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玛生态村村美民富产业兴

  中国昌吉网讯(通讯员朱文斌赵蓓)玛纳斯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培育现代畜牧业和特色旅游产业,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奋力打造“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的新时代美丽新农村。

  初夏时节,笔者走进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条宽敞整洁的水泥马路,一排排红顶黄墙的牧民定居房错落有致地建在道路两旁,村内路灯、绿化、排水等基础设施一应俱全。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全景。赵蓓摄

  “这两年我们家乡发生了很大变化,路也修宽了,路灯也安上了,自来水也装上了,污水管道也通到了家家户户,生活很方便。感恩党的好政策,我们看病有医保,养牛养羊有补贴,种地有补贴,我们现在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村民巴合提·沃布拉伊说。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草木葱茏、鲜花盛开的农家小院,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道路两旁排列着一组组分类垃圾桶,马路干净整洁,看不到烟头和塑料袋等杂物。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后,村民加尔亲古丽·哈万成了村里的保洁员,每天定时打扫道路卫生,平时还会在村庄周围巡查,发现垃圾及时清扫。村民也自觉维护村庄环境卫生,养成了爱护环境、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

  加尔亲古丽·哈万说:“很幸运我们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遇到了美好的时代,我们的幸福生活是党和国家给的,我们要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日子越过越好。”

  去年,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大力整治人居环境,整村推进风貌提升,着力打造冬有居住、夏有经营的乡村旅游发展新模式,打造集旅游观光、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生态新村,眼光远的村民经营着农家乐,销售着农特产品,日子越过越红火。

  “我们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是全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环境也非常优美,人口也相对集中,而且紧临S线,夏季的游客非常多。从年开始,村上把闲置的房屋整修好,以出租的形式对外租赁,我当时看中了这里的商机,当年9月份开了这家饭馆,现在的生意越来越好,每个月有2万元的收入。”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村民周开锦说。

  如今,闽玛生态村建起了座牲畜暖圈,冬春牧草不短缺,牲畜产羔成活率高,养殖效益很好,优质牛羊肉产品销往疆内外市场,传统畜牧业正在向现代畜牧业转变。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村民古孜牙·夏依扎达说:“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去年我们家盖了新圈,今年养了10头牛,预计年底可以增加收入3万元左右。我们要好好发展养殖业,把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村里建起了座牲畜暖圈。图为村民古孜牙·夏依扎达和丈夫正在新盖的圈舍给牛喂草料。赵蓓摄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是福建省三明市对口援建的游牧民定居示范村,也是全疆第一个高标准建成的牧民定居新村。年以来,玛纳斯县、福建援疆前方指挥部先后投入1.2亿元,帮助全村户、多名哈萨克族农牧民全部搬进了定居房。现在他们家家户户用上了水冲式马桶,家门口建起了卫生院、幼儿园、文化广场,牧民们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玛纳斯县旱卡子滩乡闽玛生态村党支部书记达尔汗·卡克尔汗说:“通过十几年的建设,如今村上学校、医院、篮球场、文化广场等各类设施齐全,全村绿化率达到48%以上,同时通过三区分离和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彻底解决了过去村里环境脏乱差的问题,现在村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村民都特别满意。我们依托本村54万亩优质草场和圈舍资源,引入本地龙头企业建设种羊场,全力推进畜牧品种改良,帮助牧民增收致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5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