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上旬顶着炎炎烈日,三赴中贸圣佳艺术空间,观摩此次春拍的家具。本场拍品整体质量较高,业内普遍给予好评。官方的图录介绍文案详尽而精彩,非常值得细读,本文不再重复介绍,仅选几件略谈观后的点滴体会。
一、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
此椅年秋季上拍纽约苏富比,当时拍卖方断代为清康熙。其后于年秋再现纽约苏富比,以48.25万美元成交,这在十余年前是令人咋舌的高价。在看到拍卖图录时,我用“柔婉清绝”来形容它。
参阅:纽约苏富比年拍卖图片
王世襄先生品评明式,谓其自藏的四出头椅(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为“柔婉”一品。
未见实物之前,较难理解王先生的这番品读。待得亲身前往上海博物馆观摩,始知真意。其用材之细柔,今人轻易不敢尝试。经实地测绘,扶手端头的直径仅24毫米,如拇指般粗细。中贸圣佳年秋拍,征集到一对四出头官帽椅,经核对细节尺寸与背板木纹,证实与王世襄旧藏为同一堂。
参阅:中贸圣佳年秋拍图片
本场拍品,韵味像绝了这一堂,似有过之而无不及。所有圆材都细于常规之器,扶手亦细至24毫米,柔弱似风吹摆柳的女子。可就是这样细柔的腰身,竟也伫立了三四百年啦。
Lot清早期?黄花梨四出头官帽椅(一对)
座宽58厘米座深43.5厘米高厘米
估价:RMB5,,-6,,
搭脑曲线柔和,过度自然舒缓,不带一点火气,相比王先生的藏品,少了硬朗的棱角,添了如水的婉约。之下的椅背、扶手,俱不加任何修饰,素素的无一丝人间烟火的清雅。
座面以下却转用方材,但依旧纤细,却显出刚直的风骨。略去壸门等修饰,只顶牙罗锅紧贴着牙条,坚固而空灵。上圆下方,天圆地方,外柔内刚,这椅子表达了很多,蕴涵了很多。不仅柔婉,尚且清绝。
二、楠木卷书搭脑靠背
经问询多位从业近三十载的行家,均称从未经手过黄花梨的此种靠背,只有极个别的柞榛木、柞木、楠木等,可见此品种之稀有。
Lot楠木卷书搭脑靠背
长63厘米宽45.4厘米高54厘米
估价:RMB,-,
器名“靠背”,似源于明代高濂《遵生八笺》,言其“如镜架然,高可二尺,阔一尺八寸,下作机局以准高低。”此外,高濂同时还记录了另一个条目,曰“欹床:高尺二寸,长六尺五寸,用藤竹编之,勿用板,轻则童子易抬,上置依圈靠背如镜架,后有撑放活动以适高低。如醉卧、偃仰灌输,并花下卧赏俱妙。”字面上看,欹床比靠背矮,但比靠背要长的多,也可以调节高低,推测很可能是一种较长的靠背。
宋代有一种卧具叫做欹架,高承《事物纪原·舟车帷幄·》:“陆法言《切韵》曰,曹公作欹架,卧视书。今嬾架,即其制也。”明代王三聘《古今事物考·器用》中,也有此记载。欹架和欹床名称之间,倘或存在关联性,则靠背在宋代可能叫做欹架或嬾架。这尚需名物学的进一步论证。
有文章称嬾架也叫“养和”。唐宋时期确有“养和”一名,但并未查到与嬾架之间存在关联的文献资料。《新唐书·李泌传》:“泌尝取松樛枝以隐背,名曰养和。”清黄宗羲《余若水周唯一两先生墓志铭》:“又得悬崖奇木,製为养和,坐卧其间。”两条史料看出“养和”是以天然树枝、奇木所制,应似凭几一类。
查阅古代书画中靠背椅的形象,也未见以天然木制者,因此将靠背称为养和,恐怕缺乏实据。
三、黄花梨瘿木面一腿三牙方桌
一腿三牙方桌属于方桌中的特殊制式,按其外侧牙来说,分为宽牙、窄牙两种。窄牙的一般设腿间罗锅枨,通常不顶牙也不设矮老卡子花。宽牙的有顶牙罗锅枨、高拱罗锅枨加卡子花和霸王枨三种,往往桌面冰盘沿下加剁边。方桌遗存颇多,因家家必备,但一腿三牙方桌制式独特,桌面边抹较其他方桌要宽大许多,用材奢费,存世仅十余张。本品桌面面心镶整块瘿木,瘿结密若葡萄,粒粒如鬼面般可爱,更是难得。
Lot清早期黄花梨瘿木面一腿三牙罗锅枨方桌
长96厘米宽96厘米高85厘米
估价:RMB,-,
方桌四腿八奓,稳健清朗,用材工手皆为上品。经仔细观察,此方桌做工还有一个工艺特点,前所未见,值得仔细揣摩。
其独特工艺在于顶牙罗锅枨两端与腿足的榫卯,通常一根枨子的两端使用相同的榫卯,而此桌不然。经反复观察,发现此桌罗锅枨一端用勾挂垫榫,木楔外露,清晰可见。而另一端则未见,四根罗锅枨皆如是,且方向一致,外露的木楔均在左侧。
同一根罗锅枨的两端
此举显然是工匠有意为之,但反复思量,终不得解。尝试与经验丰富的行家里手探讨,也是未曾听闻,但是见过一种暗勾挂垫榫,外面不露痕迹,推测该桌可能采用一明一暗的勾挂垫榫,如此既保障牢固,又便于安装拆卸。
由于此桌原装未经拆解,无法确知其中奥妙,耐人寻味,但无疑是匠心独具。
四、黄花梨六足圆凳
Lot明末清初?黄花梨六足鼓凳
高50厘米
估价:RMB2,,-2,,
鼓凳是明式坐具中甚为少见的品种,其造型优美,但制作难度大,材料消耗多,数量远远少于方凳或长方凳。
鼓凳六攒边框镶独板面心,冰盘沿,下方敛入后起压边平线一道。束腰较高,几与边框等厚。鼓腿膨牙,腿足鼓出后底端内收,并向两侧撇出,宛如蒜头,落在托泥之上。腿足沿边起阳线,与牙板柔婉相接。牙板较阔,以插肩榫结构与腿足相接,挖造型简练的壸门。整个腿足、牙板围合成一个莲瓣纹空间,兼以沿边阳线勾勒强调,颇为美观。托泥作倒冰盘沿,亦为六攒式,附龟足与攒接处下方。
鼓凳造型可上溯至唐代的月样杌子,宋代已经大量使用鼓墩,并在鼓墩基础上发展出了了腿足明显更具有结构性的鼓凳,明清时期鼓凳的应用甚广,因其在卧室、厅堂、书房等处无不适宜,可单可双,甚至更多,既便于使用,又具点缀室内效果。此凳面硬屉式,除了坐具的功能外,亦可作小几使用,搁置香道具、茶具,一物多用。
圆凳制作精良,造型饱满可爱,自不必多言。由于制作难度大,构件均需大料挖制,因而产量较小,存世至今更是稀有,且所见圆凳多为四足。六足而黄花梨制者,仅此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