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
江南都市报讯全媒体记者许南平摄影报道:“哇,这个通用探伤仪探头又可以正常使用啦。”“罗师傅真是好样的,垃圾堆里还能找到‘黄金’哦。”9月28日一大早,南昌局集团公司赣州工务段探伤工刘晨旭和熊宇飞拿着擦拭一新的钢轨探伤仪,不禁发出阵阵感叹。
9月初,该段积极鼓励一线班组职工转变增效观念,突破降本空间,广泛开展“变废为宝”活动。要求一线班组职工从“废”字上做文章,将废旧材料、工具变废为宝,在修旧利废上下工夫、出效果,不仅可解决废旧物资的处理问题,还可节省生产成本。
一线班组职工擦亮眼睛铆足了劲,纷纷为变废为宝出谋划策。随着钢轨探伤仪探头灵敏度不断衰减,导致班组很多常规钢轨探伤探头报废,以往大家随手就将报废的探头成套往垃圾堆一扔了事。48岁的党员修理工罗会勇仔细琢磨、就地取材,发现这些报废探头线可以经过加工后再次放在探伤焊缝的通用探伤仪上使用。以往单独购买通用探伤仪的探头连接线需要元一根,段管内4个班组每月需要更换通用探伤仪探头连接线30根左右,仅此一项变废为宝一个月就可节约直接生产成本元,一年就可节约四万多元。如今,探伤工碰到这种报废探头都“悄悄”带回工区,让班组懂电工的老师傅“妙手回春”,焊接好后又可以在通用探伤仪上重复使用。
开展“变废为宝活动”以来,该段个一线班组职工特别爱“淘宝”:拆卸下来的螺丝、螺帽、水管卡子等,将其保留下来,留着下一次用;边角料、旧开关、旧设备、废旧钢筋头……,只要稍有利用价值的,他们都想方设法让其“起死回生”,节省材料费用。不少废旧材料经过班组职工一鼓捣,就成了一件具有实用价值的“宝贝”。以往,一台价格多元的钢轨探伤扫查架钢丝绳经常会断,经过更换一根仅2元的小钢丝绳就可让“下岗”设备重新获得“上岗”资格,产生二次利用价值。班组用量较大的擦拭油污抹布也会在职工领出去之前先一分为四再发放到班组,做到物尽其用,减少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降本增效。
“如今,一线班组职工主动算好经济账,持续念好修旧利废这本‘节约经’,从每个环节挖掘创效潜能,营造变废为宝的浓厚氛围,助力企业低成本、高质量发展。”该段探伤车间主任尹小军自豪地说。
值班编辑:范俊杰
值班审核:吴剑锋
值班编委:朱晓晖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