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经济繁荣,海运发达,东南亚珍贵硬木的大量输入以及住宅、园林建筑业的兴起,为家具向高层次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质地坚硬、色泽幽雅、纹理华美的珍贵木材,使家具的艺术内涵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常用的硬木种类有黄花梨木、紫檀木、鸡翅木、铁力木等。
黄花梨木性适中,便于雕刻,不易变形,色泽不静不喧,纹理跳脱自然,是制作硬木家具的首选材料;紫檀虽不如黄花梨的华美,但色泽深沉,质地坚硬,有静穆与凝重之感,适于精雕细刻;鸡翅木因木纹如鸡翅羽纹而得名,质地细腻致密,纹理呈紫褐色深浅相间,迤逦多姿;铁力木料大而价廉,纹理似鸡翅木而略粗,适于制作大件家具,坚实牢固,经久耐用。
完备的木作工艺,使各类珍贵的硬木材料能够得到合理与灵活的应用,也足以令家具改头换面。家具形制的改观虽然直接倚仗匠人之手,但工匠自身大多默守陈规,碌碌然只求营生,并无跳出前人窠臼而独创一格的念头。
黄花梨木透雕靠背圈椅
随着晚明以来硬木家具的流行,家具工艺日益精进。不论是硬木家具还是白木家具,都在实用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美观。消费群体的多元化造成了家具装饰的多样性,精粗并存、雅俗共赏,家具和字画、瓷器、玉器、文房四宝一样,被人们品头论足,文人尤其热衷于此,提倡以“古雅”为家具的审美标准。
时代的审美意趣与工匠精湛的手艺相结合,产生了一大批意味隽永且深得传统精髓的家具杰作。明代家具按照使用功能大致可分为凳椅、桌案、床榻、柜架、屏风等类别。
凳椅类家具与人的关系尤为密切,造型也最丰富,按照结构可分为凳、墩、交杌、靠背椅、扶手椅、圈椅、交椅、宝座。凳在各类明代家具中结构和装饰最简单,有造型质朴的直腿式,有造型挺拔、腿足兜转有力的内翻马蹄足式,还有造型优雅,腿足翻转自如的三弯腿外翻马蹄足式。
黄花梨三弯腿霸王枨方凳
墩的造型来自宋元时期的藤墩。因其上常覆盖织绣品,故又称“绣墩”。交杌以腿足交叉而得名,可以折叠,便于外出携带使用。座面通常为绳编软屉,考究者配有脚踏,镶钉金属饰件,脚踏两端藉圆榫与腿足联接,能上下翻转,可装可卸。
椅子一般不作繁缛的雕饰,只在醒目部位如靠背板、牙条等处作局部的浮雕或透雕加以点缀,起到简洁明朗的装饰效果,或在构件交接部位安錾花金属饰件和雕花牙子,既能加固,又可装饰。
靠背椅专指只有靠背而没有扶手的椅子,以区别于扶手椅,其中窄而高者又称“灯挂椅”,以形似南方悬挂灯盏的竹制灯架而得名;扶手椅中搭脑和扶手都出头的称“四出头官帽椅”,不出头的称“南官帽椅”;圈椅因搭脑和扶手一顺而下、连贯成圈而得名,就坐时整个手臂都可倚搁,舒适非常。
黄花梨雕花靠背椅
交椅由交杌演变而成,只要在交杌上安上靠背,不管有无扶手,都可称交椅。交椅分为直后背和圆后背式两种,座面均为软屉,或以绳编,或以皮制。宝座是等级最高的坐具,是皇家御用之物。在所有坐具中,它的体量最大,装饰程度最高,以此来明贵贱示等威,虽不实用,却是必需。
桌案类家具包括长短高低各不相同的桌、案、几。明代家具的榫卯结构科学合理,名目繁多,在这些家具上表现尤为突出。如抱肩榫、夹头榫、插肩榫这三种结构,都能将腿足、牙条、桌面三者牢固地结合在一起。
黄花梨插肩榫翘头案
抱肩榫用于有束腰的桌形结体,常见于方桌、半桌、条桌、炕桌、画桌等。“夹头榫”和“插肩榫”则用于无束腰的案形结体,常见于画案、条案、炕案。几形家具有炕几、条几等。另有香几以造型取胜,多居中陈设,令人赏心悦目,有方面、圆面、八角面,以及三足、四足、五足诸多式样,以承置香炉而得名。
在明代的桌案类家具上,还常见一种重要的装饰——线脚,这种装饰线条大多出现在桌沿和腿足上,形式丰富,变化多端,既省事,又能产生极好的视觉效果——厚实的桌面变得精巧,粗壮的腿足显得修雅。线脚所到之处,不论方材圆材,皆呈现各式优美的轮廓,可谓方非一式,圆不一相。
“一腿三牙”是明代方桌的标准式样,其腿足上端与桌面连接处都安有三块牙子,桌面下常设罗锅枨。有些方桌的桌面镶大理石,取其坚固之外,自然天成的石纹本身就是一种装饰。有些则在牙条与罗锅枨之间安卡子花,卡子花是位于桌面和枨子之间的雕花木块,其作用不容忽视,既可加强桌体框架结构的稳定,又可将桌面的承重经由枨子导向腿足,还是装饰上的画龙点睛之处。
黄花梨一腿三牙罗锅枨加卡子花方桌
床榻类家具主要分榻、罗汉床、架子床三种。只有床身而不设其他构件者叫“榻”,榻上三面安了围子则称“罗汉床”,再装上柱子和床顶就是“架子床”了。明代床榻大都配有脚踏,或短或长,或单或双,样式应该同所属床榻相合。
榻的尺寸较小,只容一人,目前所见多为四足落地的桌形结体,形似炕桌和长凳,有无束腰和有束腰两种。无束腰者多为圆腿直足,直枨或罗锅枨加矮老或卡子花;有束腰者多为方腿马蹄足,有鼓腿彭牙内翻马蹄足式,有三弯腿式。榻的用途比较特殊,除了夜间睡眠使用外,也可用于日间起居或小憩。其陈设也不限于卧室,可视主人生活方式或气候变化随处安置,以应不时之需。
罗汉床的形制可能最初出现于寺院,或因其围子形似建筑结构中的罗汉栏板而得名。其下部结构与榻全同,区别只在多了围子。明代罗汉床一般取左、右、后各一片围子的三屏风式,而左右各一片,后三片围子的五屏风式较为少见。围子可以独板做、攒边装板做、攒接做、斗簇做。
黄花梨三足香几
架子床最简单的是四柱式,即三面矮围子,四根角柱,上承床顶和挂檐。若再加上两根门柱和两块门围子,则成六柱式。最复杂的被称作“拔步床”,也称“八步床”、“踏步床”,它在床前设走廊,床下铺地平,《鲁班经匠家镜》称其为“凉床”。有的拔步床还在三面安围板,可装可卸,廊侧设门,形同小屋。
明代床榻除了讲求实用外,在装饰上也别具一格,虽不刻意修饰,却处处美不胜收,从构图到饰纹,无不散发着儒雅与灵秀的气息。榻的装饰常以线脚、打窪以及腿足造型见称;罗汉床和架子床则普遍使用“攒接”和“斗簇”的手法。“攒接”是用榫卯把纵横斜直的短材拼合成某种图形,以此法制成的床围子,有曲尺纹、品字纹、万字纹等,疏朗有致。“斗簇”是用栽榫将锼镂的花片斗拢成某种图案,如架子床围子上的四簇云纹就是典型,有花团锦簇之妙。
柜架类家具的用途是陈设和贮藏器物,主要有架格、亮格柜、闷户橱、圆角柜、方角柜五个品种。架格一般在中间设两个抽屉,考究的安栏杆,或者装板、装透棂。亮格柜的结构介于“格”与“柜”之间,上格下柜,既可陈列,又可储藏。闷户橱形似桌案,因抽屉下有闷仓而得名,具有承置和储藏双重功能,通常置于卧室内储藏细软物品。
黄花梨品字栏杆架格
圆角柜有明显的侧脚,柜体上小下大。柜顶向外延伸,既可增加柜顶尺寸产生视觉平衡,又可凿臼窝容纳门轴。柜门以木轴为枢,不用铰链。方角柜四角方正,柜门以铰链联结角柱,角柱垂直地面无侧脚,方角柜若上置顶柜成对摆放,则称“四件柜”。四件柜的大小根据用途而定,小到闺阁中桌案上的首饰柜,大到宫廷里丈余高的朝衣柜,尺寸悬殊。
其他类型的家具,诸如起到挡风、隔断、障蔽和装饰作用的屏风,用以梳洗的镜架、衣架、面盆架,用来取暖的火盆架,以及存放大小物品的各式箱盒,弥补了上述四大类家具功能的不足。
随着明代家具结构和种类的不断完善,功能逐渐上升为决定家具形制的首要因素,其艺术化的造型和纹饰是古人审美情趣的真实写照,美观而实用始终是明代家具制作工艺遵循的一条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