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李沧区板桥坊村古街斑驳小巷幽深,庭院方正典雅青白相间,其建筑之精美与保存之完善,令人赞叹。房子多为砖石结构,每块砖头都是当年由人工做成,甚是结实。
胡子宏的“胡氏客厅”大家好!我是风物志晓松。前几天,我带着大家看了距今有年的会前村遗址,今天再带着大家去看看多年的板桥坊村。大家一定在想,现在这座板桥坊村老村,是什么模样?目前还有吗?答案是:有的,在青岛市李沧区的板桥坊,而且存量不少。这些民居,青砖石墙小巧玲珑,大多深藏于古村小巷的深处。青岛类似板桥坊村这样始于明代的“城中村”,曾散落于青岛各处。当下,它们中很多已经融入到城市化的大潮中,挥挥手没有任何过往的留痕。据说,原青岛市崂山县曾进行农宅规划,若干老屋从此消失。而板桥坊村由于是“城中村”,得以在沸腾的日子里保留至今。
四通八达的小巷板桥坊村如同这些老村的影子,有着青岛古村落和北方古朴民居的典型征象——一条条幽长的小巷四通八达,连接起一排排方正的旧式老屋。飞檐青砖石墙的四合院、以铁环为把手的黑漆木门,天井,照壁、正屋、东西厢房。
板桥坊村悠长的小巷板桥坊村北面,则是青岛十大山头之一的娄山。严冬,因为有着娄山这个天然屏障遮挡北风,冬天因此便不那么凛冽。
板桥坊村石头垒的墙板桥坊村古民居,建筑之美存量之多。我走在小巷上,看到有座高墙深院,灰色的鱼鳞瓦片,房屋倒塌,成为废墟的庭院;还有一座建筑像庙堂,也是灰色瓦片,上有鸱吻,下为斗拱结构,人说“胡氏客厅”,已经被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立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古村中,这房子最漂亮。那座高墙深院的宅子和“胡氏客厅”的主人就是胡子宏,他是上世纪20年代的四沧区区长,家境富有谦和幽默。
铁环为把手的黑漆木门漫步板桥坊村,欣赏造型迥异的屋檐和门楼,细品“泰山石敢当”和“吉星高照”等精美的砖雕,寓意保佑着家族平安吉祥。房屋构件雕刻,有龙纹、有水形和向心结等。石头垒成的石墙,西北胡同的拴马石等,看到这些让人欣喜不已。我们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回到了遥远的过去。
西北胡同的拴马石板桥坊村,是青岛的陆路门户。在这里,有日军设立的检查站,盘查甚严,俗称“卡子门”,目前也被李沧区文化和旅游局立为不可移动的文物。其实,板桥坊的“卡子门”的始作俑者是德国人。在板桥坊村,我看着,胡子宏生前的宅院书房和车库。望着,至今还是村里最漂亮的房子胡氏客厅,还有设立的“卡子门”,令人嘘唏不已……好了,本期有关青岛市李沧区有多年历史的板桥坊村就了解这些,我是风物志晓松,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