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22年上岸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小林学姐,想把我一年的考研经历分享给大家,这一年的我,踩了很多坑,也走了很多弯路,希望大家可以从我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或者得到参考,助力大家成功上岸呀!
1.个人情况
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就读于太原理工大学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考研前的本科三年,可以说是真实的浑水摸鱼型学生了,上课开小差,考试靠突击,比赛和科研经历寥寥无几,唯一可取之处就是课余时间做了许多实习,到大三终于意识到不能混沌下去了,摆在自己面前的无非就是进入社会或者在继续深造,而自己的知识储备根本够不上各种招聘条件,自己也希望对专业有更深的认识,遂义无反顾投身考研大军
2择校
择校我好像是反着来的,大家都根据喜欢的学校确定要考试的科目,而我,由于对自己的摆王拖延特性十分清楚,便坚定的避开数一英一,选择较好学习的数二英二。这也意味着我只能锁定某些学校的专硕,这个选择使我面对的竞争更加激烈。我先是根据喜欢的地区选择了四川大学,后来被它三百七十加的复试线劝退,又考虑了同地区的重庆大学,便开始了重庆大学专业课的学习。
(当时买的重大的专业课)
暑假前,我都以为就是重大了,直到快开学,对着两本厚厚的专业课,以及还没强化完的数学,紧迫的时间使我重新思考要不要继续冲,也在此时,我了解到山东大学。山大信院在我喜欢的城市青岛,专业实力也很不错,可供选择的研究方向也很丰富。而且相较于重大,只一门专业课减少了许多专业课学习的时间,翻阅了学习资料,往年报录情况及专业排名,最终我决定半路出家,报考山东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山大的青岛校区~~)
2.初试各科学习经验
(1)政治
政治这门课程是我用时最短的,我从十月才开始,一直到考前。参考历年上岸成绩,再结合工科生一穷二百的文科基础,我将目标成绩定为65分。
大多数人暑假就开始看政治课了,而我十月才开始整理政治思路,时间不多,我只能规划性价比最高的方案(这也算一个教训吧,希望大家政治有条件要早一点开始,别信一两个月七十加的逆袭洗脑贴),根据考试题型,后面材料分析可以靠肖四肖八捞一把,那就说明前期,重心要放在选择题上。
我用两个星期过了一遍难理解的马原,便开始用小程序刷选择题,同时听涛涛的其他部分的课程。到十二月,我放弃了继续听课程,转而通过肖八的选择题对预测的常考知识点进行整理,同时利用小程序刷各个名师的考研预测卷,反复的刷和记忆题中的知识点,我是时间不多只能通过题目来补足知识,还是建议大家系统学习再去刷题。技巧部分大家可以去听腿姐的技巧班,她的冲刺背诵手册也很不错,可以多看多背。
(刷题小程序)
肖四肖八背诵我跟的卡子妈,思维导图背诵起来会简单很多,大家也可以去整理要背的内容,归类和寻找规律,可以减轻很多任务量,也可以对要背的系统的总结。另外,背诵完可以对着题目下笔写写,一是形成答题时的书写思路,二是训练字迹和时间。
(跟卡子妈背的肖四)
(2)英语二
英语我大概从三月中到考前。我英语上走了很多弯路,当时我打算先单词再语法再句子到阅读,所以我五月份还在一边单词课一边语法课,耗费时间多而效果少。暑假我才意识到前期的学习对于阅读根本没作用。意识到走偏后我开始重新规划路线,要把努力显化到分数上。于是我分析了各种题型占比,决定先从阅读开始解决。
阅读我推荐去看唐迟老师的阅读课,可以拿早年的英二真题精读学习,我一般是先自己做,再去听唐老师的课程,注意那些不懂的句子老师是怎么翻译的,注意考察的题型和做题技巧,并积累生词,句型(做到看到能直接翻译出来就好了,还可以用在写作中)。同时,我利用扇贝背单词,效率得到很大提高。
(一刷阅读和二刷阅读的正确率对比,确实好太多了)
新题型我先看了赵楠楠的课,(二刷阅读也可以跟这个老师,很有方法),再根据类型用真题反复练。翻译部分推荐唐静老师,自己先做再去听讲解比较好,可以整理出包含的翻译方法。大小作文我跟的潘赟,她的九宫格写作方法我觉得很适合我。大家也可以去淘宝买一些大作文模板,英语二大作文格式较固定,模板加填词也可以出文,时间来不及的同学可以这样。临考要多看看各家关键词预测。(我当时恰好看到了朱伟老师预测的快递话题,幸运的写出了关键词)
(3)数学二
数学我是从三月中开始,一直到考前每天还大半时间练习数学,但它也是我最失误的部分,这部分大家可以引以为戒。
我三月中跟的汤老师,并且刷了他的讲义(汤老师讲义真的可以),暑假我才开始数学强化,当时一点都没做过题,觉得理解就好,大家千万要去做题,要不下笔根本不会,写了还漏洞百出。
七月我才开始搞数学部分强化,我转去跟了武钟祥老师,武老师讲课干货多,同时我也刷了他的讲义。为了增加题量,我暑假刷了的基础篇和的高数部分。我喜欢在习题册答案上做笔记,并且整理出题目的技巧和知识点,大家可以借鉴。
(在答案册上勾画知识点和技巧)
开学后我开始收尾强化,并回顾我做过的题,这里也是需要提醒大家的地方,回顾题一定要去做,不能只看!我本人真的是拖延晚期,线代我拖到十一月才开始基础,不得不说李永乐的线代讲义真的可以,线代我只听了李爷爷的课并反复刷讲义里的题目。
后期我便把重心放在了真题上,边刷真题边刷各种模拟题,对模拟题不要贪多贪难,还有,一定要注意基础题的正确率,这个也是我失分所在。以为只是马虎,但就因为这马虎,使我数学失分严重。有同样症状的同学可以从草稿纸下手,尽可能写整齐,方便检查。计算不要想当然跳大步,很容易产生不必要错误。
(4)专业课
山大专业课是数字电路。这本书学起来不难,比较容易整理,参考书目是阎石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或者用王毓银的《数字电路逻辑设计》,版本号我分别用的第六版和第三版。
(山大专业课参考书目)
山大的专业课题型风格比较固定,具体可以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