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四合院中的雕梁画栋之美那些精雕细

大家好,我是京师玩儿主,今儿和大家聊聊老北京四合院中那些雕梁画栋之美;那些精雕细琢的物件儿

在这四合院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绚丽多姿的物件儿。这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最欣赏的呢,有怎么几大类:第一类就是形式多样的,雕梁画栋的门、窗;第二类就是用来连接各处的各种游廊和走道;第三个类就是雄伟壮丽的各种影壁,第四大类就是无处不在的各种彩画。还有就是我简单介绍过的园林景观。

首先咱先来聊聊这里随处看见的,各种各样的门和窗。咱先来说下门,就门而言,它可以分出很多种类型,那比如说前几期给大家简单介绍过的几种大门和二道门外,还有什么屏门、月亮门、隔断门、风门、单扇门、双扇门、版门、隔扇门、格子门等等。这些门在规格、式样上,无时无刻的不在凸显着主人的身份和地位。并每时每刻都在流露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一般的门都是朱红大门,也有少部分是油黑的大门。这些大门多为板式,其上面的“配件儿”除了原先提过的“额坊”、“雀替”外,还有像什么门簮、门钹、门首、门楣、门槛儿、门镜、匾额等等。这些小物件儿,以后有机会在和各位详细的介绍。

现在在来说说这个“隔扇门”。这隔扇门在宋代被称为“格子门”,它是安装在院内正房或厢房的明间前,其通常为一樘四扇。它主要是用以分隔室内、外空间用的门。明间隔扇门,平时两侧的门,是不开启的,仅开启中间的那二扇。这是因为作为居住用房,四扇门都打开的话,这门洞显得就太大了,不仅开启时不便,对冬日保暖、夏日防晒也很不利。为了限定门口开启的尺寸以及为了以后挂门帘方便,人们一般会在中间的那两扇隔扇门的外侧,加装个辅助性门框,用它突显中间这两扇门为进出使用的大门。这个木框架,就被称为帘架。

现在在和大家来聊聊窗。这窗分为槛窗、支摘窗、什锦窗。1.槛窗多用于较郑重的厅堂内。2.支摘窗是分为上下两段,上面的窗能支起,下面外侧的护窗能摘下,它是北京传统四合院中用的最多的一种窗式。3.什锦窗多用于四合院的游廊及宅院中,其外廓有圆、方、多边、甚至还有果蔬形的。其一般多为不能开启的固定性窗。主要作用一是采光,二是美观。

在北京四合院中,这门、窗上装饰的最普通、最常见的图案,就是“步步锦”。其特点就是它的基本线条是横线和竖线,并且把它们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四周嵌以简单的雕饰。之所以称为“步步锦”,是为了反映出人们盼望不断进取,步步高升,奔向锦绣前程的美好愿望。还有一种叫做灯笼框(又名灯笼锦)的,它也是一种常见的传统窗格图案。您可把它以理解为简化了的灯笼形象。窗格框四周多装点着团花、卡子花等雕饰。中间留的大面积空白处,可以题诗也可以作画。在旧时,灯笼有光明和喜庆的意味,同样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故此这些灯笼框窗格即表达了这种美好的愿望。

在老北京四合院的门、窗雕刻中,可远远不止这些图案,还有像“人字纹”、“龟背纹”、“万字纹”、“拐子纹”、“风车纹”、“星光纹”、“蜂窝纹”、“金钱纹”、“柿蒂纹”、“卷草纹”、“团寿纹”、菱花纹”、“马三箭”、“豆腐块”、“冰裂纹”等等,上面往往还装嵌这福、禄、寿、蝠、桃、松、竹、梅图案。这四合院里的门、窗多为木质的。放眼望去,随处可见这些门、窗上横竖按一定规律排列的窗棂图案。这些木雕从工艺上来说,又可分为平雕、落地雕、透雕、贴雕、嵌雕、圆雕、突雕等。那这里面儿能讲的东西就太多了,咱们今天就不聊怎么深入了,咱继续往下聊点儿别的。

现在咱来说说这廊子和过道儿。在四合院中,廊子是用于连接院落内各个房屋的建筑物。人们习惯用这个廊子来关联,或者说是“游走”于院中各处的功能性建筑,这“游廊”也是因此而得的名。它们在造型上,可以说很是灵活,空间形态也很多变,应用也很广泛。这游廊一般被设计为曲折通幽、从而营造出步移景异的视觉效果。这“游廊”又可细分为“抄手游廊”、“窝角廊”、“穿廊”和“工字廊”等几种形式。“窝角廊”是正房和厢房的夹角处建造的较为矮小的廊子。因其窝在一个角落,故称“窝角廊”。“穿廊”是四合院内院与院之间、或是路与路之间的廊子。“工字廊”是在前院儿正房和后院儿正房之间,建造的一条直通的廊子。还有种从房子两边儿的山墙上开门接起的游廊,它们被叫做“穿山游廊”或“钻山游廊”。廊子和房屋建筑相连接的廊心墙上,往往还开有个门洞儿,它被称为“廊门洞子”。

讲完了廊子,咱们在来说下过道儿。院落内,为了沟通前后院,在次要房间或单独建造的通道,被统称为“过道”。在坐北朝南的四合院中,一般都将东耳房东侧的半间,开辟为过道。坐南朝北的四合院,通常开在西南耳房靠西的半间。

这游廊或过道儿,前后的檐柱上一般都会装饰有倒挂楣子、花伢子等。其两侧大都还会设置栏杆和坐凳儿。这游廊既可以作为行人的通道,也可以作为人们停留、休憩、观赏景致之所。并且还能起到划分区域,增加景深的效果。

下面儿再来聊聊院子内、外的影壁。在这里,仅仅是从它们的艺术价值上来肤浅的聊一下。在民间,这影壁多为砖雕的。在它们上面多镶嵌、雕琢着,以龙、凤、仙鹤、四季花草、岁寒三友、福禄寿喜吉等为题材的吉祥图案。这些由雄壮、美丽的曲线,所构成的图画之美,款式之多,雕琢工艺之精湛,是着实的令人叹为观止。这砖雕可大致分为以苏州、广州为代表的南派,也有以北京、山西为代表的北派。这北派,艺术纯熟,风格古朴、豪放;南派技法更为丰富,造型更为精致,层次感更强。不管是南派还是北派,这些影壁,在传统四合院砖雕艺术门类中,都占有着很大的比例。它们既可以突出建筑物的豪华与壮美。又可以突显主人的身份和意趣爱好。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无雕不成屋,有刻斯为贵之意。

那下面儿就来说说重头戏,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部分,那就是在四合院中无处不在的彩画。彩画艺术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可谓十分的悠久。在老北京的四合院建筑中,这油漆彩画可以说是应用的是十分广泛,上至皇宫、王府,下至平民百姓的住宅,里面儿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彩画。这些彩画大体上可分为旋子彩画、和玺彩画、苏式彩画、宝珠吉利草彩画和海墁彩画五种。这“和玺彩画”。在清代,它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彩画,其图案包括龙、凤等内容,是一种御用彩画,故此又被称为宫殿彩画。它大多用在皇家宫殿之上。这“旋子彩画”,俗称“学子”、“蜈蚣圈”,其等级仅次于和玺彩画。它也是宫廷建筑中运用较为广泛的彩绘类型。因彩画外边缘有旋涡状花纹,故被称做“旋子彩画”。这“苏式彩画”,它是民间最常见的一种彩绘装饰。老北京的园林、公园、四合院民宅、各种游廊大都属于此类。这“宝珠吉利草类彩画”,主要是发源于我国东北满蒙少数民族区域的一种彩画,它仅仅出现于清代前期的院落中。这“海墁类彩画”,是在包括上、下构件及其它部位的一种满铺、满绘的画法,而其它类型的彩画,绝大多数只是在上、下的大木构件上,也就是局部范围上才使以彩画。在清代时,前三类比较多,后两类比较罕见。

这些彩画的内容包括山水人物、飞禽走兽、虫草花鸟、吉祥祝福、甚至有的还绘有民间故事等等。这些在形象上栩栩如生、富贵华丽的彩画,真可以说是一种让人称绝的、光彩夺目的东方艺术。您若是能有机会置身其中,静心缓步,慢慢的,认真的去欣赏它们,不知您是否也会有种身临其境、仿佛游走于一幅巨型的画卷之中的感觉。当您真能陶醉于此的时候,那您一定也会和我一样,会被它们映射出的咱们国家的传统文化中博大精深,以及广大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所折服。

那好了,今儿聊的时间有点儿长了,咱们就先暂时到这儿,有空儿咱们在继续聊。回头见。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7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