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烟台城的东西南三个方向,各有一道卡

本文转自:水母网

丁仲华吴月涛

抗战时期,日军侵占烟台时,为了封锁周边的农村解放区,严禁西药、钢铁、煤炭等工业品流出市区,甚至火油(煤油)、洋火(火柴)等也在禁止之列。另外,为了防止抗日武装潜入市区,日军在出入市区的三个交通要道处设立了哨卡,严查过往人员。这些哨卡,烟台人称之为“卡(qiǎ)子门”。

80多年前,日军铁蹄下的烟台朝阳街资料图

有三个卡子门,其中一个设在金沟寨西边的山口子,即现海军四〇七医院路南偏东靠近坡顶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初,其遗迹——一块20多平方米的水泥地面尚在。烟台人当时称它为“东卡子门”。它主要卡的是威海、牟平以东的广大农村。平时,由“二鬼子”(伪军)在这里把守,这些二鬼子为虎作伥,欺压过往路人,名义上搜查盘问,实际上是以盘查为幌子,行敲诈勒索之实。

当时经常过往卡子门的人都知道:二鬼子是“小庙里的鬼,经不起大香火”,盘查时偷偷塞给他一两毛钱(一两毛钱那时差不多是一顿饭钱),他就不管你有没有携带违禁的东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敷衍了事。只要你给了钱,就是放个炸弹在筐里他也不管,否则,轻则没事找事乱翻一气,遇到他心情欠佳,说不定巴掌、枪把子就抡上去了。过往路人深受其害,苦不堪言。

当时有个流传甚广的传说。

据说哨卡里,有个二鬼子是“在家理”的(“家理”是一个会道门组织,“在”,是信奉或已加入该组织的意思。此组织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年6月被政府取缔)。轮到他上岗时,遇到出入卡子门的,习惯性大喝一声:“干什么的?”对方回答:“老总,卖菜的。”这时如不赶快给他塞点钱,他上前一脚就将菜筐踢倒,用刺刀乱翻一气,弄得你好好的菜没法卖了。

一次,这个二鬼子偶然遇到一个过卡子门的,又喝问“干什么的”,这个人回答:“老总,‘在家理’的。”他一听这个人和他是一帮的,便毫不难为他,放其过卡。

这事后来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都知道这个窍门了。一天,又是这个伪军上岗,问一个,回答是“在家理的”,再问一个,还是“在家理的”,直到快晌天了,过来过去全都是“在家理的”,他一分钱也没捞着,心里不免就有些恼火。

这时,又过来一人,一问,回答还是“在家理的”,这个伪军不禁怒从心头起,来人刚说完,他一个巴掌就扇了过去,口中骂道:“妈拉个×的,你们都‘在家理’,老子吃什么!”

这听起来是个笑话,恐怕也绝不是无中生有。

第二个卡子门,是在世回尧口子,具体位置在现张裕公司东大门北边刚下坡处,它的作用和东卡子门相同,主要封锁的是世回尧、黄务以南广大农村。

笔者的家是原上尧村,日伪时期,为做生意方便,举家迁到市区。我10多岁时,父亲就曾把盛满火油的瓶子、洋火等装在小篓里,掩盖好,趁伪军对小孩不太注意,叫我冒险“闯卡”,偷偷捎给村里的亲友。

最后一个卡子门,是在西山炮台稍靠西一点的地方,俗称“西卡子门”,其作用也和东卡子门相同,它卡的是桥子沟(现新桥小区)、珠玑村以西直至福山一带广大区域。

我的舅舅就曾对我讲过他的亲身经历。他年轻时干木匠,经常过东卡子门到农村去买木材,每次过卡子,都是胆战心惊,小心翼翼。

因为东卡子门地理位置重要,日本人也时常去督察。出入卡子门时,要是遇到日本人在那里,就更要命了,每个过卡的中国人都要向他恭恭敬敬脱帽行礼,口中还要念念有词地说一两句“太君好”之类的恭维话,他们则傲慢地冷眼瞅着你。

有时他们也领着自己的小孩去玩耍,对日本小孩也要恭敬如仪,不能丝毫马虎。这时稍有不慎,就不是挨耳刮子了,搞不好就把你抓到日本鬼子的宪兵队里不知怎么折腾你了。那时就是这样整天心惊胆战地过日子,人身安全一点保证也没有。

这些卡子门随着年日本战败投降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市政建设都已烟消云散了,但我们遭受日本侵略者欺凌的屈辱历史是永远不应忘记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