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窝子变身记普玛江塘牧民群众住房的四

普玛江塘,平均海拔米,全国海拔最高的乡,素有“世界之巅”之称。

这里是纯牧区,牧民世代以放牧为生;赶着羊群,穿行于荒凉的雪山、草甸之间,居无定所,是过去牧民生活的生动写照。西藏和平解放、民主改革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牧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地窝子”“草坯房”到“安居房”“小康房”,住房的变迁仅仅是一个缩影。

“地窝子”

据普玛江塘乡原人大副主席、下索村70岁的欧珠老人回忆:西藏民主改革前,普玛江塘全乡仅多户牧民,所有的牧民,基本没有固定的住房。一顶毡篷,赶着牛羊,四处辗转,逐水草而居,是当时牧民主要的生活方式。

西藏民主改革后,牧民开始逐渐定居下来。为了防寒保暖,牧民结合当地特点,充分发挥聪明才智,掘地而居,建起了仅能容身的“地窝子”。

所谓“地窝子”,就是往地下挖近半人多深、三四米见方的坑,用草皮封住顶,留一个仅能弓腰而出的口子,这就是当时的“房子”。这样的“房子”,低矮、狭窄、阴暗,通风和采光都很差。

“没有灶,三个石头支起锅来烧水做饭,家庭条件最好的也就用‘铁三角’在露天做饭。”欧珠老人说:“用碎石块砌个台子就是‘床’,家具更不敢奢望了。”

“没有电、没有路,更没有自来水;吃的是糌粑和风干肉,蔬菜水果见都没见过……”“地窝子”承载着昔日普玛江塘牧民群众太多辛酸和苦涩的记忆。

这样的生活条件,一直持续到上世纪70年代。

“草坯房”

西藏改革开放后,渐渐富裕起来的牧民就地取材,用草和着泥土建起了有柱子、有门窗、有院墙的“草坯房”。

“这样的‘草坯房’,面积有十几二十平方米,并且房屋较过去也高了许多,冬暖夏凉,通风和采光条件都得到了改善。”下索村65岁的索朗老人对记者介绍说。

他告诉记者,当时,经济条件好的牧民还对屋内进行了简单的装修,购置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在屋子里支起了炉灶。

“草坯房”只有一层,主要是因为普玛江塘风大,房子建高了不保暖。

在下索村,记者有幸见到了这种“草坯房”:土坯墙、土地板、土坯灶……一切都是草和土。

下索村“五保户”卓玛次仁老人家里虽然已经盖起了新房,但还留着一间这样的“草坯房”。

“看到它,我就想到了党对我们的关怀。没有党,我们不可能住上现在这么宽敞、明亮的房子。”卓玛次仁老人动情地说。

“安居房”

走进下索村,湛蓝湛蓝的天空下,一排排砖石结构的安居房错落有致。

近年来,在中央的关怀下,我区大力实施农牧民“安居工程”,普玛江塘牧民群众住上了真正意义上的“房子”。

“安居房建设,国家每户补贴2.5万元,其余由村民自筹,按照人口多少和房屋面积计算,最多的自己出四、五万元,一般的出两、三万元就行。”下索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德庆多吉说。

他告诉记者,安居房全部是藏式砖石结构,住房面积大都在平米左右,居住条件大为改善,家家户户购置了藏式家具,用上了家电。并且,享受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牧民群众用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通了电、通了电视、通了电话……村子现代化气息更浓了。

“现在住的安居房比原来的‘草坯房’舒适多了,又干净,采光又好,我们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觉。”下索村村民白玛索朗如是说。

“小康房”

措果村、萨藏村、沙空村,轰鸣的搅拌机、忙碌的工人、穿行的车辆……一派火热的景象。不远处,一排排整齐的藏式房屋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工,边境小康村的雏形初步显露。

海拔再高、国土再远,党的惠民政策都要覆盖,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浸透着党和政府的关怀。

今年4月,山南市整合配套资金万元,全力推进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建设。

“浪卡子县把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在资金和人力物力上重点倾斜。”浪卡子县县长罗文金说。

即将建成的普玛江塘边境小康村“小康房”,面积在平米左右,带院子、有阳光房,水、电、路、讯等相关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牧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实现了历史性的飞跃。

“预计今年年底,措果、萨藏、沙空3个村的群众就能住上新房,其他3个村的边境小康村建设项目将于明年5月启动。”普玛江塘乡党委书记格桑确拉对记者说。

从“地窝子”“草坯房”到“安居房”“小康房”,展现的是我区边境高寒地区牧民群众住房的变迁,折射出的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怀。相信,随着我区边境小康村建设步伐的加快,会有更多的群众住上“小康房”,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通讯员柯建华本网记者段敏)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4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