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分片区整治探索解决停车难等城市病

中科荣获公益中国爱心救助定点医院 http://weifang.dzwww.com/cj/201711/t20171127_16268082.htm

近年来,南京下大力气探索解决“停车难”等城市病,今年以来,更是把夫子庙等10个停车难问题突出片区综合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创新举措、系统治理,为解决全市停车难探索一条新路子。

位于卡子门大街与大明路交会处的一家汽车商城背街小巷内,5组新式垂直循环立体车库投用,可同时停放60辆车。本报记者崔晓摄

夫子庙是南京驰名中外的标志性景区,但如果提到开车去夫子庙,不少有车一族恐怕都要犹豫一番,“车停在哪儿?”由于交通流量高度集中,停车设施相对缺乏,夫子庙周边地段停车位常常是“一位难求”。

热门景区停车难,居民小区同样难停车。家住玄武区大石桥的市民黎先生刚买新车不久就遇到头疼事,下班回家常常要开着车在小区周围转上两圈,用他的话说,能不能找到离家近的停车位得“看运气”。

随着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停车难成为许多大中城市发展中的“痛点”。近年来,南京下大力气探索解决“停车难”等城市病,今年以来,更是把夫子庙等10个停车难问题突出片区综合整治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通过创新举措、系统治理,为解决全市停车难探索一条新路子。

系统思维,推动片区综合整治

停车难,根源是“车多位少”。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去年底,南京江南六区机动车保有量达.7万辆,停车泊位总量约.2万个,仅静态停车泊位缺口就超过40万个,供给和需求严重不匹配。特别是在主城区的一些老小区,停车更是难中之难。

记者注意到,和过去着眼于一条街道、一个小区简单做“加法”,哪里缺停车位就在哪里就地增加停车位供给的思路不同,这一轮停车难整治,南京划定了10个代表性片区,分片区进行系统整治。

10个片区中,玄武区兰家庄、秦淮区四方新村、建邺区大南湖、鼓楼区龙江片区等主城居住密集区占到大多数,医院周边、夫子庙等重要城市功能区也被列入整治范围。

以龙江片区为例,南至清凉门大街、北至草场门大街、西至龙园西路—湛江路、东至龙园东路—凤凰东街的这一片区,总面积不过约1平方公里,集聚了1.2万户、3.66万人口,片区居民机动车保有量达到辆,停车泊位缺口个。相关部门据此制定了地下空间挖潜,增加泊位供给,建设停车诱导,提升资源利用等整治思路。

通过新建改造停车场、机关企事业单位错时开放停车场、道路划设夜间泊位、协调片区周边可开放停车场等举措,新增泊位个,弥补了90%的停车位缺口。

“从整个片区着眼,综合分析停车需求缺口、昼夜通勤流量等数据,同时,排出了区域内可供停车设施的建设空间、机关单位公共停车资源等,通过区域统筹,找到停车难的最佳解决方案。”鼓楼区相关负责人表示。

分类施策,精准制定解决方案

不同片区造成停车难的原因各异,治理对策也必须因地制宜。

面积0.6平医院片区居住人口仅有不到人,机动车保有量不到辆,医院吸引了庞大的就诊患者及陪护家属,原设计的个地下、地面停车位远不能满足需求,到了正常门诊日,医院周边道路都成了“临时停车场”。

医院停车难问题,建邺区、河西管委会已经把增加停车设施列入计划并启动相关项目,结合周边学校、公交场站等设施建设,新建4处停车场,增加约个泊位。

位于建邺区的大南湖片区,则是老旧小区集中的居住密集区,片区人口5.7万人,夜间基本停车位需求1.58万个,近期停车位缺口约个。根据计划,片区范围内将新建6处公共停车场,提供个泊位,同时通过在湖西街、南湖路施划泊位,夜间限时服务居民停车,基本可以满足片区居民停车需求。

记者了解到,南京整治10个停车难突出问题片区工作启动以来,在市、区各相关部门统筹推进下,目前已经取得积极成效。

鼓楼区针对老城居住区停车位不足、新建空间有限问题,积极协调片区内学校、商业综合体提供泊位,专供居民夜间停车,实现了夜间闲置车位高效利用。

秦淮区积极探索夫子庙片区停车智慧管理,结合步行街创建,开发建设夫子庙智慧停车系统,通过“夫子庙一键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42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