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巅的忠诚守护者法治头条环球网

本文转自;

普玛江塘,位于西藏山南浪卡子县,海拔米。作为全国海拔最高的行政乡,空气含氧量仅内地的40%,年平均气温零下7摄氏度,全乡人口仅人。年,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成立,一群矢志守边的民警从此驻守在这里。

“85后”的索朗达杰从年起,在普玛江塘干了4年边境派出所所长,前不久才刚刚调任浪卡子边境管理大队。早在前往普玛江塘采访前,我们就听说不少他在边境冰川上“生死救援”的故事,因此记者这一次出发探访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首先就邀请他一路同行。

高原上的“南泥湾”

8月17日由拉萨出发,在海拔多米的浪卡子县城休整一晚后,记者一大早就乘车直奔该县最南端的普玛江塘。

一路上,海拔随着蜿蜒曲折的盘山道不断升高,索朗达杰向记者反复提醒两个字:吸氧。他说,在海拔逾米的普玛江塘,内地来的民警因为缺氧,都会不同程度出现高原反应,即使是长年在西藏工作生活的他,一开始也同样有些不适应。“还有,到了上面千万注意别感冒。”索朗达杰说,缺氧不只会带来高原反应,前两年派出所有个河北来的民警,一天突然咳嗽不止,医院一查竟然是肺水肿。由于当地医疗条件有限,最后是送到了拉萨才治好。

在高原地区,生产环境的优劣有一个很直观的标准:有没有树。海拔越高,树木就越难存活,甚至有时能有一些绿色都格外可贵——当我们的车开到普玛江塘后,发现这里连一棵树的影子也看不见。

想种出普玛江塘边境派出所的第一棵树,这是索朗达杰始终惦念的。然而,初到这里的他却发现,派出所里一开始连棵草都没有。

“既然守在普玛江塘,就要有点‘南泥湾’的精神。”看着派出所里“寸草不生”,索朗达杰就带着民警来到附近国道的工地上,把修路挖出的草皮一块块搬回所里,修整铺齐,一到夏天这些“野生”的草坪上竟然还长出了不少金蘑菇。看着战友们因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而导致嘴唇发紫开裂、指甲凹陷、口腔溃烂,索朗达杰主动向专家教授请教高原种植技术,通过反复实验逐一攻克低温、冻土、人工授粉等一系列难题,成功带领派出所民警在普玛江塘种出了土豆、白菜、黄瓜、西红柿等7种果蔬,其经验做法在山南被迅速推广。

记者在派出所看到,经过三年多的辛苦耕耘,如今这里果蔬种植种类已经扩充至16种,年收获各类蔬菜瓜果公斤以上,自给率达到了67%以上,是西藏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海拔米以上的单位中,第一个自给率超过60%的派出所。

尤其令人惊喜的是,记者在所里还发现了几棵栽上不久的柳树苗。“现在是夏天,目前长势不错。”索朗达杰在所里时每天都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28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