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模板施工质量重点管控的几个节点

材料选择标准:

1.1.墙、柱模板及梁帮选用复合木胶板(18mm,模板为九层芯板,梁板模板,平板模板使用复合木胶板(15mm,模板为九层芯板)

1.2.方木(50×50、50×),用以模板拼缝或墙、梁龙骨。

1.3.钢管(直径48×3.0):墙板主龙骨。扣件:用于支模钢管架体的连接与紧固、转角加固。

1.4.φ14对拉螺栓:用于拉接墙壁、柱及两侧模板。

1.5.方钢管(50*50*4),作为墙板次龙骨、顶板主次龙骨

注意事项:方木使用前必须过刨。

2、具体要求:

2.1.立杆距墙或者梁边不允许大于mm,立杆间距~mm(提前绘制立杆主龙骨排版布置图,采用轮扣、盘扣定型模式的,边上距离过大可增加脚手架立杆)

2.2.立杆底部禁止安装顶丝,顶部必须使用顶丝,顶丝出钢管不允许超过mm

2.3根据放线员设置的1m标高控制线在立杆上送梁底杆,要求梁端两侧自标高控制线通过垂直钢管向上传递,中间梁底杆通过梁端的控制线调整,若梁长小于,中部稍微起拱3-4mm,若梁长超过,则梁中起拱5-6mm。

2.4.梁底杆标高要求挂通线扎设,激光水平仪校准。

2.5.梁模配置要求梁邦包住梁底,梁底压住柱模上平,梁邦交接处采用对接;吊梁边线,梁端线,确定梁模位置,固定前需反复校核.

若梁端线不准,则墙柱不垂直,若梁边线不准,则梁侧面不垂直或平板与梁相交处漏缝(建议在此环节用激光抄平仪复核梁位置)

2.6.根据施工控制线摆正梁底,梁底用80mm的钢钉固定的梁底杆上,两端均固定牢靠。通长梁底必须挂通线校正。

2.7.柱模顶部与梁端部接触处备阴角木方,防止漏浆,同时防止梁头下沉,固定梁底位置。

2.8.框架柱及剪力墙与梁平齐部位,梁帮上部木方不得断开,每边超过柱模边缘不得小于mm,通长设置,梁邦下部木方断开,柱及剪力墙木方伸到梁邦上部木方下部.

2.9.地面要求:检查柱边及剪力墙钢筋及混凝土,检查钢筋有无偏移情况,根据标高控制线检查楼面混凝土平整情况,若有问题立即通知管理人员安排人员进行整理,要求地面平整度为3mm,标高偏差不得超过5mm。

2.10.根据墙柱边线焊接定位钢筋,定位钢筋长度为截面尺寸-2mm。根据施工控制线在剪力墙及柱边线外侧18mm(模板厚度)处固定木胶板。木胶板采用12-15厚的木胶板,宽度50mm.用钢钉固定在楼面上,间距不得超过mm。

2.11.墙柱模板固定:将墙柱模板上部与梁底固定,下部固定在模板条和限位筋之间,在梁模复核特别精确地前提下,墙柱模板应是垂直的。

注:为防止墙柱模板高度调整问题,应将墙柱模板的高度减掉2cm

2.12。墙柱主龙骨:采用双钢管作为横向主龙骨,关键参数:主楞间距第一道距地不大于mm,最上一道间距不大于mm;

次龙骨设置:1根50×木方(拼缝处)、50×50方钢管中心间距mm贴墙板设置。

2.13.斜撑设置要求:大于0mm剪力墙水平方向两侧设三道斜支撑,间距为0一道

底撑设置:沿扫地杆端部全部加设顶撑,或者在扫地杆上加设横杆加顶撑,间距0一道

墙柱转角位置设置三角加固体系,转角柱必须用钢管扣件体系加固,不能仅用镰刀夹、木方加固.为防止钢管卡子松动,在加固卡子背后增加抗滑扣件

2.14.剪力墙门洞口处需使用外拉内顶式加固,过门洞口处钢管通长设置,门洞口内部用端钢管加顶丝的形式进行加固,间距同剪力墙主龙骨间距。

2.15.楼梯口、电梯口及外围剪力墙接缝处必须在原混凝土面粘贴双面胶带,要求双面下返20-50mm,胶带水平粘贴,与混凝土粘接紧密,下部设置顶托或预留螺栓加固

剪力墙主龙骨螺栓起始位置,距墙端约5cM,防止墙梁交接处涨模;

2.16.梁腹板高度≥mm的中间部位必须加对拉螺栓进行加固,水平间距为mm,保证梁中间位置不涨模,梁底用于支撑的小横杆必须在梁底部用竖向钢管加顶托做竖向支撑。

2.17.在立杆顶部设置顶托,在顶托上部根据主龙骨布置图放置双方钢的主龙骨,要求主龙骨根据平板尺寸确定方管伸出顶托长度,一般为-,主龙骨距梁邦的距离不得超过mm。要求主龙骨与顶托连接紧密不得出现空隙。

经常分享工地实用小知识、小方案,喜欢就点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6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