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南京公安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市域社会治理建设大局,牢牢把握现代警务战略部署,升级优化“联动共治攻坚提升行动”,推动完善党政领导、多方参与的现代治理机制。南京交通拥堵指数创近三年新低,电诈发案同比下降28.2%,非法集资积案清理取得实质性突破,警网融合效能不断激发,共建共治共享的工作局面逐步形成。
一、强化交通治理,全力保障道路安全顺畅。南京公安推行“守点、巡线、控面”勤务模式,并积极协调建委、城管等部门综合施策,全力破解道路拥堵、乱停乱放等治理难点。一是交通秩序共管。建强交警指挥中心“大脑”,全方位监测城市通行状况。创新打造“阡陌金陵”智慧交管系统,实时掌握“铁骑”等执勤警力点位,点对点、扁平化指挥调度。联合城建集团研发“宁停车”智慧平台,推出8.5万个共享泊位,极大缓解了停车供需矛盾。二是交通堵点共治。全国首创限时禁止标线,创新建设潮汐车道、可变车道,精细设置11条双向绿波、53条潮汐绿波,在学校周边科学施划临时、错时、共享车位,并联合市建委改造15处小微堵点,打通5条断头路,卡子门立交、水西门大街等易堵路段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三是交通风险共防。打造重点车辆联合执法监管中心,交通、城管、应急等部门共同进驻,升级重点车辆主动干预、过境申报“宁安行”等智慧监管平台。划设处货车右转危险警示区,全市道路运输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双下降20%,降幅全省第一。
二、加强电诈治理,着力构建全民反诈格局。发挥打击电信诈骗“市联席办”职能作用,压实各成员单位责任,坚持打击、反制、宣传三管齐下,有效遏制了电诈案件高发势头。一是保持严打整治攻势。狠抓破案攻坚,对发生的电诈案件,坚持每案必查、每案必盯,切实提升打处质效。全市破案率同比上升16.2个百分点。大力开展两卡治理,建立管控打击模型,抓获犯罪嫌疑人多名。二是形成精准反制态势。反诈预警专线24小时在线,在全市推广安装“国家反诈中心”“金钟罩”等反诈预警产品,全市覆盖率超60%。会同三大运营商部署预警拦截系统,识别涉诈网址万个,拦截总数达亿次。三是营造全民防范声势。在全市地铁站、路口语音播报反诈提示,推动反诈宣传入“警格、网格”。对预警发现的潜在受害人,全面落实见面精准劝防,见面劝防17.6万人次,避免经济损失余万元。
三、防控金融风险,切实做到打早打小。南京公安积极推进防控金融风险专项行动,实现了遏增量、消存量、防变量的目标。一是开展风险企业清底行动。坚持大数据、网格化、联动共治并重,对涉投融资、网络借贷、养老等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和监测预警,有效防范遏制新增问题风险企业。二是开展在侦积案清零行动。专班化攻坚非法集资积案,积案清零取得决定性成果。会同检法机关制定“非法集资协助人员打处标准指引”,为精准打击涉案业务员提供法律依据。三是开展陈案处置清结行动。抽调专人参与涉案资产处置,解决涉案财物权属不清、刑民交织、执行困难等问题。坚持“阳光办案”,依托“南京经侦警方通告”小程序,发布案情通报,主动披露案件进展、追赃挽损情况。
四、推进警网融合,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南京公安坚持“大抓基层,大抓基础”的鲜明导向,推动警网融合联动共治,着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一是优化机制建设,强化治理实效。聚力推进警格网格联动体系、责任体系、力量体系、保障体系建设,专门制定警网融合配套实施方案,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网格员在疫情防控、反诈宣传、非警务警情分流等工作中的实战实效,共同做好基层社会治理。二是固化工作模式,增强运行实效。大力推广六合分局“社区工作组”一体化运转模式,江宁、六合全域实现“三员”随警出警。全部实现城区“一区一警两辅”和农村“一村一辅警”配备要求。深化合署办公,已有个警务室进驻网格化中心。三是打通数据通道,实现融通共享。将社区治理一体化信息平台与公安、民政、城管、应急等系统联通,统一数据标准,实现一次录入、双向流转、全网通用。推动公安与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热线跨网络数据对接,为分流处置、联动指挥提供有力支撑。
年,新的一年,坚持联动共治,推进现代治理,打造平安高地,南京公安在行动。
(供稿:南京市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