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在米东区地磅街道卡子湾村,居民郭英为村“两委”工作人员做的油炸糕。(全媒体记者宋建华通讯员姚思思摄)
8月13日,在羊毛工镇陕西工村,麦尔香现拉黄面店负责人者建龙为防疫人员送来黄面。(全媒体记者宋建华通讯员石育苗摄)
8月14日,在米东区地磅街道碱沟社区,居民文凯将做好的茶叶蛋送给防疫工作人员。(全媒体记者宋建华通讯员马小艳摄)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宋建华)刚出炉的热馕和烤包子,喷香的油炸糕,诱人的“三凉”,再来几个热包子……这可不是来到了新疆特色餐厅,而是大家为一线防疫工作人员做的爱心餐。
8月14日一早,在米东区地磅街道卡子湾村,52岁的郭英带着丈夫和女儿开始拌馅儿、擀皮,他们要做的是郭英最拿手的油炸糕。
郭英是村上出了名的热心人,也是巾帼志愿队的队员。疫情开始,她就报名当志愿者,但因名额有限暂时没当上,她一直觉得很遗憾,总想着为村上的防疫工作做点事。
“昨天,我们做核酸时,我女儿发现防疫人员脸上都是汗珠子,就说特别心疼,让我给这些‘大白’做点好吃的。”郭英说,这是自己最拿手的。
在石化街道中兴社区,社区志愿者、馕店老板阿布都·热合曼特意在馕店打了20多个热馕送到社区。
“社区女同志多,她们白天忙,晚上也忙,让她们吃点热乎的,大家一起早日战胜疫情。”阿布都·热合曼说,靠着大家的帮忙,自己在社区开了两个馕店,也要尽力为社区做点贡献。
中兴社区志愿者、超市负责人朱远超也主动联系附近的烤包子店,做了近百个烤包子送给社区防疫人员。
“大家都出一把力,尽早战胜疫情。”朱远超说。
在地磅街道碱沟社区,居民李娟煮了20多个茶叶蛋,让丈夫文凯送给防疫人员。她说,煮点茶叶蛋让“大白”补充点营养。
羊毛工镇是凉皮之乡,这两天各村的志愿者吃的最多的就是“三凉”。镇上凉皮一条街的经营户纷纷为志愿者送去“三凉”。
陕西工村三凉店负责人者建龙已经连续好几天为村上防疫人员送“三凉”了。“我们也没啥能做的,就是想为抗疫出一把力,希望疫情能够早点结束。”者建龙说。
这两天,在古牧地东路街道丰源社区,开早餐店的杨春梅和丈夫马云每天早晨5点钟就起来蒸包子,送给一线防疫工作人员。
“我们起早一点,让防疫人员吃上热包子,也算是给抗疫尽一份力。”马云说。
社区干部常涛说,吃到大家的美食暖胃又暖心,干活也有劲了,齐心协力早日战胜疫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