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探长(共字,阅读约4分钟)
“有了孩子后,芒果都让给孩子吃,我只配吃芒果核了......”
“一个猕猴桃要9块9,虽然很贵,但是我女儿喜欢吃,所以我经常买。不过,我从来没有吃过一整颗猕猴桃,都是切开一半之后,用勺子把果肉挖出来给女儿吃,剩下的果皮怕浪费,我就自己默默的啃啃。
突然觉得,在这不知不觉中,我也变成了父母辈那样的人。”
这样的文字乍一看觉得特别的感动,母亲把最好的最甜的留给孩子,自己却舍不得吃一口,时时刻刻都在默默的付出,伟大的母爱令人泪目。然而,评论区却炸开了锅。
“这样的猕猴桃,如果我妈妈给我吃,我会感觉到窒息。为什么很多父母总是过度付出,自我感动,而把愧疚留给孩子呢?”
“我感觉这样很没必要,孩子少吃一口又不会怎样,妈妈如果真想吃,让孩子喂一口给妈妈就好了呀,这样还能让孩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呢。”
“和我妈一模一样,不管她买了什么回来,都说是给我买的,她不舍得吃,还总说都是为了我好。导致我很害怕她给我买东西,我宁可不吃,让她们都吃了,也不想背负这样的负罪感。”
★父母令人窒息的“半颗猕猴桃”,感动了自己,却伤了孩子
“我为了孩子,放弃了所有,隐忍了一切。”
“把最好的给孩子,孩子以后也会加倍的回报给我。”
许多父母总觉得自己为了这个家付出了很多,那么在他们的预期当中,孩子就应该接受这份伟大的爱,要变得更加懂事,然后长大之后孝顺父母。
但,父母有考虑过,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样伟大的付出吗?
父母过度的付出,自我感动,只会加重孩子内心的负罪感,让他们觉得愧对父母,很害怕以后没有能力回报,让父母伤心失望。
而长期在这样的心理压力下,孩子反而会蹑手蹑脚,不敢看父母那期盼的眼神,不敢向父母提出要求。那么这样的心里阴影,往往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对父母没有感恩和孝顺,有的只是愧疚和负罪感。
前几天刷朋友圈的时候,同事的孩子发了一条动态,引起了不少家长的反思。
“后天我生日,我妈问我要什么生日礼物,我却一个都不想说,因为,我一说,她又该向我展示她的伟大,为了买礼物她又得连续几天加班、我们一家人都要委屈一星期不能吃肉、她连一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我不想在她的牺牲下生活,不想背负这样的愧疚前行。
我宁可她给我买草莓之后,我们一起分着吃,宁可她不给我买新衣服而是捡别人二手的。
我最害怕的,是每次吃饭的时候,她语重心长的在我身边坐下,对我说她养我的辛苦,最不想看到的,是她对我寄托的眼神。这对我来说不是爱,而像是一根绳子,勒的我喘不过来气。”
★父母无私的付出,孩子恐“深感愧疚”
总是向孩子诉苦、哭穷的父母,他们可能想要向孩子展示自己有多么的伟大、付出了多么大的艰辛......
●但是孩子可能接受到的信息却是沉痛、愧疚、负罪感以及父母有多么的“穷”。
当孩子看到自己得到一样东西之后,父母伤心的表情、无奈的举动、不停的哭诉时,那么孩子可能为了让父母开心、安慰父母,可能不得不听父母的话,受父母掌控着。而孩子的懂事、听话,只不过是在降低自己心中的那份负罪感,怕父母失望。
又可能会将父母看作自己可以随意支配的对象,只要听听几句牢骚就可以换来自己喜欢东西,那么久而久之,感恩便离孩子越来越远。
当看到父母为了给自己买东西,而舍不得吃的时候,许多孩子的内心往往也会有一种自卑感,他们不敢再让父母买这件东西,害怕自己连累父母,害怕家里没钱,被别人看不起。
母亲不一定就要隐忍、无私,母爱也不一定就是要牺牲自己,妈妈也需要有自己的生活,也可以有自己的小心思。而母亲爱自己,孩子才懂得去爱母亲。
为自己买一个口红,并不会降低生活质量、自己吃一口榴莲,孩子也不会因为少吃一口就缺失营养。
过度付出,只会增加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委屈,从而提高自己对孩子的期盼,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反而将压力转移给了孩子。一旦孩子活在阴影中无法摆脱,那么他们的脸上便很难再见到笑容。
辣妈语录:
好吃的东西,和孩子一起分享,让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被关爱,妈妈也有自己的喜好。
父母不是蜡烛,不必一直燃烧,自己也要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挣的钱并不是全都要花在孩子的身上,可以让孩子为母亲挑选一个卡子,让孩子为爸爸剥一个橙子,在这样彼此付出的过程中,大家的内心便会到达一种平衡的状态,更舒服的生活。
家长们,你有过不舍得给自己买东西的经历吗?
(图片源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