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边境边防连队,环境反差巨大山上守卡子

刘智浚《与祖国同行》连载38

年12月,守备2师成立不久,我作为师政治部主任,在短时间内跑遍全师公里边防线上的每一个连队,每一个阵地,每一个哨所。

守备4团不仅环境艰苦,而且情况复杂。河口自滇越铁路修通以来,就是一个商贾云集,人来人往的边境繁华小城。年自卫还击作战,曾一度中断了这里的边境贸易,可是不几年就恢复起来了。甚至老山、者阴山作战的枪炮声,也阻挡不了这里的生意往来。这里有一种其他边防没有的奇特现象:两军荷枪实弹,枪声不绝于耳;贸易兴旺发达,人潮不断涌入。小小的河口县城,酒吧无数,歌厅林立,灯红酒绿。嘈杂的音乐声,喧嚣的叫卖声,混合在一起,笼罩在这个边城小镇的上空。看到这里有钱可赚,不仅“淘金者”纷至沓来,出卖自己身体的“黄色娘子军”也应运而生。

城中的种种乱象,与驻守边关的军营,形成巨大的反差。在官兵当中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山上守卡子,山下数票子”,“城中热热闹闹,山头冷冷清清”。这种光怪陆离的景象,对长年驻守河口的部队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冲击。能否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经得起“糖衣炮弹”的袭击,这对我师部队来说,是一场必须打赢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这个团驻守的地域,是我师防区中敌情最为严重的地段。特别是大南溪至山腰之间的各阵地,渗透与反渗透,偷袭与反偷袭,袭扰与反袭扰的斗争异常激烈。驻守在这里的分队,必须始终保持高度戒备,才能赢得主动。如果稍有懈怠,就有可能让敌得手,导致我师战斗失利。

年3月18日这天,越军利用刮东南风的机会,在我大南溪方向高地东侧、东南侧和东北侧三个方向放火,风助火势,火借风威,熊熊烈火向我阵地扑来,刹那间,阵地变成火海。驻守阵地的11连前哨排,一面组织扑火,一面密切注视敌情变化,同时迅速向上级报告情况。团部判断,敌人有可能借助火势,向我发动进攻。连部接到报告,立即带全部人员快速向高地机动,伺机打击来袭之敌,粉碎敌人夺取我阵地的企图。

团长何绍全则带机关精干人员,快速赶往前沿现地指挥。14时30分,敌人以一个加强连的兵力,乘着火势分三路向我进攻,在距我阵地多米处,被我前哨排官兵以密集火力击溃。打退了敌人的第一次进攻,全排官兵群情激愤,士气高昂。立即补充弹药,调整人员,准备迎击敌人更疯狂的进攻。大约过了一小时,敌人在重机枪的掩护下,分两路再次向我发动进攻,又遭到我交叉火力的猛烈打击,我用高射机枪阻断其后援。得不到增援的敌人,只有退缩到高地北侧树林,保存实力。

第二天,敌以两个班的兵力,在火力掩护下,到我阵地前抢尸体,又遭到我猛烈打击。这次战斗,前哨排在全连的支援下,打退了敌人的三次进攻,受到了各级的赞扬。师政治部将团上报的情况,整理成材料,向成都军区前指请功。被成都军区授予“坚守英雄排”的光荣称号,并荣立一等功。成为我师组建以来第一个被授予荣誉称号的单位。

守备4团是原边防13团编入我师建制的部队。在边防13团时,有一段时间因管理混乱受到了军区批评。在我师成立前夕,两级军区调整了该团领导班子,情况有了好转。特别是整编为守备4团以后,进步尤为显著,在多项工作中获得各级表彰。这个团从问题较多的团转变为先进团,重要的原因是团领导班子配备得好,特别是两名主官,是从云南省军区部队中挑选出来的优秀干部。团长和绍全是摩梭人中的精英,勤于学习,多才多艺,聪颖能干,骨子里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锐气。他做事雷厉风行,亲力亲为,说干就干,不仅字写得好,歌也唱得好,被团里官兵亲切地称为“南溪河畔的歌唱家”。政委何志海性格内敛,善于动脑,遇事冷静,能抓关键,有原则,有见地。他们两位取长补短,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是公认的一对好搭档,《解放军报》刊登了他们的照片,向全军进行介绍。

不久,老山防御作战方向某守备团,需要一位强有力的政委,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就把他从我师调走了。接替他的是我的得力助手,师政治部副主任龙建民。龙建民是一位任劳任怨,埋头苦干,不计名利,甘当配角的老同志。他在正团职岗位上已经干了很多年,是师预提干部中的第一梯队,让他到守备4团任政委是平职调动,他二话没说就上任了。我师组建以后,各项工作都风生水起,不少工作顶尖冒泡,一时间,成为成都军区范围内学习的榜样,究其原因,就是有众多的有理想、有能力、有担当的各级各类干部。

检查红河前哨排的草棚俱乐部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23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