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万千的奥秘解析

气象万千的奥秘

摘要:生活中离不开气象,气象也给生活带来了无数便利。小到每天出门关心的天气变化,大到全球气候变暖产生的夏季高温热浪。我们为了地球,也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需要了解这身边的万千气象。喜爱军事历史的朋友,往往会对一些气象条件影响战局的战例如数家珍。数亿年来,宇宙中这颗蓝色的星球—地球,正默默围绕着太阳周而复始地旋转着,在漫长的岁月中孕育了亿万的生命。地球是人类的家园,它被厚厚的大气圈所包围,其中千变万化的天气现象引起我们无数的遐想。自古以来,人类就渴望揭秘形形色色的天气现象变化。在文明史神话中,人们创造了“雷公、电母”,甚至还缔造了呼风唤雨的“龙王”,希腊神话还将雷电归因于主神宙斯的武器“雷锤”,北欧神话则将雾、霜和露水比喻为女武神纵马飞驰而过的痕迹……然而科学的种子也同样在萌发,亚里士多德的《气象通论》,就让人们用崭新的科学视角,认知天气和大气光学现象。本人将介绍我在藏区科普气象奥秘。

关键词:藏区;气象奥秘;高原特色

引言

当前日益发展和成熟的物理学原理、现代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特别是空基和地基遥感、电子计算机等技术飞跃发展,为大气现象的探测与认知提供了新的契机。目前,气象研究与业务的重要目标为对地球大气圈及其密切相关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生物圈等的物理、化学、生物特征及其变化过程的系统连续监测、分析与预测、评估。纵观大气科学的历史进程可以看到,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天气预报已有多年的历史。以天气学方法为基础的天气图预报,是目前常用的一种天气预报方法。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诞生于年,这张天气图亦可以称为观天测雨的“信息树”,这意味着未来风云变幻的“信息”将被描绘在这张天气图上,这是预测未来天气的开端。随着近代物理、数学等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计算数学的飞速跃进,使得数值预报模式技术有了重大突破—气象学家可以在电子计算机上,用计算方法做定量的数值天气预报了!至此(20世纪初),气象学家梦想预测未来的“水晶球”才得以浮现在人们面前。数值模式的应用领域也从中短期天气预报拓展到短期气候、长期预测、气候系统模拟,这意味着人们梦寐以求的预测天气的“水晶球”正成为现实。

概述

山南市位于冈底斯山至念青唐古拉山以南,雅鲁藏布江干流中下游地区,北接西藏首府拉萨,西与日喀则毗邻,东与林芝相连,南与印度、不丹两国接壤,地处东经90°14"至94°22"、北纬27°08"至29°47"之间,是西藏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属温带干旱性气候,南部边境地带属高原亚寒带半干旱气候。年均降水量不到毫升,雨季多集中在6至9月。全地区全年日照时间为-小时,年平均气温最低为6℃,最高8.8℃;最高气温31℃(加查),最低气温零下37℃(错那)。年均风速在3米/秒左右,最大风速为17米/秒,风期主要集中在12月至次年3月。西藏山南地区气温比较适宜,并无严寒与酷暑,但降水情况不均,且不同月份与季节差异比较大,日照资源在6月份之后逐渐减少;在气象灾害方面,各种气象灾害基本均会发生,暴雨、大风灾害对农作物影响较大。山南市气象局针对学校、社区和农牧区的需求,深入开展气象科普特色活动。

二、深入牧区,“手把手”宣传

从年11月起,山南市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点交换到海拔米以上的西藏浪卡子县伦布雪乡的知达卡村、边嘎村和拉康秀村,属区牧区,那里交通十分不便、通讯信号极差、经常停电、物质供应不足等条件十分艰苦,气候十分恶劣,常年遭受雷击、冰雹、大风、干旱、强降水、泥石流等气象灾害,特别是牧区海拔高,春夏季经常出现雷暴天气,每年雷电灾害造成人畜伤亡的案例很多,而农牧民应对气象灾害的意识不强,防御气象灾害手段及其落后,直接给群众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带来极大影响。我们针对这一情况,组织气象科技人员,深入到驻村点开展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和气象灾害应急演练活动。在点上,一是组织向牧区群众宣传气象科普知识特别是气象灾害知识,让广大牧区的群众知道什么是气象灾害、气象灾害带来的影响程度及的造成的损失;二是以本民族文字制作气象科普知识小手册、宣传挂图、宣传单等,发放给群众,让群众经常翻阅气象科普知识,掌握和了解气象灾害知识;三是组织群众开展气象灾害应急演练,让群众掌握突发气象灾害事件时的应急处置能力;四是设立咨询点,对群众不了解或有疑惑的进行解答,让群众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气象灾害知识。

三、走进农区“心连心”宣传

2.1气象科普全覆盖

我去时正式起动了气象科普对“三农”的气象科普宣传活动,同时起动了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建设工作,现山南市气象部门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工作覆盖全市所有乡镇90%以上的行政村,有效改变过去因缺少气象信息而造成防灾减灾被动的局面。

2.2气象科普办法多

在农区气象科普中,一是我们深入农区开展举办气象科普知识讲座、知识宣传,二是结合当地农牧产业,具有针对性地开展气象灾害防御知识;三是我们利用乡村气象信息员,将气象科普知识传递到农区群众手中;四是在主要农业区设立电子显示屏,及时传递天气预报、气象服务信息、气象灾害信息和应急防御知识;五是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1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