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18日,地铁4号线开通,从龙江45分钟到仙林;年12月6日,宁和城际一期开通,从南京南站50分钟到江北;年,12月30日,宁高城际二期开通,从江宁36分钟到高淳……主城、副城、新区之间的距离越拉越近。年,我市共有3条轨道交通开通试运营,地铁总里程数达到公里,超过广州、深圳,跃居全国第三位。
早上8点,家住宁工新寓的张婷,在家门口骑上一辆公共自行车,5分钟后抵达地铁4号线龙江站。坐上地铁,11分钟后就可以在鼓楼站换乘地铁1号线,戴上耳机,听听音乐看看新闻,30分钟就到了位于百家湖的公司。“从西到东,穿越一座城市,不到50分钟,这在过去根本不敢想。”张婷说,以前开车上班,几乎每天都要堵在卡子门高架上。为了躲避堵车,她每天早早就出门,路上是不堵了,可是睡眠不足,上班没精神。“自从有了这地铁,不仅上班时间有了保证,还节省了不少油费。”张婷说。
地铁4号线因车身为紫色,被市民亲切地称为“阿紫”,开通以来,每天的客流量近12万人次。虽然“阿紫”的客流量并不是现有地铁线中最大的,但它的开通,对我市轨道交通线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以主城为核心,仙林、江北、江宁为副城的‘一城三区’南京城市空间格局中,4号线的建成投用,意味着‘井’字形地铁网正式形成。”南京城市与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董事长杨涛说,地铁1、2号线以新街口为中心,形成“十字交叉形”,3号线沿太平南路、太平北路两头延伸,是“井”字的另一“纵线”;4号线则是沿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两头延伸,与2号线平行,是“井”字形的另一“横线”。
而宁和城际一期、宁高城际的陆续开通,又让轨道交通以“井”字为中心,向外辐射。
一边是百舸争流的长江,一边是疾风驰骋的高铁,被誉为我市“最美过江线路”的宁和城际一期(S3)成为南京地铁线网中第三条过江线。作为市郊城际轨道交通,宁和城际的开通为市郊居民的通勤以及到主城消费、休闲带来了便利,为桥林板块的城镇开发等增添了新动力。同时,该线路经过的景明佳园、铁心桥、春江路、油坊桥等站点周边都分布着大型经济适用房小区。线路开通一个月以来,已成为沿线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
“我们小区是拆迁安置房,政府把地铁修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出门真是太方便了。”家住景明佳园的65岁李桂蓉说,自打通了地铁,她和老姐妹们可没闲着,只要天气好,就坐着地铁去逛南京城。“河西南京眼、浦口生态园、六合金牛湖,这些原来觉得很远的地方,现在有了地铁,距离一下拉近了,老姐妹的活动范围跟着地铁越走越大。”
在刚刚过去的元旦小长假期间,每天有近4万人乘坐宁高城际(S9),穿越石臼湖,欣赏着“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主城居民去高淳,不再需要去客运站乘坐长途班车,地铁让高淳老街、大闸蟹近在咫尺。与此同时,宁高城际的开通,对溧水、高淳地区的旅游产业、新兴产业的培育,也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每一条地铁的开通,都是城市发展的一个符号。宁高城际开通后,南京综合运输体系也进入了新的时代,在全国率先实现区区通地铁。