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说,“他办案质量高、速度快”;同事说,“他工作认真,一心办案,不知疲倦”;老百姓称赞,“他是个好法官”。他就是湖南省保靖县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王文兵。
多年来,王文兵扎根基层,全心全意为百姓排忧解难,尽心尽力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年5月至11月,作为湖南省第九批援藏队成员,王文兵赴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展援藏工作。援藏结束后,山南中院党组决定为其荣记“三等功”。
化解纠纷有“诚心”
“老百姓来找法官就是出于信任,我们决不能辜负这份可贵的信任。”这是王文兵挂在口头、记在心里、落在行动上的一句话。多年来,不管面对怎样的矛盾激化案件,他总是迎难而上、毫不退缩,用真诚和耐心化解矛盾。
保靖县水银乡花桥村的彭某与彭某某因相邻通行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一个小小的纠纷,为何会让两家人剑拔弩张?原来,彭某与彭某某两家多年间常因邻里小事发生矛盾,村调解委员会为此已做了多次调解工作。虽然每次引发矛盾的都是琐事,但双方经常各执一词、互不让步。这一次,彭某某在彭某的房屋前通道处建造围墙又引发了新的纠纷,让双方本就紧张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王文兵受理此案后,通过查阅案卷,决定先做当事人的工作,消除双方积怨。他多次来到双方家中,像老朋友一样与他们谈心,从法律角度对此事进行层层剖析,并了解当事人的所思所想。同时,他借助双方亲友的力量来帮助化解两家人心中的“疙瘩”。经过多次调解和长谈,双方当事人的心结逐渐解开,最终冰释前嫌、握手言和。
王文兵深知看似简单的邻里摩擦、家庭纠葛,如果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疏导工作,往往会导致“一场官司十年仇”的结果,存在后续产生新矛盾的隐患,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为此,他不断创新民事审判工作法,积极探索总结行之有效的调解方式,努力实现“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案结事了、促进和谐”的更优效果。
近年来,王文兵审理的案件调解率一直保持在80%以上。由于工作出色,他多次被保靖法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调解能手”“优秀办案能手”,多次被保靖县人民政府嘉奖表彰。
做一名亲民、爱民、为民的好法官,一直是王文兵的人生信条。在他审理的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中,受害人肖某因重伤急需医疗费挽救生命,法院必须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地解决双方争议。
肇事司机在支付了几万元的治疗费后无奈地表示:“我已经拿不出钱了,我的车子是交过保险的,你们到保险公司想想办法吧。”此后,肇事司机就再也没有露过面。
受理该案后,王文兵与同事先后往返湖南吉首、花垣等地7次,在连续紧张工作了20个小时后,终于将32万元医疗费用先予执行到位,并立即转入原告肖某的治疗账户。收到医疗费的肖某妻子泣不成声,连声说:“我一个外地人,没想到是法官救了我丈夫的命。”
援藏期间,王文兵(右一)成功化解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当事人赠送锦旗表达谢意摄影旦增赤列
以身作则守“公心”
“保持廉洁才能不偏不倚、公正办案,才能使人信服。”王文兵说。工作和生活中,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在办案过程中不为人情所动、不受金钱诱惑、不被权力左右、不因任何压力而让步。
王文兵曾承办一起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案。被告为寻求“照顾”,专门请托王文兵的同学上门说情,并暗示只要判决被告胜诉,一定会表示“感谢”。王文兵当场就驳了同学的“面子”,严肃地说:“法律是公正的,诉求有理有据,法院一定会公正判决。”
被告本以为疏通一下“关系”就可以占得先机,没想到却碰了一鼻子灰。最终,该案在王文兵的公正办理下,双方当事人达成了调解协议,被告当即给付了部分赔偿费用。
公生明,廉生威。王文兵以身作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法官的责任与担当。他说:“希望能一直用执着守护法律的公正,捍卫群众的利益。”
湘藏情缘显“初心”
年4月的一天,正忙于工作的王文兵偶然得知援藏干部选派通知,他的内心“不安分”起来。通知就像一颗石子,激起了他心中的涟漪。
“我要报名!”王文兵没有丝毫犹豫。他说:“只要我的努力能为法治西藏、平安西藏建设作出一点点实实在在的贡献,我就感到无上光荣、无比幸福。”
不久后,王文兵就背起行囊,匆匆告别了温暖的家和熟悉的工作环境,毅然踏上了远赴西藏山南的旅途。
陌生的地域环境、全然不同的自然条件……这对于湘西汉子王文兵来说是一个全新的挑战,但再陌生的环境也难不倒有心人。很快,他便克服高原反应,主动融入山南中院大集体。而性格憨厚、亲和力强的他也被大家所喜爱,藏族同事们还给他起了一个藏族名字“强巴”。
援藏期间,王文兵始终不忘来时的初心,扎扎实实地在山南开展审判工作。工作中,他主动深入,积极投身办理案件、提供法律咨询、接待当事人、参与维稳处突等各项工作中。同时,他还引领同事们积极进行法律知识学习,以提升执法办案业务能力,更新司法理念,改进办案方式。
王文兵特别注重调解,始终把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始终,用心用情与老百姓沟通交流,促进多起矛盾纠纷案结事了。在与同事共同审理的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上诉案中,王文兵通过真诚、耐心地给当事人释法析理,最终使当事人心悦诚服,案件得以顺利调解结案。法官们的工作也获得了当事人的高度认可和真诚感谢。
援藏的日子里,王文兵还主动请缨参加“结对帮扶”工作,时常与当地农牧民聊家常,及时了解和推动解决困难群众的“急难愁盼”。
初秋时节,山南的格桑花开得格外好看,浪卡子县多却乡的亚如村、吉古扎村和下日村的困难户的脸上笑容也格外甜美。王文兵说,自己永远也忘不了一位藏族老大爷紧紧握着他的手的那一刻,永远也忘不了孩子们在校园里玩耍时的灿烂笑容。
现在援藏期满后,王文兵回到保靖法院,又一头扎进他所热爱的审判事业中。如他所说,不管身在何处,在什么岗位,都会一如既往,默默奉献。而他的点滴努力,正如同一颗颗种子,留在了西藏高原的大地上。
来源:《中国审判》年第5期
作者:陶琛李璜蓉刘瑾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