫把扫墓道,用抹布擦拭墓台、墓碑。
初八的早晨,县政府打电话给红星火,说北京部队的一个歌剧团来老区慰问演出。当他们听说了红家守墓人的故事后,很感动,一定要来拜祭这里的红军烈士,采访如今的守墓人!
红星火接完电话,急得眉毛打结,说:“云云,我当导游,你当讲解员,好不好?”“好!”
客人们拜祭完走出石牌坊,没想到一齐回转身,面对站在石牌坊下的红星火和红云云,立正,敬礼。两鬓染霜的团长,大声喊道:“向红军墓园的守墓人致敬!”
红星火流泪了,红云云也流泪了。
“爸爸,我决定留在家乡,当一个守墓人。”
“我就等着你这句话。只是……”
红云云目视远方,说:“云在青天水在瓶,就顺其自然吧。”
(选自《山西文学》年11期)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红星火的家庭状况做了介绍,并用“这是你曾祖父的嘱托,红家义不容辞”一句点明了其担任义务守慕人的原因。
B.火把村是个位于大山深处的贫困村,现在因扶贫见成效,旅游等各项经济发展很快,村民们对烈士的态度发生了转变。
C.小艾不陪女友红云云回老家过年,而是去给一些大老板拜年,好让他们投资,这影射了当今社会某些年轻人的生活状态。
D.红星火选择将还魂草和爆竹花种在慕地周边,意义深刻,前者彰显红军烈土的精神长存,后者则是对当下生活的赞美。
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点明了红云云的年龄、身份及回家的原因,为下文红云云在家子承父业做义务守慕人做了铺垫。
B.红云云先劝父母不要当守慕人,后来自己却坚决当义务守慕人,前后态度变化很大,这也使故事情节有了波澜性。
C.文中人物的性格鲜明,这得益于间接刻画的运用,如老板要红云云做假账但她坚决不从,体现了其正直的品格。
D.文中故事涉及的时间虽然长达几十载,跨度十分大,但以“守墓人”作为线索来贯穿全文,使得情节非常紧凑。
3.文中所写红军牺牲和红星火祖孙三代的往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请探究文中红云云坚决当守慕人的原因。
B
C
(1)内容上,歌颂红军关爱百姓、大公无私、奉献牺牲、坚韧顽强、勇敢无畏等精神;也表现百姓感恩红军,自觉守护烈士墓地并传承发扬的优良传统;(2)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开头,交代了“墓地”及“守墓人”的由来,使事件脉络清晰;也表现红家的优良传统,为后文红云云决定留下来做了铺垫;(3)主题上,歌颂了红军为人民甘愿牺牲自己,人民为守护墓地世代相承,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也表明优良传统要世代发扬下去。
(1)对红军的深厚感情,是影响她决定的原因;(2)家庭环境的影响,祖辈守护红军墓的优良传统,是影响她决定的重要原因;(3)对家乡的关心和热爱,也是影响她决定的原因;(4)自身正直的品性和正确的价值观,同样影响了她的决定。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相关内容的分析能力。
B.“村民们对烈士的态度发生了转变”错,结合第四、五两段“红家当家人红大山深夜带领乡亲们寻回烈士的遗体”“平日除草、培土,到了清明节,他和乡亲们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买来鞭炮、香烛、纸钱和水酒祭祀”分析,乡亲们对烈士态度一直很好,谈不上转变。
故选B。
本题考查学生对小说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
C.“这得益于间接刻画的运用”错,主要是通过对话描写直接刻画:“我一回来就快活了。你们不晓得,年底老板让我做假账,想逃税,我不肯,和他吵了一场”“我女儿有正气。我们喜欢!”
故选C。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段落作用的能力。
内容上,一方面写红军的关爱百姓、大公无私、奉献牺牲、坚韧顽强、勇敢无畏等精神,反映了敌人的残酷和军民同心的团结,“年冬,红军的大部队要撤离出去……激烈的战斗从早上打到黄昏。三天后,红军弹尽粮绝,只剩下了李连长。他为了不连累乡亲,只身飞奔,把白匪引向另一个地方,最终牺牲。白匪把李连长和其他战士的尸体,残酷地抛下山谷”。
另一方面写老百姓为救红军战士而无私奉献不怕牺牲、自觉守护烈士墓地并传承发扬的感人事迹,“红家当家人红大山深夜带领乡亲们寻回烈士的遗体,用家里纺织的白土布(原是准备卖掉后买回所需的食盐和农具),把遗体裹好,埋到祖屋后面的一个山湾里。红大山曾被白匪抓去严刑拷打追问那些遗体,但他宁死不说。红大山放回来都快断气了”“新中国成立后,红家竖起了木板做的墓碑……平日除草、培土,到了清明节,他和乡亲们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买来鞭炮、香烛、纸钱和水酒祭祀”“红石岩后来因劳累过度去世。红大山、红石岩的墓,筑在离红军墓地不远的小山包上,日夜守望着这些先烈。儿子红星火成了接班的守墓人,春去秋来,如今也五十有四了”。
结构上,照应题目和开头,承上启下,使事件的来龙去脉清晰有序,也为下文红云云决定留下来做了铺垫。交代红军牺牲的事,让读者得知“墓”的来源,原来是“红军无名烈士之墓”和“红军烈士李连长之墓”;写红星火祖孙三代的往事交代了“守墓人”的来龙去脉,这样使故事脉络清晰;从红大山“深夜带领乡亲们寻回烈士的遗体……红大山放回来都快断气了,临死时交代独生子红石岩:好好守着这片墓地”,到红石岩对墓地的守护“平日除草、培土,到了清明节,他和乡亲们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买来鞭炮、香烛、纸钱和水酒祭祀”,再到红星火接着守墓,红家的良好传统一直影响着后人,也为后文红云云的决定埋下了伏笔。
主题上,交代红军牺牲和红星火祖孙三代的往事,表现了军民之间的深情厚谊:人民军队为保护人民而牺牲,人民不会忘记他们,世世代代为红军守墓。战争虽然过去,革命的优良传统不能丢弃,要世世代代发扬下去。
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人物思想根源的能力。
红云云坚决当守慕人的原因,首先是因为红军对人民的守护,当年李连长“为了不连累乡亲,只身飞奔,把白匪引向另一个地方,最终牺牲”,这个故事是红云云从小听到大的,她对红军有深厚的感情;
其次,是祖辈尤其是父母对她的影响,红家世世代代为红军守墓,她的曾祖父红大山当年带领乡亲寻回烈士的遗体,用家里纺织的白土布把遗体裹好,埋到祖屋后面的一个山湾里,甚至为了保护遗体被敌人打得差点断气;她的祖父红石岩接着守墓,做了“红军无名烈士之墓”和“红军烈士李连长之墓”的墓碑,平日除草、培土,到了清明节,他和乡亲们用从牙缝里省出的钱,买来鞭炮、香烛、纸钱和水酒祭祀;她的父亲红星火成了接班的守墓人,已经五十四岁的他依然尽心尽力照顾这些墓地。家庭的影响,让红云云自小就懂得红军是人民的军队,因此当父亲问她“云云,我当导游,你当讲解员,好不好?”,她挺快地答应“好!”,这是影响她决定的重要原因;
红云云对家乡有着深厚感情,她很关心家乡的变化,“我一年没回来,没想到村里大变样,成立了一个个专业队,种茶、栽果树、养牛羊鸡鸭,扶贫挺见成效。还有这红军墓地,变成了‘红军墓园’,成了旅游线上一个亮点……让大家参观,号召大家学习”,她说回到家就快活,“我一回来就快活了”,这些是影响她决定的原因之一;
还有,红云云本身的正直品性,也是促使她下决心的原因。她在城里上班,看不上男朋友“给一些大老板拜年,好让他们投资”的做法,老板让她做假账时她坚决拒绝,“你们不晓得,年底老板让我做假账,想逃税,我不肯,和他吵了一场”,这些自身正直的品性和正确的价值观也是影响她决定的原因。
写作训练:青年精神,中国脊梁
写作训练:以“人设”为话题
写作训练:高考路上,自信成长
写作训练:让青春与党同行
写作训练:没有阻隔,彼此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不分开,该有多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