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安传统手工艺杆秤

原创双砲山双砲山讲诏安话.01.10

题字:吴正鑫

题字:徐伟武

文章来源:林惠聪《诏安传统手工艺》按:诏安话四字成语“定过珠星”,称赞人家头脑清醒,数目清楚,即使事情多么繁杂,仍一丝不乱。“珠”是指算盘上的珠子。“星”指秤杆上的铜点子,即“戥星”。

杆秤

林惠聪

俗话说:“官不离印,贩不离秤”,秤:测定物体重量的器具,早期特指杆秤。商品交易,大多以重量计算,这就需要一种计重的标准器具,因此,古人发明了杆秤。秤的秤砣叫权,秤杆叫衡,“权衡”一词由此而来。

杆秤由秤杆、秤砣、提绳、秤钩等组成,称量时根据被称物体的轻重,在秤杆上移动砣绳以保持杆秤平衡,并根据平衡时砣绳所对应的秤花读出被称物品的重量。

根据使用范围和称量,杆秤分为戥秤、盘秤和钩秤3种,但诏安的叫法稍有差别,叫:“戥(等)”、“针秤”、“量秤”。“戥”早期以钱计算,现以克做计算单位,“戥”用来称药材或金银等量小的贵重物品,一般称重范围:1克至克。“针秤”以斤两做计量单位,一般称重范围:1两至30斤。“量”以斤为单位,一般称重范围:10斤至斤。现在的杆秤提绳有两条,俗称“头闹”、“二闹”,最大称量提“头闹”,最小称量提“二闹”。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杆秤使用梅花秤头,有“三闹”,一种叫“大拍秤”的,称量较大,但梅花秤头要对针,称量不精准,年后改用平针公平秤,公平秤只有2闹,多为钩秤,盘称较少。

交易需用杆秤,因此,衍生了两种职业:“量中”、制秤匠。所谓的“量中”,是一些在市场利用一杆大秤或“量”帮买卖双方称重计费的人,充当公平秤的作用,并从中收费赚钱。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诏安有多家制秤作坊,多位于县城,但现在,县城只有几家秤店。

杆秤制作材料:1、秤杆材料:本地俗称为“筹仔”、“科仔”、“木枫”的实木,进口的楠木、黑木、红木等“番柴”,此类实木材质紧致不易吸水受潮。还有骨、牙,因材料稀缺,仅用于做“戥”用,现在未使用。2、辅料:铜线、铝线、铜皮、叨钮(秤钮)、铜制卡子、铁钉、铁盘(俗称“秤畏仔”)、铁条、青石(做秤砣用)等。3、染(漆)料、清油、桐油、石灰等。4、工具:上色(油)毛刷、锯、刨子、斧头、铁锉子、凿子、手钻(早期用的是木钻、现使用电钻),打制铁秤钩、秤砣所用铁砧、长钳、锤子等打铁工具。

做秤是一门精细的手艺,易学难精,从选材到成器有多道工序,稍有失误,称量就有偏差。工序大概有:

选料:材料多选用上述阴干一年以上的实木,根据称量需要,截成适当的长度,长度有:0.25、0.4、0.5、0.6、0.7、1.0、1.4、1.6、1.8米等规格。

刨秤杆:刨秤杆这道工序较难,要将木杆刨圆,两头一大一小,中间略粗,秤杆刨好后进行初步的打磨。

铜皮包焊:秤杆两头需要包铜皮,将铜皮剪裁并卷圆套在秤杆的端头,用锡焊紧。图方便也可使用小钉将铜皮包好钉牢,用板锉打磨。

定“叨口”,经过测量在秤杆上找出三个“叨钮”的位置,将秤杆固定,分别打出垂直的穿孔,在杆身安装“叨钮”。早期,梅花秤头的杆秤没有安装“叨钮”,绳纽直接穿过孔洞再打结系牢。

定星:将秤悬提,依次挂上不同重量的砝码,杆秤匠左手食指轻轻拨动砣绳,当秤杆处于平衡时,用圆规在木杆上划上一道印记,这道记号就叫定盘星(也就是确定斤两的位置),以此记号为原点,再用等距圆规标出各个刻度,其余的依此类推,这是一个极为细致的过程。

钉星花(秤花):按照上一步骤所标记的位置用戳子或手钻对着记号打眼,有多少星,便需多少眼。然后以细铜线(或铝线)嵌插在钻洞中而后割断、锤实。一杆秤要钻百多个眼,这道程序需耐心,稍不注意就会戳穿木杆或戳偏位置而报废。秤花有不同标注,一般:1点星为两,3点星为半斤,4点梅花星为斤,7点星表示小闹1斤。

打磨、清洗:使用钢锉顺纵向对秤杆进一步打磨至光滑,秤杆刷上一层石灰水去除油污,石灰水自然风干后用清水冲洗干净。

秤杆着色:楠木、黑木、红木秤杆利用其自然的木质颜色上桐油或清漆即可,其他的木材则染成黑色或黑褐色。为使秤杆光滑,要多刷几遍漆,并打磨多次。

修整抛光:待着过色或油漆后的秤杆完全风干后,对秤杆进行最后一次抛光,秤杆更加光滑、“秤花”也易辨识。

配上与之相匹配的秤砣和秤钩。“戥”的秤砣精铜制成,早期因生铁紧缺,“秤”、“量”的秤砣除铁制外,也有以青石打成的。

校准,秤砣底部或边缘有个小圆孔,根据校准需要,注入适量的熔锡,一把秤就大功告成。

民间传说,杆秤是鲁班发明的,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统一度量衡,增加“福禄寿”三星,正好十六星,改一斤为16两。另一种说法是范蠡所制,也是根据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在秤杆上刻制13颗星花,定13两为一斤,但因为有些商家缺斤少两,便添加“福禄寿”三星,表明:缺一两少福,缺二两少禄,缺三两少寿。20世纪50年代末,国家实行度量衡单位变革,全县除中医处方用药仍用16两为1市斤外,秤制统一改为10两为1市斤的新市制。至年,全县中医处方用药取消两、钱、分计量单位,统一改以克为单位的公制。

诏安有些俗语,也与秤关联。秆秤的“头闹”称重起点为斤;部分盘秤,称重时要扣除铁盘重量。因此,就有了“一时没仪悟,半斤挂头闹”、“自己四两畏仔要除”,“半斤八两”等俗语。做秤最重要的就是“准”字,一杆小小杆秤,是公平的象征,还凝结了正直、诚信和劝诫作用。因此,业内讲究诚信,慎收徒弟,忌讳心术不正。

诏安的传统杆秤制作历史,笔者虽多方探讨,但未能确定何时开始有杆秤制作以及师承渊源。据县城沈武金师傅介绍:上世纪六十年代,县手联社成立市秤小组,设立工场,专门从事杆秤制作,当时,从业师傅有十多个。沈师傅自70年代末进入市秤小组从事制秤,至今已有40多年,他的手艺来自家传,他爷爷传于他父亲沈文换(别名“阿细”),他父亲再传于他。据了解,曾经从事杆秤制作的师傅有沈文换、沈武金、沈建定、沈宗明等师傅。

手工传统杆秤,结构简单、携带使用方便,但准确度不高,且制作工艺停留在绳纽、非定量砣和木秤杆的基础,因此,生产制作缓慢且成本高。八十年代中叶,国家对杆秤结构做了一次改革,将原来的木质秤杆改为金属杆,解决了木质杆受天气等外界因素影响的弊端,并适应了机械化、标准化、通用化和批量化生产的需要。

目前,诏安市面上的杆秤,只有少量是本地师傅打制的,多数是从浙江永康批量购进成品或半成品组装销售的。随着磅台、电子秤、台称等计量器的普及,传统杆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诏安传统手工艺系列:

  裁缝

  织布染布

  弹棉花

  补鼎

  打金打银

  剃头挽面

篆刻:钟金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4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